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文”“化”人的美学意蕴及启示

2019-06-11 23:21梁茵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3期
关键词:立德对象育人

梁茵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向来强调以“文”“化”人的理念和方式方法,“文”和“化”饱含了提高实效性的根本解决之道,从美学的视角和美育的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内容到实施结构进行分析,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结构和呈现,以期达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美感、愉悦度和可接受度的目标。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美学意蕴;价值启示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8-0001-03

思想政治教育从其产生、发展、内容和使命来看,具有浓厚的人文艺术特征,具备深刻的美学内涵和审美能力培养的使命。《易经》中“贲”卦的《彖》辞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指的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它是人类实践能力、方式及成果的总称。这句话高度概括了以“文”“化”人的重要性和如何以“文”“化”人。文中试从美学的视角,结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规律和趋势,从包含感知、感悟、想象、情感和体验等审美经验元素的视角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结构,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中宏观的“文”和“化”的内涵,“文”和“化”分别蕴含的美学意蕴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启示。

以“文”“化”化人包括用什么样的“文”和如何“化”人两个层面的内涵,对这两层内涵的理解决定着“化人”的品性和实效。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文化人”中的“文”从宏观来看指的是中国辉煌与苦难并重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内核,以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为重要内容的“文”。“化”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途径和方法,“化”强调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并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促成教育对象的“内化于思、外化于行”,文中的“化”着重从宏观的布局和渠道的保障来分析。

美不僅是一种形式和可以感知的呈现,更是一种向善的伦理价值指向,最终是关于大爱的终极追求。马克思明确揭示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指出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得畸形,他呼吁进行“彻底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丰富成果”的人性复归,从社会实践中实现自由。马克思所指出的“彻底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丰富成果”包含丰富的美学育人原理。人如何从异化的社会中寻求完善和完整,自觉的审美便是一种至关重要的途径,也是一种自然、持久和产生深远影响的途径。人在审美和追求的美的过程中自觉地投入美所创设的各类情境中,感受和感悟情境所投射的各种元素,身处感性和理性共同组成的“自由王国”。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可以吸纳一切符合学科育人目标的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方式来提升成效,尤其是在根源上追求高度一致的理论和实践方式。强化审美的视角和心境来看待、设计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教育对象对“美”的需求和感知

从各类传播媒介中热门词汇使用到各种交流场域用词中显示,教育对象开始关注和强调教育内容“治愈”和“走心”的效果。“治愈”原本来自日本动漫界,指的是有安抚作用,能让人感到平静和舒畅的意思。“走心”最早出自《汉书·晁错传》:“亲疏皆危,外内咸怨,离散逋逃,人有走心。”原意是离心和变心,网络传播使用当中的含义指的是上心和用心,且这种用心能让人触动心底。在著名的网络交流平台“知乎”中,“治愈”和“走心”的搜索和使用最高频次的词语之二,在传播渠道丰富和传播速度飞快的今天,“内容为王”是信息接受者的终极判断标准,“内容为王”具体标准就是是否具备“治愈”和“走心”的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想要达到“治愈”和“走心”的效果,需要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美感的认识和把握能力,需要产生“诗意地呈现和抵达”的感受。英国哲学家萨缪尔·亚历山大(Samuel Alexander,1859-1938)曾论及“价值”中的最高价值——真善美,讲到“美”的价值时说:“美的对象并不是实际上的原貌,而是心灵将其自身的诠释引入这一对象,并把那些它实际上并不具有的特征归之于它。”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改进创新需要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愉悦感和可接受度的视角来展开。马克思认为真善美源于人类的实践,“人类能够依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生产并且能够到处适用内在的尺度到对象上去,所以人类也依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所孜孜以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生命力正是源自各个维度的“真”,启发教育对象内心的“善”和向“善”的心性,用美的视角向教育对象呈现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宏观和微观美。

