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2019-06-11 05:31何劲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农牧业经济发展西藏

何劲

摘要西藏农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模式落后、经济主体增长缓慢、科技水平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西藏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西藏应该大力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地理优势以及国家政策支持,不断完善西藏农牧业基础设施,转变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培育农牧业经营新主体,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利用现代化技术促进农牧业的发展,实现西藏农牧业的现代化。

关键词农牧业;经济发展;农业发展模式;西藏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9)03-0234-03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9.03.072

西藏解放前经济落后、信息闭塞,没有建立现代工业,只有少量的牧业和农业。改革开放以后,为了促进西藏经济发展,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援藏计划,不断解放和发展西藏的生产力。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改善藏区农牧民的生活条件,国家采取了粮食直补、农药化肥补贴、动物防疫补贴、牲口良种补贴等一系列惠农富农政策,对促进藏区农牧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国家加大对西藏农牧业的资金、科技、人力等方面的投入,完善农牧业基础设施,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1]。西藏农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影响到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农牧业相关措施,促进西藏农业全面现代化发展。鉴于此,笔者分析了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策略。

1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农牧业经济基础薄弱

解放前西藏交通闭塞、工业落后,只有手工业和农业。农牧民和外界很难沟通交流,物资的运送和购买几乎依靠人力,严重制约了西藏现代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西藏自治区不断加快现代化建设,开通了川藏、青藏公路,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由于西藏耕地大部分都是从高原土、草甸土等开垦出来的,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非常少且分解缓慢,不容易被农作物吸收,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为了改善当地土壤肥力,在当地大量种植豆科作物,施加有机肥,改良和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2017年西藏的粮食产量达到103.2万t,比1978年增加51.86万t,连续19年保持在90万t以上,并在2015年突破百万吨目标。但是由于西藏整体农牧业发展水平比较低,一些地方“靠天种地、靠天养畜”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标准农田建设滞后,仅占全区耕地面积的48.8%;农田水利毛细血管不畅,“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突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重不足40%,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仅为60.2%,远远低于全国农业机械化平均水平[2]。此外,由于西藏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农牧区的防灾能力比较弱。

1.2农牧业经济发展模式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东部经济发达区域农业基本已经实现现代化、机械化作业。但是西藏地区由于地处青藏高原,全区地势比较高,给农牧业的现代化、机械化作业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近年来,虽然党和国家大力支持西藏地区农牧业的发展,但是西藏地区农牧业经济发展依然处于粗放型增长模式,依靠人力种植,没有形成规模化、现代化,农牧业机械化水平低,农牧民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导致整体农牧业经营水平低,没有形成现代化农民经营新主体。

1.3农牧业经济主体增长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自治区极大地解决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专业组织等新型经济主体。农牧业合作社达到了7 500家,但是由于自治区整体经济发展缓慢、市场发育滞后,经营主体质量整体不高,缺乏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和新型组织[3]。由于自治区信息闭塞,市场供求信息不对称,导致农牧业产销渠道不通畅。以信息化、电子商务为特征的现代物流业基础设施条件差,电子商务占农牧业总产值的比例低。

1.4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大

西藏地区地多人少,较高的海拔给农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限制。西藏是全国唯一省级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2017年居民人均收入不足23 000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绝对数的差距在不断加大,消费水平不到城镇居民的1/3,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压力巨大[4]。

1.5农牧业科技水平低

西藏农牧业还未完全摆脱传统粗放的经营方式,经济发展的初级性、依赖性、粗放性特征仍然较明显。农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慢,应用水平普遍不高,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牧业科技人才仅占全区人才总量的12%左右,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严重不足[5]。

2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2.1西藏的区位优势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 000 m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西藏地域辽阔,土地面积120.223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1/8。西藏毗邻我国新疆、四川、青海、云南等地,与缅甸、不丹、尼泊尔、印度等国家接壤,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

2.2西藏独特的地理环境

西藏是我国太阳光资源最丰富且日照时间最长的地区,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多一倍以上。西藏的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大多数土地没有开发利用,未开发利用土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1/3。西藏天然草地面积位居全国第一,是我国主要的牧区。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为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奠定了良好基础,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孕育了特色鲜明的农畜产品,具有发展特色农牧业的明显优势和巨大潜力[6]。

