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珠江杯音乐基本功技能大赛是音乐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一次技能展示比赛,目的是培养素质全面、专业扎实的艺术教育的专业人才,既是音乐教育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推动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比赛展示取得了显著成效,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关键词】合唱指挥;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在现代社会的音乐教师,需要掌握的不单单是会唱歌或者会弹琴,而需要掌握各种音乐方面的知识技能,能唱能弹、能跳已经成为音乐老师的一个基本标杆。合唱指挥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一,本文通过此次基本功技能大赛的展示,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合唱指挥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合唱指挥赛场观摩
由广西师范大学举办的2018年“珠江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大赛合唱指挥赛场在2018年10月23日开始。在本次的基本功展示中,共有60所高校学生参与了比赛,各高校选出一名参赛选手,进行合唱指挥技能展示。在这一天辛苦的比赛中,来自全国各高校的60位参赛选手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他们在舞台上表现出的精神面貌,以及对音乐作品的诠释都让人感受到了未来音乐教师的激情。参赛者们在舞台上都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完整地展示出来,挥舞双手指挥着钢琴以及合唱团,将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在双手间挥洒出来。参加比赛不但是对专业能力的检验,同样也是对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的考验,我们的潜能很多时候就是在强压下激发出来的。
二、通过赛程来看高校在合唱指挥人才培养上的不足
此次大赛是各大高校之间音乐技能的展示,我们从合唱指挥赛场也可以看出许多不足之处。如有部分选手在比赛时指挥的拍子打反,也有些指挥与合唱团的配合失误,或者与钢伴合作的疏忽导致指挥错误,没能在大赛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参赛选手展示自己的合唱指挥水平的同时,也反映了参赛者所代表的院校的合唱指挥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
(一)合唱指挥课程的设置
在参赛的60所高校中,我们可以看到有211、985的重点高校,也有一些一般性的综合类师范院校,不同的学校在招生生源上就会有所不同。合唱指挥课程是音乐学或者音乐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技能课程。它不同于声乐、钢琴、器乐等技能课程,很多音乐生在高考步入大学前就已经学习过某项专长,通过自己的专长考入大学。而合唱指挥在目前并没有成为进入大学校园的途径,于是大多数同学都只能在进入大学后,在大二、大三左右进行合唱指挥课程的学习。而课程的时长一般为2-3节课,且是大课类型。在大课类型上就很难发现真正有天赋的人,而且上集体课程很难在课堂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业余的辅导,这样就会使得真正有兴趣、有天赋的指挥人才的流失。
(二)合唱指挥的师资力量
在合唱指挥的师资力量上,也缺乏灵魂性的指挥人员。高校设置的专业课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合唱指挥的课程要求,积极引导学生成为合唱课程中的主体。在现在高校的课程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学生还是不明白合唱指挥课程的含义,往往是认为自己只要会合唱,会个2/4、4/4拍子的指挥手势就觉得完成了合唱指挥课程的要求。但实际上,在比赛中或者在以后中小学的教学过程中,仅仅掌握这些都是不够的。老师应该在合唱指挥时,慢慢地提高学生指挥能力及音乐素养,因此,教师自身必须具有专业水平与较硬的教学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各大高校中依旧存在专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缺失的情况,尤其是一些新兴的课程教师,其团队更多的由相关专业课教师拼凑而来,或是经过短期培训直接上岗,在教学工作的安排上较为随意,无法确保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无法确保学生真正地学好专业知识。
(三)合唱指挥的教学方法
高校合唱指挥课程属于理论联系实践并且实践重于理论的课程,作为一名指挥,其素质要求非常高,不仅需要全面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指挥活动的能力,并在指挥过程中发挥创造力。但现在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培养出来的指挥者并没有达到上述能力。并且在教学方法上,老师没有将实践放在合唱指挥的第一位,使学生更多的是了解合唱指挥的理论而不是亲自参与指挥合唱团,这样就影响了学生在比赛时的发挥。在上课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仅仅只是为了排练出几个作品的合唱而去上课,并没有在教学过程教会学生如何指挥合唱、如何将作品通过肢体语言或是面部表情来进行诠释。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合唱作品,老师在课堂上指挥学生进行合唱,让学生看着老师指挥,进行学习、模仿,并且将合唱指挥课程分开得很明确。学生没有亲身参与指挥的实践,就不能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纸上得来终觉浅,这样就影响了学生对于指挥技巧的掌握以及指挥能力的发展,就连最基础的指挥熟练度也难以形成,难免会在大赛中出现失误。
三、从比赛过程中引发的思考
