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勋
随着我国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渐迎来了新媒体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方面取得了更为完善的发展。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如何做好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并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蓬勃发展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做了几方面的思考。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与思考使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更加完善。
1 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概念
大学生思政教育是指高校教育工作者用科学的、系统性的、易于理解性的理论、言论、行为、事件等,对大学生的思想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教育,进而促使他们树立起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一种实践性活动,是以政治教育为核心的教育体系。
2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科技、渠道乃至教师的生活无时无刻的不在发生着变化。大学生思政教育由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口口相传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如今的大学生们生长于中国飞速发展的90年代、网络高速发展的00年代,在时代、教育、环境、经济条件下,他们与70后、80后有着明显的差异,随着这些学生一步步的成长,一步步的步入大学的校园,如何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思政教育这一问题也迎来了新的思考,对待新一代的年轻人,教师的思政教育工作在方式、方法上该有如何的转变、如何让新的一代的大学生理解思政教育下传递的知识进一步去接受信任,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信念,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问题。
2.1大学生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渠道
因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渠道多之又多。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像潮水一样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改变了大学生对社会世界的看法,扩宽了大学生的眼界。这是互联网的优势,但是与此同时,互联网带来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不可否认,糟粕与精华往往如影随形,如何能够让当代大学生在如潮水般的渠道信息中汲取有价值的观念思想,以帮助其自身建立一个符合现今国情的理念与价值观,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2.2大学生对各种思想、理念的理解程度
不可否认,一百个人当中便有一百种理解能力。正如一百个读者心中便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各种思想、理念,以使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是重中之重。社会上扶老人被讹的现象越来越多,大学生应该扶还是不该扶,这便是思政教育的一个案例体现。该如何让大学生们去理解类似现象,从何种角度去思考,用何种心态去处理类似问题,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2.3大学生对各种思想、理念的认可度
当然,除了理解之外,更加重要的是认可。对我国当下国情的认可、对我国当下政策的认可、对我国当下对未来规划的认可。如果教师的教育工作者仅仅只是照本宣科,对于如何做到让教师的大学生去理解我国当下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进而做到认可我国当下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这一问题不能充分的理解与解决。使大学生产生认可情绪也是教师思政教育的重中之重。只有教师认可了我国的理念、理解我国的国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更加符合我国的发展方向,进一步促使大学生成为我国发展的主力军。然而,现如今信息时代,相比70后与80后,现阶段的大学生每日接受的信息量之前的几倍几十倍,教师如何保证在不断充斥着各种思想信息的当代、在各类信息相互撞击的当下,大学生会保持着对教师的思政教育的认可,也是教师思政教育工作的一部分。
3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措施
基于现在的大学生更加了解社会、接触思想的渠道多、几首的信息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其自身的理解能力与民主意识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进行思政教育要有针对性的改进,改变传统灌输式、教条式、生硬式的方法。从理论、事件、行为、生活等各方面循循引导,让学生理解、认可教师思政教育的内容与核心。
在日新月异的当下,教师不得不对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做出新的思考,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是教师思政教育工作的目的也是教师思政工作的使命。中央十六号文件指出,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进行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决定着人们的前进方向和精神状态。理想信念如同指南针一样不但能为教师指明方向,还能为教师带来希望。
3.1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方向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教师仍然应该保持警觉,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信息对大学生思想信念的冲击可想而知,在大学这个树立思想信念及价值观的关键时刻,思政教育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教师对此应加以引导,让大学生能辨是非、明对错。对网络上涌来的信息,引导大学生取之精华去其糟粕,以促使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不可否认,也不能排除部分大学生对理想信念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迷茫模糊、对价值观的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团结协作观念、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不能掩耳盗铃,应积极应对,对存在的问题究其根本,做到从根本解决问题。
3.2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的言传身教
在思政教育过程中,除了思政教育本身,传道者也是关键因素之一。言传身教是赋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作为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师,不仅仅担当着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其自身素质和能力不仅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也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与价值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与确立。所以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思想政治程度要达到一定的水平,且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要符合我国关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要求,这样才可做到言传身教。才更有助于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
3.3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的途径
在往昔,思政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而如今教师不但擁有先进的师资,而且拥有强大的互联网。教师的思政教育也应该随着互联网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日常中,让他们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理解认可并接受教师思政教育所传递的理想信念,将思政教育与他们的生活融为一体,比如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微博、校内网站加以辅助教育工作等。
4 结语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基本是由实际生活问题和实际困难引起的,因此理想信念教育要与重视、关心学生物质利益正确结合起来。将思政教育真正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建立在对社会现象的透彻分析、对历史发展规律深刻认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认可的基础上。
(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