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兰
数学作为初中最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初中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优化的背景下,我们在初中教学教学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充分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目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大多是教师还是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灌输式的方法来讲课,不仅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还严重阻碍了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开展,其次,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数学学习的需求,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1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
1.1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概念
所谓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围绕着一个教学主提,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通过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充分运用教学资源,给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2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特点
(1)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通过任务的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能够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2)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能够使数学课堂形式更加丰富,更加饱满,给学生提供更加优良的学习体验,教师给学生们布置任务,然后让学生们用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教师也可以积极加入小组交流中,与学生们共同探索和思考,增加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给学生们创设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2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1 合理完成任务设计
首先,在正式开始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完成学习任务的设计工作。在同一个班级中有学生能力较强的学生,也会有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因此,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数学水平,学习情况等,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的把握任务的难度,所布置的任务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困难,必要时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最大程度的发挥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作用。其次,教师还需要反复的研读教学材料,教材是教学工作的基础,教师在设计任务前,需要完全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难点,根据教材的内容来设计任务。任务需要完全贴合教材,并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这样才能确保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
2.2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围绕着同一个教学主题,给每一个小组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例如学习三角函数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教师给每个小组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们针对三角函数的知识开展小组内学习,通过学生们小组内的讨论和交流来学习三角形的特点、各角之间的关系、三角函数的定义等,并在每个小组都完成学习任务之后,让小组之间交流学习成果,看哪一个小组的学习效果最好,教师可以评出最优小组,并适当的给予表扬和奖励,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们之间、小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关系,以促进学生们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2.3 生活化教学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将教学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给学生们布置学习任务时,尽可能的贴合生活实际,不仅可以拉近数学学习与学生的距离,也能提高学生们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学习函数时,教师就给学生们设置一个情境,例如现在我们作为一個店铺的老板,一个面包的成本是15元,需要我们计算面包的单价与销售数量之间的关系,就可以让学生们利用函数的知识,来计算和解决,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围绕着教学的主体,通过布置任务和完成任务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具体、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们能够自发的完成探索、思考、分析、总结的过程,加强学生的知识摄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云南省会泽县钟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