海岛金山寺中峰三时系念仪式音乐研究

2019-06-11 07:27黄凝薇
北方音乐 2019年2期

【摘要】“中峰三时系念佛事”是佛教净土宗派的重要仪式之一,此仪式以音声做佛事来度化自性的众生,以期自性清净成就佛道。本文以元代中峰明本国师创作三时系念的历史渊源为研究背景,以山东省庆云县海岛金山寺(江北地区最宏大的净宗寺院)所举行的三时系念仪式为考察对象,通过采访举行法会的主事法师,亲自参与仪式实践体验身心的转化,对其仪式的功能、特点及音乐本体形态结构上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中峰三时系念;音乐本体;梵呗;海岛金山寺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中峰三时系念》是一部佛教净土宗的仪式,为修行净土法门殊胜的行持之一。它融合了世间的哲学、道德、礼仪、风俗、文学、艺术来体现佛法的本质。宗教即是文化中结合信仰和仪式的一种聚合体,而音乐又常是宗教仪式中作为连接和延续的重要手段与媒介,《三时系念》仪式的展开进行,从始至终皆须以音乐呈现。仪式音乐是形式和风格上与特定意义的环境、情绪、目的相吻合,并可对仪式参与者产生生理和心理效应的音乐。①可见音乐对于仪式功能的圆满影响很深,而且梵呗②具有和蔼、古雅、慈悲、悠缓的特质,正确唱颂梵呗,可使持诵者消除心中的妄念,从而感受到清净、平等、庄严的内在境界。

一、海岛金山寺三时系念佛事简介

海岛金山寺是我国江北地区最宏大的净宗寺院,该寺最隆重的法事就属三时系念佛事,该仪式有诵经、念佛、讲演、行道、忏悔、发愿、唱赞等七个项目,目的虽为超度亡灵,但参与者的功德利益也相当大,可谓冥阳两利。每逢初一、十五做完整版的三时系念法事,平常每天晚上6:30—21:00做一时的系念佛事。此仪轨虽具一般佛教仪式的基本构成,但论内容却与许多忏法及超荐佛事不同。例如,此仪轨分为三段(三时)之结构,“白文”与“讲演”比例甚多,及无专属此仪轨的赞子等。另外,此仪轨的作者为禅宗大师,仪文开始多富禅意,且除经文、白文与讲演外的仪轨内容,如赞、偈、忏悔文、净土文与回向偈等多为丛林常见之唱诵,亦为多数佛教徒所熟念。

二、音乐形态分析

(一)梵呗曲式结构类型

三时系念法会音乐的曲式结构类型主要有单句式、齐句式等。

1.单句式梵呗

单句式梵呗是指重复一个乐句所构成的梵呗。如在称赞佛菩萨名号、持经诵咒时多用一个短乐句作链式反复进行,音乐上只取材于一个乐句的旋律,重复的音调有时候有细微变化。

2.齐句式梵呗

三时系念仪式音乐中,两个乐句构成的齐句式梵呗,如《赞佛偈》,实际上是两个乐句的重复与细微变化的重复。4个乐句构成的齐句式梵呗,如《回向偈》。常见的就是这两种乐句形式的重复或细微变化重复。齐句式,如《回向偈》,每句字数相等,都是七个字,乐句整齐,由小节数相等的四个乐句组成。

(二)音域、音阶调式

从总体看,三时系念仪式音乐的音域基本在十度之内,跨度不大,低、中音区用的次数较多,高音较少出现。法师们一般都没有受过专业的声乐训练,不可能演唱高难度的声乐曲,尚且仪式音乐重于营造庄重肃穆的氛围,以达到净化身心的目的,而非炫耀声乐技巧,这也适合法会中大多数信众的演唱能力。

在音階调式方面,以民族五声调式为主,六声音阶、七声音阶甚少。在有的乐曲中,也运用了民间音乐“以凡代宫”到下五度移宫变调的调式转换手法。如《回向偈》中,从原旋律开始,落音结束在C宫系统的上四度音程上。见附录谱例4。

(三)旋法特点

第一,三时系念仪式音乐的旋律曲调进行平稳、流畅,常用十六分音符上下级进,    这样的环绕旋律进行既增强了五声性又显得平稳、委婉、悠长。另外,以小三度进行为主,旋律发展手法灵活、多变,可由唱诵者作一定程度的加花、减字及变奏。

第二,整个旋律基本由“do、re、mi、sol、la”五音构成,核心音为mi、sol、la,有时候也加入“清角、变宫”两个偏音,如谱例(5)用了变宫,梵呗通常是完全终止式,结束感强,在末尾给人以非常稳重、圆满的感觉,并结束于调式的主音或主和弦的和弦内音。

第三,运用中国传统器乐曲“合头变尾”或“合尾变头”的发展手法,大量吸收了第一段中的音乐元素,使乐曲在音乐素材、风格统一的基础上,又增添了灵活性、趣味性。从下谱例可以看出,在唱诵佛号简单的三段式结构,其中第一段与第二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第二段虽与第一段在旋律构成方面有些不同,在第二段却包含了第一段中的诸多因素,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合尾变头,第三句是第二句的合头变尾,见下谱例:

