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海峰
【摘要】吐音,是单簧管演奏中较难掌握的一种技法。吐音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音乐的表现效果,如何准确、轻松地演奏吐音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本文从气息训练入手,试图对吐音演奏中舌头在气息推动下的运动状态及舌触位置进行探析,为准确快速地吹奏吐音打基础。
【关键词】吐音原理;气息状态;舌指
【中图分类号】J621 【文献标识码】A
吐音,在单簧管演奏中是衡量演奏者水平高低的试金石。吐音演奏质量高低直接关乎到演出效果的好坏,想要成功地演奏单簧管就要系统地掌握吐音演奏方法。下面就吐音演奏气息的作用进行分析,以期共勉。
一、单簧管吐音发音原理
不同的乐器类别有不同的发音方式,相对铜管类乐器而言,木管类乐器在吐音技法演奏中的发音方式还是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铜管乐器是通过嘴唇振動,气息辅助演奏进行发音。木管则不同,就单簧管而言,单簧管是依靠哨片振动发声,且演奏嘴型和铜管也有区别,铜管是外置型(号嘴)演奏,单簧管是内含式发音,通过发音源气息推动,发音本体哨片与发音载体笛头共同作用下生成乐音。演奏者通过对气息控制、手指运行、舌指配合进行精确操作才能准确演奏,下面就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气息
不论是声乐演唱还是管乐演奏,良好的气息运用都是优美乐音产生的前提条件。气息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演奏质量的高低。就单簧管演奏而言,没有坚实的气息基础作支撑就如万丈高楼没有牢固的地基作保障一样,随时都会坍塌。因此,良好的气息是准确发音的首要条件,也是演奏乐音的基础条件。据统计,正常人每次呼吸循环中吸入或呼入的空气量为一升左右,而在演奏或演唱时会用到25%~100%的呼吸能力,这就说明演奏时所用气息量和日常生活所用气息量还是有所不同的。演奏呼吸需求相对生理呼吸在气量、气息力度、气息控制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养成准确的呼吸方法对于演奏非常重要。
呼吸法有三类,即胸腔呼吸、腹式呼吸,胸腹混合呼吸法,三种呼吸法的次序是按照其难易程度进行排列的,一般初学训练建议从腹式呼吸法开始练起,掌握气息支撑点后,再去演奏就会更加轻松自如,具体练习方法不再赘述。
(二)口型
单簧管因其内含式发音特点形成了其独特的演奏口型,其发音是用下唇包住下齿,嘴角呈自然微笑状且密封闭合,将哨片卡在笛头上放入口中内含式发音,又称“单包”法发音。单簧管口型发音点的掌握,可以用一个浅显的例子说明。如杠杆原理是由受力点、支点、动力点构成,想要准确地撬起被撬物(受力点)就要支点牢固,动力点源源不断地输入动力,被撬物才可轻松撬起。将此理移至单簧管演奏口型训练中就很容易理解了,依次对照受力点即口腔,支点即下唇、上齿(为了减轻演奏者下唇过紧现象发生(咬哨片导致风口闭合阻止振动终止发音),因此将笛头适度像上牙“顶”一点,目的是放松下唇,方便发音)动力点即气息输出,准确地发音离不开三者的默契配合。在教授时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练习时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微调,确保准确发音。需要提示的是,在了解口型演奏原理后,练习时可以先吹口哨,感受气息发音点和嘴角对发音的控制,随后再介入笛头,按照上述“杠杆原理”步骤进行练习就会简单一些。嘴部机能在训练时需要注意,演奏时嘴角微微向后拉,如荡秋千一样,嘴角两边肌肉等同于秋千左右两边的支架,秋千凳等同上下唇(发音支点),演奏时通过嘴角肌肉群对笛头角度、含入口中松紧度合理调整才可自如地发音。口型不稳会使发音受到影响,就如荡秋千的道理一样,支架不稳,秋千随时都可能掉落。因此,练习时要多加强嘴角力量的训练,为将后长时间演奏做好嘴部力量支撑。注意:练习时嘴部肌肉是有弹性的,上下唇和口轮匝肌不可咬合太紧,否则对口型的稳定会有所影响。
(三)吐音中舌的运用
单簧管吐音是由舌组织参与的一项演奏技法,舌在演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舌的运用对于演奏成功与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掌握准确的舌触位置对演奏很重要。
如上图所示:舌触点有两点,即A舌尖触片,B舌面触片。通常下以A点舌尖触片练习为首选,吐音发音原理即舌头触到哨片时,阻止哨片发音声音断开,舌头离开后哨片振动发音,将此动作规律运动,便产生了吐音。吐音发音,舌尖接触哨片面积越少,吐音颗粒性越强,越干净。B点舌面接触哨片面积过大,一般不做首选,但在一些现代派作品中,对吐音颗粒性要求极强时,以B点舌尖面触片位置为选,强力度、快气速,鲜明对比时舌接触面要多一些,吐音会显得更加结实。总之,不同音乐类型表达不同音乐意境,技术的运用要与音乐性完美结合,方可达到预期效果。
二、不同气速对吐音发音的作用