指挥是音樂的“司令员”。指挥的能力高低直接影响着他所领导乐团或合唱团的发展方向和音乐质量。指挥还可以将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由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对作品的理解、处理等方面都会不同,各人的思想都会在指挥时融入到作品之中。合唱指挥作为音乐老师一项基本功,是需要不断学习与提升的,也是不可或缺的。赛事全部结束后,专家评委对此次合唱比赛进行了专业点评。评委指出,此次大赛总体水平有较大进展,成绩呈正态分布。优秀的同学对音乐的表达诠释得很完美,少数同学在紧张的情况下会指挥错拍子。与合唱队的配合也非常完美,并且歌曲转换的地方能准确地对合唱队进行引导,分拍与合拍的技术表达非常准确。部分参赛选手在起拍上有很大问题,如呼吸时间不太够,音乐形象的表达不够;角色转换不够明确;不够给合唱团准确的预示;音色的预示以及连续的起拍也不太够;渐快渐慢以及对延长的拍数都太急。专家表示,在伴奏音型不同时,指挥时的手势要表现出来。谱面记号、力度速度记号要注意。
速度记号是音乐的灵魂,谱面信息的展示是指挥的基本要求。在比赛过程中三分之一的参赛选手速度出现问题,如黄水谣最后部分。作为一名指挥,我们要提高音乐素养修养,对音乐带有自己的某种创造以及判断性的鉴赏。扎实地掌握常用的指挥基础,如呼吸的预示、角色的感觉,要科学地合唱指挥的训练方法,养成严谨的读谱习惯和认真的态度,形成内心听觉。我们还需要在指挥时有动作的设计,如分拍。在每一次的舞台表演结束后,我们还需要对自己每一次的演出进行总结,找出与之前比赛的不同,优秀与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正。
(一)合唱指挥课程的创新
随着当代社会人们对合唱艺术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各行各业对合唱指挥人才需求的不断加大,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前文说到,高校在合唱指挥课程教學上的一些问题,我们都应该加以改善,首先我们应该改善对合唱指挥课程的认识,它不单单是一个合唱作品的完成,更应该是通过指挥的合唱、指挥的引领,使合唱更具有意义。在学生处于合唱位置时,要让学生在合唱的中间感受到指挥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学习关于指挥的知识与技巧,从而提高指挥者的专业水平。其次,增加合唱指挥的课程。在现在高校中,开设的合唱指挥课程都是一学年,然后每周2-3节课程,并且都是大课类型。我们可以将课程小班制,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有效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师资力量的加强
高校在面对师资较弱的局面下,应该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培养。能进入高校当老师都是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的,但是在达到能力的同时我们也要要求老师继续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并且通过不断的学习、深造,使自己更加优秀,去教授学生。在师资条件较好的高校,应该开设合唱指挥方向的专业课程,并成为学生可以主修的一门技能。让学生可以长期进行学习,像学习声乐、钢琴、器乐等课程,受到专业的训练及培养。在师资条件较好的高校也可以为确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学生开设合唱指挥方向的主修课,使其能够受到长期的、系统化的专业训练。相信这些学生毕业后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合唱指挥供不应求的现状,同时,这些未来的音乐教师也将对我国国民音乐整体的素质提高有推动作用。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
合唱指挥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多的应该是实践,高校在课程上更多的应该是注重实践,在合唱指挥课上,我们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如何进行指挥、怎样使合唱唱好,更多的还应该学会如何与被指挥者的互动、如何将作品的音乐语音通过指挥者自身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来传递,让学生既是指挥人员又是合唱人员。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因材施教,从易到难。在多媒体时代的变化下,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展示优秀的指挥视频,学习别人的一些优秀的现场指挥;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通过学生之间的实践与合作,找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改正。这样在展示的过程中,对别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更具直观性、理解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对技能的掌握。
通过此次比赛,我们可以看出在现阶段,合唱指挥的专业人士还是较少,学习的途径也不多,我们只能通过高校课程的开设来接触。但这不意味着我国就没有良好的合唱指挥教育,而是说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将优秀的、良好的合唱教育不断融入到高校教育中,在一些专业的音乐院校中,也有专门的指挥系或者是指挥主修的课程,我们可以进行高校之间的交流,使各校之间优秀的地方得以共享,让合唱指挥的优秀人才越来越多,从而将我国合唱指挥艺术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瑞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2018(10).
[2]丁奕心.浅谈合唱指挥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科技视界,2013.
[3]周砚馨.合唱指挥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大众文艺,2017(5).
[4]张昕鹏.高校合唱指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黄河之声,2016(17):18.
作者简介:刘思倩(1996—),女,汉族,江西赣州,硕士,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