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千多年来,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儒家思想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曹操的诗作中得知其蕴含的不仅是人生哲理,也饱含治国之策、求才之道。曹操一生求贤若渴,年轻时曾言:“若事不据,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天下之智力,即为天下之才,以道御之,“道”乃儒道,即以德服人。其实行的是内儒外法之策。本文主要从曹操的诗文集以及相关史料深入地剖析其以“儒”为宗的治国理念。
关键词:曹操 儒道 智力 以德服人
“诗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1) 诗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情感行于言便为诗。“诗言志,歌永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曹操的诗歌蕴含的不仅仅是人生哲理,更是对天下苍生的怜悯,对天下贤才的渴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希望自己能成为贤者们栖息的树枝;“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对现实的痛彻感悟;“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2)即为真实的写照,看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内心的悲伤沉痛难以抑制,这是一位儒者的仁爱之心。仁者,人也。曹操要做的是制定法度、准则,起用贤能之士,造福百姓。心怀天下苍生的他,看到这世事沧桑,因而网罗天下人才,欲使天下太平,拯救黎民于苦海,因而一代雄主就此而生。
一、聚才有道
曹操奋起于汉末微弱之际,强于三足鼎立之时;自破黄巾以来,讨陶谦,灭袁术,败袁绍,征乌丸等等,一生纵横30余载,谋士贤才无不伴其左右,扶汉室之大厦于倾倒之际。曹操曾言,“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3)这是儒家的忠君之道,辅佐而不篡权。他坚持依法治理天下的同时,依然以儒为宗纳天下贤才。曹操推举魏种为“孝廉”,之后魏种逃走,后来魏种为曹操所擒,“既下射犬,生擒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4)不但不杀,反而用之,可知曹操惜才如命,唯才是举,有力论证了孔夫子所言的“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之言。
《求贤令》是曹操为征求天下贤才所发之诏令,“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5)字里行间,交织着对贤才的渴望。《求贤令》言辞恳切,真心渴求贤才君子。曹操认为“受命及中兴之君”取得的功成名就得益于“贤人君子”的“共治”。他坚持“唯才是举”,认为天下大势在于人才。在《求贤令》中,他借孔子之言进行论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6)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7)阐明了人才的重要性。用孟公绰宜做什么,不宜做什么来说明人各有所长,须从实际之处着眼,还列举历史事实来证明“唯才是举”方针的正确性:齐桓公善于用人,成了春秋第一霸主;周文王赏识姜尚,完成了灭纣兴周大业;刘邦敢于用陈平,得以灭掉西楚霸王。在曹操眼里,无论是谁,只要能为国家建功立业,无论是渭河之滨垂钓的姜尚,还是盗嫂受金的陈平都应该重用。曹操用人是扬长避短,量才而用。以德服人,则天下贤才争相来归,“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8)共之即为尊之,作为人君,为政以德,何人莫敢不服。曹操身边谋士林立,战将如云,皆因其德,德者,得也。因其德,有才之人才会自远方而来。荀彧、荀攸、程昱为其出谋划策,立下赫赫功业。张辽、徐晃、张郃等堪称当世名将,战功显赫。“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时太祖为奋武将军,在东郡,初平二年,彧去绍从太祖。太祖大悦曰:‘吾之子房也。时年二十九。”(9)此皆得益于曹操的德才,因而不断吸引人才。曹操任人唯贤,以儒道纳才,其德行令天下贤才争相望归。“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0)儒家提倡以德治国,以礼教人,则天下之民自相归正,无需教化。人才的走向,决定事业的成败,曹操之德行令无数贤才诚心来归。“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祭酒。”(11)此乃英雄惺惺相惜,相互赏识,“契阔谈宴,心念舊恩。”这是贤君与贤臣之间的真挚之情。同时,这也是曹操仁者形象的体现,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12)曹操希望自己的爱才之心能够号召天下贤才。
曹操招揽人才,均是以德服人,他在《善哉行》中言道:“古公亶甫,积德垂仁。”“太伯仲雍,王德之仁。”“晏子平仲,积德兼仁。”曹操借此言明,隐喻自己也如古公、泰伯、晏子等,倡导仁德,以此吸引天下贤才。在以德服人的同时,他还坚持以“仁”为本,因为只有仁者方能无敌于天下。只有真诚归附之人,方能倾囊其治国之才,一展其雄才伟略。曹操审时度势,用人得当,用荀彧之计,败袁绍于官渡;听郭嘉之策,千里之外胜乌丸;收张辽、张郃于败军之际,拔许褚于行伍,均拜为大将,这些人都成了魏国名将。他们为魏国之崛起夯实了牢固的基础,真所谓取才有道,用之有度。曹操所做的这一切,其诗《短歌行》(其一)是最好的例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通过宴会的歌唱,抒发了曹操求贤若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二、用才有度