①第一句

②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合尾变头

③第三句是第二句的合头变尾

第四,长句拖腔的旋法特征也是在佛曲当中比较常见,通常包括若干句逗或音型,大多采用重复、加花变奏以及节奏的扩展和紧缩等手法来构成曲调。如《炉香赞》的“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之“熏”字和“闻”字的拖腔旋律。

那悠长连绵、清扬柔婉的拖腔长句,使唱腔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律美。维那师对腔词的声调和音调的熨贴结合,形成了声虽尽而意无穷的隽永。

(四)板式特点

板和眼,通俗地说就是中国式的音乐节拍,佛教音乐是僧人们以“板”来规范,以引馨和木鱼作为击节乐器。在中峰三时系念仪式音乐中,较为多用的是“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有板无眼”“散板”等,这也符合梵呗清幽、淡雅、中和的音乐审美要求。

“一板三眼”(现代记谱为4/4拍),这种板式曲调速度缓慢,重在抒情,常用于唱诵佛号。笔者在参与法会时也切身感受到其中的意境,当用清净心缓缓地称念佛号,可以体会出佛菩萨那种无穷无尽的慈悲、不可思议的心地,还有无倦常照我的细腻恳切。

“一板一眼”(现代记谱为2/4拍),中板,乐曲速度每分钟约70~80拍,用于偈、赞、白文中。

“有板无眼”(现代记谱为1/4拍),速度较快,每分钟约120拍,一般用于“咒”中,如<往生咒>、<变食真言>、<甘露水真言>等,完全用梵语音译唱诵,用木鱼击节。

“散板”,即自由节拍,散唱形式。常用于乐曲的开始部分,没有法器伴奏,法师举腔时,前两个字(或一个字)用散唱的方式起唱,上板后僧侣信众们接腔齐唱。

另外,还有一首乐曲板式相结合的形式,如前三句为一种板式,第四句用散板结束。

(五)演唱特征

1.演唱形式

中峰三时系念法会上有多样的演唱形式,有独唱、重唱、齐唱、轮唱等几种类别,使整个仪式更加生动。

独唱是由主法师唱诵中峰国师白文,维那唱读疏文时多用这种演唱方式;

重唱是在诵读一部分白文时,上句是主法师的领唱,下句是他与众人的重唱。如“若人登彼岸”(主唱)“极乐有归舟”(众和);

二部轮唱是主法唱一句,大众跟唱一句,在《忏悔发愿文》中用此形式。

用的最多的是一领众和的齐唱形式,先由维那举腔后大众跟腔。维那起腔一般都用散板,节奏自由,装饰音较多,接腔后呗器击奏统一着大众的步调。维那通常是由有经验的法师担任,所以,在举腔时不用乐器定音高,音起得恰到好处,以顾及在场大多人的演唱能力。

法师用梵呗的形式艺术化地表达经文的内涵,不仅抒发了宗教情感,将唱赞与修行悟道融为一体,而且是必须在收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净念相继的状态下进行的,不是去炫耀演唱技巧,而是用一种古雅清幽的乐音来获得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就是仪式音乐真正的用意所在。

2.润腔运用

在三时系念法会上,法师们在经文演唱时使用了倚音、下滑音、延音、波音等装饰音,体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特征中讲究的韵味和意境。其中倚音大多数用上方二度或三度的前倚音;滑音常用于句尾;波音多数是在一个较稳定的长音上,以二度音或三度音上行或下行波动,这种特点与古琴“吟猱”的演奏手法相类似;延音多用于长音,有时会在基本骨干音的框架下进行变奏演唱,表现出修行人洒脱与自在的一面。如下谱例:

三、结语

《三时系念》仪式中有赞扬诸佛功德的梵唱,通达鬼神的神咒,亦有需净念相继的佛号等。梵唱因仪轨功能的不同而有差别,包括赞、偈、咒、白、经文、佛号、宣疏。唱念方式则包括自由调唱诵与固定曲调两大类。仪式中的音乐法器则以钟、鼓、云板、磬、木鱼、铛子、铪子、铙钹为主,而演奏敲击均依传统的板眼所标示。该仪式音乐紧密结合仪文,构建出肃穆庄严的空间与氛围,收摄大众的注意力,透过音声使参与者对蕴意深远的仪文记忆更深刻,无形中深化了仪式功能的效果。在这悠扬清越的梵呗声中,浮噪的心慢慢地平静下來,让人感觉到一种虔诚、一种精进,一种心灵的圣洁。

注释:

①薛艺兵.神圣的娱乐[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3:69.

②传统佛教音乐,即称“梵呗”,是佛教寺院在各种法事活动、节日庆典中所使用的音乐.

参考文献

[1]《乾隆大藏经》河北省佛教协会,虚云印经功德社.

[2]《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华藏净宗学会,2008.

[3]陈杨炯.中国净土宗通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4]曹本治.思想~行为:仪式中音声的研究[J].音乐艺术,2006(3).

作者简介:黄凝薇(1982—),女,汉族,江西丰城人,中国音乐学院硕士,大学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