(一)强气压、快气速对演奏吐音时的作用
吐音练习中气压力度、速度大小直接影响到吐音速度的变化。气压越强、气速越快吐音速度越快,舌头“推动力”也越强。
吐音练音阶时,气压的力度是随着音阶的走向而变的。不论用哪种演奏技法练习,气息的推送感都是不变的。用连音演奏时,音阶上行自然渐强,下行自然渐弱。用吐音演奏时气压,气速要相对强一些,吐音演奏对气息的要求更高,快速演奏吐音时不仅要保证手指均匀,还要保持吐音颗粒性一致,这全要靠快气压,快气速的“推动”。练习时,可以先念“ti”节拍器调至80,带着节奏型去念,熟悉后,舌尖找到发音点(ti)后,舌头放松,气息平稳、强气压快速推动舌尖振动(类似于声乐的弹舌中舌头放松的感觉)使舌尖在快气速,强气压的推动下快速运动。将此方法熟练后可移植到乐器上进行练习,方法一样,吹奏前吸满气,舌根、舌尖放松,发音时用舌尖触片,面积越小越好。舌尖离哨片距离越近,气压推动下舌尖触片的速度越快,反之越慢。通过练习可以发现,气息推动舌头自然振动要比舌头机械的去吹吐音动作速度更快、颗粒性更清晰。可见,良好的气息运用在吐音演奏中很重要。
(二)弱气压、慢气速在吐音演奏中的作用
弱气压、慢氣速在吐音演奏中不仅有断奏效果,也有划分乐句承上启下的作用。演奏一些慢板乐曲时,乐曲开始时演奏者需要营造一种静谧、平静的氛围,演奏此类乐句时,通常需要用“哈热气”的感觉吹,口腔要打开(在一般基础上更充分的打开上腭,口腔内有种往上“提”的感觉),气息通过呼吸道进入口腔内,通过上腭形成一种类似于“问号”一样的弧度,以减轻气息的冲击力,这样演奏出来的声音会更加温暖、柔和。弱气压、慢气速的处理就是对演奏者“内功”最好的展现。众所周知,慢板演奏要比快板难,弱奏要比强奏难。真正的高手演奏的是意境、内涵。快速演奏的是技巧,演奏中真正难的是对乐曲的控制。例如:莫扎特《A大调协奏曲》第二乐章慢板,每一个句子的起音、音乐线条的进行都要均匀的气息作支撑,此曲中断音运用更多是贴合着旋律线条进行的乐句划分,整个音乐氛围很连贯,旋律优美,整曲给人一温暖、优美、回忆的感觉。此处的吐音全部要靠气息的推托,和快板演奏时完全是两样。
不同的乐曲风格运用的吐音技法也不同。不同的气速、气压所演奏出的吐音效果也各不相同,丰富多彩。可见,良好的气息延展性对吐音演奏至关重要。因此,要想拥有好的吐音演奏技术,必须要有好的气息做基础,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三、舌指之间的配合
单簧管吐音速度的快慢,在一定程度上与手指协调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舌指练习时手指必须放松,否则会影响乐曲演奏速度,破坏乐曲的连贯性。当舌奏练习达到一定的速度后,若手指练习跟不上舌奏速度时就会出现一快一慢的现象,在听觉上就会让人感到很乱。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在于,舌头在定时间内触击哨片时速度较快,手指在舌头触击哨片时,由于紧张或者反映迟缓导致舌指不在同一时间结合,因此就会感到不协和甚至混乱。当舌指配合指令从大脑发出后,舌头接收到运动指令的速度要快于手指,所以,在单一吐音发音点练习与音阶连接转换练习时,舌速度要慢一点,否则就会出现一前一后、不统一的演奏效果。建议:从慢练起,先练手指再练舌奏,最后将其融合。练习时也可采用不同吐音连吐类型进行训练,让单一的舌触手指练习变得更加丰富,更快地提升习者的舌指配合度。
四、气、舌、指三者的融合
气息长度、吐音发音点、手指连接都具备后,将三者更好地融合起来。可从C大调音阶起练,先用连音演奏,节拍器调至60,根据音型的走势上行渐强,下行渐弱。连音演奏熟悉后加入吐音,吐音演奏时速度要慢,气息持久的推动力不变,手指随着音级的变化而调整,舌头要与气息、手指在同一时间工作。演奏过程中,气息总是先“走”的,这时就要靠演奏者的直觉判断气息与手指、舌头之间的协作关系。吸满气后,演奏前在脑中先想好相应的指法连接,手指按下音孔的一瞬间舌头触击哨片,气息作支撑,便产生乐音。也就是说,在定时间内有序地处理好气、舌、指的演奏关系,使其准确地融合在一起。建议多以抒情性乐曲为练习首选,待手指,气息,舌触位置稳定后再将曲目速度、难度提高,循序渐进,逐步提升,使三者做到自然融合。
五、结语
吐音,是单簧管学习中较难掌握的一类演奏技法,也是习者较高演奏水平的一个体现。培养习者正确的练习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在日常学习中还需勤于思索,多加练习,长久坚持定会有所提升。精湛的技术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音乐的传递,只有技术的音乐是空白、无力的。因此,在练习单簧管时,也要重视音乐感觉的培养和音乐情感表现力的发掘与提升,全面提升演奏者的综合演奏能力。
参考文献
[1][美]大卫·里布曼,李雨生,刘柳,译.探究富有个性的萨克斯管声音[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7:14.
[2]黄键.萨克斯管吐音相关问题的诠释[J].音乐天地, 2011(3):48-51.
[3]郑弘.浅谈吐音在单簧管萨克斯演奏中的正确运用[J].大众文艺,2010(14):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