曹操一生都在寻求强国之路,希望自己能像周文王、管仲一样,为君分忧,扫清六合,以绝八荒,还天下一片净土。他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他的一生自始至终都没有篡夺汉之政权,篡汉乃文帝所为,功过是非,有待后人评说。在《短歌行》(其二)中,他言道:“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13)何为圣德?《论语》有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者也已矣。”(14)至德即为圣德也,圣德即为至德。曹操希望如周文王一样,遵从儒家的仁者情怀纳天下贤才,建功立业,以其德才征服天下,这是曹操治国之策的重要体现。“修奉贡献,臣节不坠。崇侯谗之,是以拘系。”(15)在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情势下,依然恪守为臣之道,能按时给朝廷上缴所需物资,这是儒家的忠君思想。“达及德行,犹奉事殷。”曹操以此明志,表明他的态度,要效法周文王“以服事殷”绝不做汉贼,曹操最终也没有取汉而代之,也论证了这一点。同时,他还借圣人之言来加以例证“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另外“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6)这是施政于民,是仁爱思想的重要体现。在曹操眼里,治国之才极为重要,亟须贤才为君王分忧,平定九州。
曹操渴望建功立业,这是儒家的积极有为、改造社会的治世思想。儒家提倡以德征服天下,不动刀兵,便令诸侯信服。儒家所言的德治,乃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曹操举文王、齐桓公及管仲的例子在于招揽天下的治国之才。周文王和齐桓公之德莫过于“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17)郭嘉、荀彧等大才皆是慕名而来,此乃曹操之德行感召而来,如此大贤终为其所用,这是曹操“德”之魅力所在。
三、以儒者之身济黔首
曹操始终持“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儒者情怀。他懂得民贵君轻之道,以儒者情怀善待百姓,善待人才。以“仁爱”之心纳天下贤能之士。“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天下虽未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诛暴乱的目的在于使百姓安居乐业,欲使天下太平,则需要人才的辅佐。曹操不仅爱惜人才,还怜悯百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在战火连天的境遇中,他对天下苍生心怀怜悯。曹操辅佐汉献帝时,选贤任能,戎马一生,耕耘不缀,延续了汉帝国的命脉,为三足鼎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从南征孙权,失败而归之后,曹操意识到与民休息,以仁者情怀征服天下极为重要,于是开始屯田,休养生息,止息干戈。他认为“一匡天下,不以兵车”。不动刀兵,就可以征服天下,这才是王道。他在《置屯田令》中言道:“夫定国之术,在于疆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18)农业乃国之根本,百姓才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脊梁。岁月流逝,朝代更替,但儒家思想始终是主流思想,在《度关山》一诗中“天地间,人为贵。立君牧民,为之轨则……世叹伯夷,欲以厉俗。侈恶之大,俭为共德。许由推让,岂有讼曲?兼爱尚同,疏者为戚。”(19)遵从古代君主治民的法则,认为任用德才兼备者是国家昌盛的基本保证。通过尧舜之间的对比,曹操主张“俭为共德”,在此基础上,提出“让”与“兼爱”,即国君贤明,君民平等,执法公正,讼狱不兴的大同思想。可见曹操渴望国家统一,天下安定。无论是法治,还是德治,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天下大同,给黎民百姓一个安身之所,一个平稳的生活环境,这才是征伐的真正目的。
为了天下一统,天下太平,曹操一生殚精竭虑,《却东西门行》是曹操征战一生的最好写照,道出曹操的心声,“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20)曹操借鸿雁的境遇来自比常年征战的艰辛。“塞北”“无人乡”环境如此艰辛,但他依然不舍弃天下一统的愿望,矢志不渝地欲给百姓一个安居之所,“万余里”则突出路途之遥,可知征战如此辛劳困苦。“田中有转蓬”,蓬草随风飘荡,无所归止,也永远无法回归故土,这是战士的哀愁。“鸿雁”与“转蓬”,生活总是游离飘荡,展现出了征夫们艰险苦难的生活。为了一统中原,曹操呕心沥血,此诗写出了:一为出征之遥,远赴万里,镇守四方;二为出征之苦,马不解鞍,甲不离身;三为年岁飞逝,老之将至;四为故乡之思,返还无期,徒作渴念,表达了对三军将士的同情。在思乡不得归、其愿望不能实现的情景之下,其思乡之情也就日益加深,不仅有征夫的忧愁苦恨,还有曹操深感难以一统天下的忧愁忧思。乡关之思显得极为真切和强烈,虽然没有一个愁、苦之类的主观色彩的词语,但全诗之基调皆诉尽了人生的无奈与苦楚,隐含着浓烈的家国情怀。“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21)神龙藏于深泉,猛兽步于高冈,令有家归不得的征夫羡慕不已。“狐死归首丘”典出《礼记·檀弓》:“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首丘,仁也。”(22)这是誓死不忘家国的情怀,对故土的忠贞之情。屈原《九章·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23)动物至死尚且不忘故土,远离家乡的征夫们更不能忘。“故乡安可忘”意在告诫三军将士,无论何时,应该牢记故土,让家国情怀永远耕植于心。曹操曾言:“吾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旧土人民,死伤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吾凄怆伤怀。”(24)这是一位仁者的悲切,对将士,对百姓发自内心的悲切。
四、结语
观曹操一生,无不在践行儒家的“仁”“德”之思想,后人对其评价有褒有贬,但看待历史人物,我们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不能人云亦云。曹操虽然有时用武力解决一些事情,但是身处乱世,无可奈何而为之。食君之禄,忠君之道,始终根植于他的内心。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25)曹操是举孝廉而进入官场的。他父亲遇害,欲倾所有兵力讨伐陶谦,不可谓不孝。“泛爱众,而亲仁”最好的例证就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看着漫山遍野的尸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连鸡鸣狗吠都听不到,此情此景,若无仁者之心,怎么会断肠呢?在建安十四年(209)秋七月,曹操出兵合肥時曾说道:“自顷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哉?”仁者不乐,是因为痛苦,不愿看到百姓流离,战士无辜而死。所谓“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26)正己方能正人。他一生都在践行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的治国理念,辅之结合“德治”的治国理政思想,使四百年之汉帝国在奄奄一息之时,三分天下有其二。“德不孤,必有邻。”汉末这三分之二的天下乃得益于贤人君子与曹操共治。
