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静
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是高等院校管理活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学生管理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状况,而且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独立学院的学生,其具有思维活跃和自控能力差的鲜明个性,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管理要注重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原则。所以,辅导员实施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重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并提供良好的环境,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到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上来,因此提出加强辅导员管理行为的主要对策。
1 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工作在第一线的学生管理工作者,是一个与学生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群体,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因此,辅导员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及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的能力。从一般意义上说,独立学院辅导员除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必须通晓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人才学、管理学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透过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种现象,探索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和方法,预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从而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把学生教育工作做准、做对、做出成效。
2 以学生为本,区别对待
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有其共性,但也有差异。因此,要以学生为本,区别对待,注重学生发展。基于此,独立学院的学生思想认识上不同于一般大学生,他们经历了高考的挫折,没能顺利考进一本、二本院校,他们不甘心、认为低人一等。因此在日常行为上,一部分学生更加发奋,想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现状,辅导员在管理这部分学生时,在注重规范管理的同时要多了解学生需要,多和学生谈心,使学生对辅导员充分信任,这样在管理时学生才能认同,是管理真正起到作用;一部分学生则因为自制能力差、自暴自弃,存在混日子的想法,这部分学生自尊心极强,只有在管理中投入更多的感情,去感染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的自尊需要得到满足,对辅导员的管理行为产生认同感,这样学生才能够自觉、积极地投入学习、生活以及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去。
3 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生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所学的专业不同,他们对辅导员的要求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就要求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的管理行为必须做到有的放矢,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对不同性质的问题要区别对待,富有针对性。
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上自控能力差,思维活跃,其管理应严而活,尤其要在“活”字上下功夫。独立学院的学生相对一本、二本院校的学生行为更自主,思想更活跃,因此,在管理的时候要充分发挥他们好动的特点,扬长避短,同时也不能任由学生个性无节制的发展,这就要求,独立学院辅导员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及心理变化,做到“活”而不“乱”。其次,要一视同仁,给学生心理上一种公平感。要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則,教与管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疏导的方针,集思广益,广开言路,循循善诱,作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4 班级管理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要搞好班级工作,首先要抓班团干部的培养,众所周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根据独立学院学生情绪兴奋性高、思维活跃、喜欢课外活动、动手能力强这些特点,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管理作用,鼓励学生干部组织开展富有新意的班级活动,并且辅导员尽可能的以年级一分子积极地参与到活动当中,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和学生是一个集体,并且多到学生寝室去,了解学生生活状况,了解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得到学生的信任,多分析思考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把工作做实、做活、做好。据此,独立学院辅导员更要在管理活动中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尊重、理解并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被关怀、被关注,注重学生的感受,让学生也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使他们对集体有归属感、对目标取得认同感,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及提高管理目标决策的质量有着莫大的作用,为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做铺垫。
5 改进工作模式,提高管理实效性
通过座谈、访问,可以分析出在管理过程中,独立学院辅导员目前相对较重视主流管理模式,对于特殊情感、动态情感的管理则普遍无暇顾及。建议辅导员在强调管理规章条例、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应加强关系性行为的功能。随着社会转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思想地转变,尤其独立学院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的特点,要求辅导员的管理,也应该与新形势的要求紧密结合,不断探索与改进工作模式。从传统意义上的“严师”向新形势的“师友”转变。要以兄长般的关爱去关心学生,以自己的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用自身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
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辅导员选聘机制,完善考核评估机制,进一步完善辅导员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积极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些都是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