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航航
摘 要:水是生命之源,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同样,多年来河水泛滥也吞噬了无数的生命,所以合理的开发、利用、调配水资源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需求,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得到了全面发展。所以,水工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将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及人民的生民财产,一座水工建筑物的建设首先要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然而不同的地质构造所采取的基础处理措施是不一样,这需要施工人员对目前的基础施工技术做出研究,以便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准确的做出解决方案。本文主要探究了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工程项目与国家经济发展紧密联系,水工建筑物的质量至关重要,建筑物基础处理将关系着建筑的完整性、抗渗性、抗滑性,防止不均匀沉降的发生。所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是重中之重,从而才能进一步保障水利工程顺利建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特点分析
(1)施工作业环境相对比较复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多半是在地质水文及周边自然环境较为复杂的环境下进行建设施工作业。尤其是针对水库、湖泊等领域的施工是比较常见的。所以这就要求作业人员在进行施工作业前必须熟悉水利水电作业的周边环境,对地质构造进行准确的勘探,依据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采取合理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作业。(2)建设周期长。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工程量一般是比较大的,施工作业周期是较长的,涉及到的基础施工作业也较多较广范,如对地基承载力的改善,防渗性能的提高都是在建设不同时期进行的。(3)施工技术更新速度快。各种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很大程度上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作业及相关工作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出现更是要求相关技术人员能够与时俱进的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进而增强施工质量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用。(4)施工质量要求严格。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决定了在每个施工作业环节上都必须确保施工作业质量要严格按照实际情况采取最合理的施工措施。
2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
施工作业人员对施工现场勘察结束之后,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要仔细分析在不同地层的施工过程中将会出现何种地基问题,提前做好预案,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把施工风险降到最低。在施工材料充足、施工设备和施工人员准备好的前提下才可以开始施工,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工程施工顺利的开展。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熟悉整个施工的程序,并掌握各个施工技术的要点,工程技术负责人做好层层技术交底。
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3.1强透水层地基处理技术
强透水层包括砾石、砂石和刚性坝基卵石等,其孔隙率通常较大,同时透水性良好,因此在建筑物地基中容易形成渗水通道,导致下游发生管涌等问题,此时扬压力被提升,会严重破坏建筑本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针对这种地质,采用置换法施工,直接开挖清理填筑高强度、密实性材料,如采用黏土、混凝土等进行置换。在回填完成后,可以利用冲击钻机钻孔,浇筑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黏土混凝土、塑性混凝土或灰浆形成防渗墙,构建起有效的防渗体系。同时也可采用高压喷射灌浆法解决强透水层的不良地基问题,坝基防渗能力将会明显提高,也提升了地基的稳定性。
3.2可液化土层的处理技术
在相关振动力以及静力的作用下,会使得一些粘性比较差的土层的水压不断升高,使得土层的抗剪强度大大降低,这样的话就会使得地基出现滑动、下沉凹陷等问题,以至于土层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严重的影响力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质量。而要将这种问题有效的处理,首先,就应当将可能会出现液化的土层进行清理,然后将防渗性能良好的材料放置到土层当中,然后采用分层振动的方式来将其进行夯实;其次,使用混凝土对周边的围墙进行有效的封闭,以免其向四周流动;最后,穿过可液化的土层,设置砂桩以及砂井。
3.3淤泥软土处理
淤泥质软土主要就是淤泥质土,对于该类土层施工最大的特点是软塑和流塑,同时具有很高的含水量,很容易出现变形的情况,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发生膨胀现象,从而使得整体技术结构的稳定性的受到影响,不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对于这种情况需要企业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首先需要科学地进行软土封闭固化系统的设置,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体的抗剪强度,降低发生变形情况的概率。其次需要预留沉降结构,设置排水系统,更好地确保满足实际要求,保障工程的质量。
3.4水泥土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中的合理利用
通过对现阶段水利水电工程基础设施的整体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水泥土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将水泥土科学合理的应用其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对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而且还能够提高水泥土的整体利用率,尽可能避免出现材料浪费的现象。水泥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主要是将水泥和水进行搅拌,保证整个搅拌过程具有一定的均匀性特征。同时,将水泥土科学合理的应用到工程项目当中,促使其能够达到施工标准提出的强度要求。一般情况下,水泥土在进行具体灌浆的时候,需要将其深度进行有效控制,一般都会控制在 50cm 左右。这样不仅有利于为地基的稳定性提供有效保障,而且还能够促使水泥土本身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承载力达到一定标准要求。在针对水利土进行具体利用的时候,无论是土壤质量、密度或者是水泥,在其中的掺和量都会对水泥土的质量产生直接或者是间接性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搅拌之前,对土壤质量、密度以及水泥掺和量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够为水泥土的使用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3.5注浆钢管桩在粉质黏土的应用
利用注浆泵,在一定的压力下将拌制好的水泥及粉煤灰等混和浆液通过注浆管压入指定深度的土体中,注浆管采用Φ48*3钢管制成,管壁钻孔沿长度方向每0.25米对称布置2个,沿管壁周长均布4个,孔径6mm,孔口用塑料胶带或薄膜封闭,注浆过程中将自动打开,端头则采用扁口处理,以便浆液从侧面注入土体。压入主体中的浆液挤压注浆管周围的土体并迫使其排出其中的空气和水分,减小了其孔隙比,从而使土体得到挤密:另一方面,浆液在土体中通过劈裂穿透,凝固后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的浆脉,成为土体中的骨架;注浆后土体随即形成一道隔水防渗的帷幕体。因此,提高了被加固土体的强度和刚度,并降低了土体的渗透系数。
为了保证注浆质量和效果,可分两次注浆,两次间隔2小时以上,待第一次注入浆液初凝后,再进行二次注浆。注浆顺序先注外围孔,再注内排孔,每排均间隔一孔跳注。注浆钢管可作为筋体留在加固土体中,并可将钢管顶部锚入地坪结构内,提高地基与基础的整体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技术运用过程,要明确其使用价值,同时也应该充分提高技术的运用效率,要确保技术的采用能够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此外,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更要不断学习,并掌握有效的技术,做到科学施工,规范操作,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付丽珍.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248-249.
[2]何建國.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285.
[3]张巍霞,吴静.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1):197.
[4]郭岩虎.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技术探微[J].城市地理,2015(16):204.
[5]董 权.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运用[J].民营科技,2014(0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