注释:
(1)丁福保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页。
(2)曹操:《曹操集·薤露》,中华书局,1974版,第4页。
(3)曹操:《曹操集·让县自明本志令》(建安十五年),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1页。
(4)(7)(西晋)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武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页。
(5)曹操:《曹操集·求贤令》(建安十五年),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0页。
(6)(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宪问篇》,《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页。
(8)(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为政篇》,《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9)(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荀彧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87页。
(10)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为政篇》,《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11)(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荀彧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61页。
(12)(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5页。
(13)曹操:《曹操集·短歌行(其二)》,中华书局,1974版,第5页。
(14)(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泰伯篇》,《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页。
(15)曹操:《曹操集·短歌行(其二)》,中华书局,1974版,第6页。
(16)(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为政篇》,《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8页。
(17)(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为政篇》,《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1页。
(18) 曹操:《曹操集》(卷二·置屯田令),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页。
(19)曹操:《曹操集》(卷一·度關山),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页。
(20)(21)曹操:《曹操集》(卷一·却东西门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页。
(22)(汉)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6页。(23)林家骊译注:《九章》《哀郢》,《楚辞》,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20页。
(24)(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武帝纪》,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4页。
(25)(26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学而篇》,《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第198页。
参考文献:
[1]曹操.曹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 (晋)陈寿,撰. (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魏)何晏,注. (宋)邢昺,疏.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7.
[5]林家骊,译注.楚辞[M].北京:中华书局,2009.[6]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6.
[7](明)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8]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
[9]丁福保,辑.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0](汉)郑玄,注.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1](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周仁富,男,北方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魏晋隋唐文学)(责任编辑 徐梦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