二、理论与现实辉映的刚健之美

中国的发展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实践之一,“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实践常常走在理论的前面,实践的发展是理论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经历了实践探索和理论丰硕的伟大过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十九大”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论断、重大举措,更是开拓一幅更为波澜壮阔的实践图景,一个有梦可期、有梦可追、有梦可为的民族,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有血有肉的有力例证,并与时俱进地深耕理论。

伟大的时代召唤伟大的思想,伟大的实践创造伟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对中华民族而言是当之无愧的伟大理论,思想政治教育首先需要展示的是理论与现实辉映的刚健之美,让教育对象充分地感受这种张力,提升中国话语与中国现实的匹配度,提升教育对象对理论的理解力,忠于现实的辨析力,对伟大理论持续不断追求和投身滚滚实践的热情。

理论教育和现实教育要避免理论曲高和寡但现实困顿无路,透彻的理论极具美感,能彻底地解释现实,回应问题和洞悉未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就属于透彻的理论,具有强大的穿透力。思想政治教育映射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脚踏中国现实,不断回答实践提出的新问题,结合国内和国外马克思主义前沿研究的理论和成果,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脉络和趋势,引导教育对象把握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解认同“四个全面”的布局,树立“四个意识”,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和吸引力。

三、文史活水滋润的柔性之美

树立更深层次、更广泛、更持久的文化自信必须能持续关注、思考和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终极问题,对终极问题答案的追寻必须回到文化和历史的丰富土壤,“回头看看来时的路”,才能踏得上“滚滚车轮”,望向更好更远的未来。

“为有源头活水来”,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追根溯源,根植于中国辉煌与苦难并重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内核,以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为重要内容的“根”和“源”,从更长远的坐标来审视文史的发展脉络和进程,才能对鲜活丰富的中国现实和中国方案有深刻的理解和認同。我们致力于构建理性而强烈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建立的必要前提是文化认同和历史认同,同时国家认同教育还需要和国际比较、理解结合起来,避免掉入狭隘的民族主义的旋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鲜明地提出,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这些丰富的内涵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与思想政治教育不谋而合,传统文化提倡人应该修炼成“君子”、主张“内圣外王”、强调“慎独和自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修己以安人”,加强自身修养和兼济天下,勇立潮头,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方可成“大人”。“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同时必须注重历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历史是对兴衰更替、对古今对比的反映,帮助教育对象审时度势,明其志,在长河中淘出经得起检验的“真理”,历久弥新,涤荡心灵。

文化和历史融感性和理性于一体,既能使人自觉修身养性,又能怡情逸志,是心性修炼之学,具备天然的育人功能。文化与历史的涓涓细流,以一种客观真实和第三方的视角反映,饱含应对功利急躁现实的人文关怀力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富含柔性的力量,且更具艺术感染力和人格表现力,在教育对象感知、体验的情感充沛过程中完成育人,两者的资源丰富,可呈现的形式多样,教育主体随手可得,亟待开发应用,这种应用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使教育对象感受到文史滋润的柔性美,才能提升教育对象对自身、他人和社会丰富细腻的感受力,文史活水滋润的柔性美养教育对象清雅灵秀之气。

上述两个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文”的广义内涵,理论、现实、文化和历史是不可分割的内容结构,呈现立体多维生动的育人内容结构,呈现出多态多层次的美感,使思想政治教育具备极高的审美内涵和情趣,是“如沐春风”般“化”人的基础和前提。

