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学体系改革

2019-06-11 09:53韩立刘秀洁
知识文库 2019年3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区域院校

韩立 刘秀洁

通过对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学体系改革,可以加快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实现与企业、社会的良好对接,提高学校知名度,促进校园文化和区域文化的融合发展。

近年来,职业院校越来越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通过改革职业素养教学体系等手段,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方便与企业、社会的对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把传统的区域文化引入校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传承发扬传统区域文化,使二者能够得到很好的融合发展。

1 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学体系改革对校园文化和区域文化的影响

1.1 加快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

我的高职教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国家也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衡水市来说,中高职教育是区域的象征,为衡水及周边地区输送了优秀的中高职毕业生。高职教育举办的专业主要适应学校所在区域的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在着密切的联系,自然需要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区域文化进行融合,才能在校园文化中体现中区域文化,将职业教育的元素映射到区域经济建设中。

1.2 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养

改革职业素养教学体系,在学校期间,就按照教学体系的要求,合理安排校园文化和区域文化课程,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接触到区域文化,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其提高个人能力。

1.3 为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方向

随着社会、企业、行业形势的发展,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进行教育教学时及时吸收区域文化的文化信息,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与补充,在课程中注入传统区域文化,开创创新点,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校知名度。

1.4 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

职业素养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传统区域文化,形成其特有的适合本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这种独特的校园文化同样可以服务于地方区域文化,传统的区域文化能够得以发扬和传承。同时也可以反映出高职院的校园文化内涵,提高学校知名度。

1.5 为学生成功对接企业提供保障

校园文化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最主要的是实现与企业的良好对接,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专业技能型人才,通过职业素养教学体系的改革,从学生入学教育开始,就不断把传统的区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不仅仅是校园的园林、景观,更主要的是学生的整课程的教学体系中引入两者的融合教育。

2 职业素养教学体系改革促进校园文化和区域文化融合的路径

职业素养教学体系改革要结合自身实际,突出学校特色,课程体系设置要依托本区域的人才需求设置,职业素质的养成要按照课程安排、专业性质、学生的兴趣爱好、区域的文化发展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最终实现校企文化的良好对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可以通过各种实习、实训、模拟工作室、岗前培训来加强二者的融合。高职院校创新职业素质教学体系,在课程系统中融入校园文化精神和区域文化资源,并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岗位特点,有针对性地分系分专业分层次进行教学。

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区域文化的介绍贯穿于整个学习生涯,在入学初或者一年级是最好的培养时机,利用文化的感召性和故事性,让大学适应大学校园的同时,也能接受学校所在城市的区域的文化氛围,增强归属感和满意度。通过一年的熏陶和教育,在二年级时进行职业生涯和职业素养的教育是最佳的选择,有助于他们对将来自己的职业定位做出全责的判断和选择。三年级是校园文化和区域文化的融合在职业素养的课程中的成果的检验阶段。让学生们把班级文化、校园文化、区域文化带入社会,实现校园和企业的良好对接。

衡水武强年画、剪纸等元素融入幼儿师范课堂教育中,衡水习三内画元素融入艺术教学中,学院校企合作单位专业高速铁路客运乘务、河北天泰软件有限公河北易众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吉利集团等企业优秀的文化引入教学过程中,邀请知名企业家进校园,学生走进企业等方式开创校园文化和区域文化的良好对接。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专业领域,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在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其中專业设置必须结合区域特点,抓好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提高学校知名度,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本文系衡水市2018年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职校园文化与衡水区域文化融合的路径研究》的成果,课题编号为:2018100。

(作者单位:衡水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区域院校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分割区域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擦桌子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区域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