四、立德树人的整体格局之美

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国家领导人关于立德树人的表述语境宏阔、语意深远、振聋发聩,拨开了高等教育陷入务实和功利的迷雾,也明确有力地指出了高等学校育人的根基所在和方向所在。“大学”是成为真正的“大人”和“成人”的学问,“在明明德”指的是弘扬良好的品行品德品性,青年学生在成长和修己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弘扬良好的品德,养成健康积极的品行品性,这是成人的首门学问和首要任务,更是个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教育乃“养成人格之事业”。立德树人是与民族的传统文化基因一脉相承的,也是教育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兴”“富润屋,德润身”均揭示了摒除身外物,修德才能带来个体、群体乃至民族的充盈的内在和丰富的生命状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学校的立身之本,这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和全面发展论述的深刻理解后的运用,确立了一个整体的育人格局和基调,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树立起激发人性之善和人性之美的理念,避免人的异化,把人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物质世界抽离出来,把育人的追求回归到人的心性的培养,回归到对人这一价值主体的关注,才有可能跳出过度追求“工具理性”所陷入的困境,迈向更高层次的“价值理性”,转向对教育对象的终极关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进而促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朝着德为先、德行天下的方向优化。

“德润人心”,立德树人要求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奠定了育人的底色和基调,也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前提和基础。从建设“美丽中国”的提出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各种“最美人物”如“最美教师”“最美工匠”“最美警察”“最美护士”“最美司机”等的评选,开启了对自然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等美的审视,立德树人正是从教育对象开启青春奋斗历程伊始奠定其人生底色,养成对美的发现、鉴赏能力和不懈追求美的品质。立德树人的整体格局之美养整个教育格局的“君子”之气,这样的高等教育才有可能培养出不辱使命、不负昭华、勇立潮头创造美好生活的“君子”。

五、“三全育人”的结构灵动之美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下简称“三全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三全育人”结构的落实最能体现和实现“润物细无声”和“潜移默化”,是真正的“化”。“三全育人”使思想政治教育“自然化”,且极大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美感”。其中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体现的是宏观环境和动态进程的创设,氛围可以“养其志,熏其心”,全过程和全方位包含显性和隐性的育人要素,使教育对象置身其中“浑然不觉”又“处处皆风景”,充分挖掘各学科、各育人环节蕴含的特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内涵,并“诗意和愉悦”地呈现。更值得一提全员育人,全员育人对各类教育主体的觉悟要求提高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接班人,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当前凸显的问题和需要。长期以来,不少教育主体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纯粹的政治任务”,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专职工作和功能”,且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或内容具有刻板的印象和消极的评价,且教育对象一旦出现问题,习惯性地把问题单一地归结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到位。想要真正地落实全员育人,必须先明晰社会主义大学中各类教育主体育人的主导方向和内涵,才有可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共振。

“三全育人”的结构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不显单一,队伍不显单薄,内容不显空洞,这是“化”人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也”,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所在。“三全育人”还必须注重推动教育对象参与实践,帮助教育对象在知、情、意、行中实现统一,创设各类实践的平台,提供实践的引导,重点开发微德育、体验式和探索式的德育,激发教育对象的内生动力,主动去创造美和体验美,把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情趣审美化,养成审美趣味,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三全育人”的结构对全体育人队伍的师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非但不能置身“育人”的事外“自扫门前雪”,更需要主动挖掘和投入育人的格局和阵势之中,以高度的责任感耕耘好自己的责任田,以此养教育结构的灵动之气,立德树人才能有望落到实处,落到细处。

思想政治教育由“理论与現实辉映的刚健之美”“文史活水滋润的柔性之美”“立德树人的整体格局之美”和“三全育人的结构灵动之美”组成了美学格局。“美育”是一种对世界的审美态度,培养教育对象明辨是非善恶,对生活具有感受力、辨析力和创造力的教育,审美的视角和心境使人自由,通过审美来发挥育人的功能和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使人成为“全人”的工作,从美学角度来看更是一项跋山涉水的艰辛具有“美育”意义和价值的工作,具有愉悦人心和冶情怡志的功能,需要秉持鉴赏和审美的态度,为教育对象塑造心怀天下、胸怀大志、寓小我于大格局之间的高尚审美人格。

参考文献:

[1]王凤志.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方法创新[J].探索,2012(3).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陈飞.论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评论,2010(3):66.

[4]陈玉祥.道德本质的回归与诗意呈现[J].教育评论,2009(4):76.

[5]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6]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立德对象育人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