2.3国家对西藏发展的政策支持

長期以来,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东部经济快速发展,人均GDP不断增长,但西部地区经济、政治、文化都远远落后于西部地区。为了发展西部经济,政府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给予西部地区大量的优惠条件。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构想,通过“一带一路”加强亚非欧大陆以及沿岸海洋国家的互通互联,从而建设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区域经济网络,让沿线各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7]。通过“一带一路”互通互联,推动沿线周边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和耦合,从而充分挖掘区域经济市场潜力,促进区域经济投资消费,拉动经济内需和促进就业,增进沿线周边国家的交流沟通。西藏与周边邻国的贸易往来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茶马古道、古丝绸之路、食盐之路等传承下来的边境贸易为西藏与边境各国实现物资流通、路桥畅通、文化融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8]。

2.4西藏区域经济发展为农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在中央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西藏全区的生产总值达到了1 210.63亿元。交通设施、水利水电设施的完善为农牧业的发展奠定的了基础。其次,西藏的工业、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17年工业总产值达到了103.02亿元,建筑业的产值达到了411.49亿元。西藏在工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反哺农牧业,使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3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策略

3.1完善西藏农牧业基础设施

针对西藏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牧业抗风险能力比较弱。西藏自治区以及各市、区、镇等政府进一步加大农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财政对农牧业基础设施的支持。其次,由于政府资金是有限的,所以要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建设农牧业设施,政府通过招商引资,采取优惠政策吸引东部企业入驻到西藏投资建设,利用社会资金完善农牧业基础设施,切实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3.2转变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

目前,西藏自治区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单一,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低,抗风险能力弱,农牧业依然以粗放型增长为主,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牧业发展要求。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推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加快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农牧业融合发展要延伸农牧业产业链,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此外,应重点开发农村旅游业、休闲农业。西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发展农业时可以积极发展农田观光旅游业。将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业、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互聯网线上线下营销模式,发展民宿、乡道骑行、果园采摘、农业观光等线下体验活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帮助农民增收。

3.3积极培育农牧业经营主体

西藏地区应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农产品企业,将其打造成西藏的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示范作用。将种植基地+农户+农业合作社+农产品公司结合起来,形成农牧业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农牧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牧产品的附加价值,实现农民增收。各级政府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参加区域以及全国范围内的展销活动,并给予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商标注册、质量认证以及展销活动一定的补贴。此外,政府应该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主。家庭农场主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来的概念,它号召家庭成员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将农业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9]。国外发达国家的家庭农场主已经成为一种农户自我经营的生产经营形式。以法国为例,法国是欧盟重要的食品加工基地,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比较高,每个农场几乎只经营1种农产品,这些农场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在区域范围内形成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西藏地多人少、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实现家庭自主经营。

3.4大力发展西藏特色农牧业

西藏独特的气候环境产生了特有的农产品,如藏红花、青稞、冬虫夏草、雪莲、牦牛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西藏在发展农牧业的同时要重点打造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利用现代化技术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将特色农产品打造成西部的支柱产业,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西藏按照“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先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区域集中、规模做大、质量提升、效益提高”的工作要求,大力推进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通过争取中央投资、安排自治区专项资金、地市县区配套资金等多渠道整合投入资金32.5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63亿元、财政产业基地扶持资金12.35亿元、龙头企业和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企业扶持资金5.43亿元、科技投入农牧业发展资金4.17亿元,积极推动农牧业特色产业项目建设[10]。西藏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农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2014年,拉萨市积极发展净土健康产业,将西藏天然、生态、绿色的自然资源转化为高原地区特色的农牧产品,并将其推介到全国高端消费市场。目前,西藏的净土健康产品已经成为文化旅游业的支柱产业,总产值超过了100亿元。

3.5实施科技兴农发展战略

科技兴农是经济新常态下农牧业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西藏农牧业实施集约化发展、提升农牧产品竞争力的要求。虽然西藏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8,但是有1/3的土地没有开发利用,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只有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才能实现农牧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经营,提高农牧产品的附加价值,促进农业进步、农牧增收。2017年,农田机械化综合作业率达到62.1%;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88%以上;建设农作物良种繁殖基地5.8万hm2;推广“藏青2000”“喜玛拉22”“冬青18”等农作物新品种49.3万hm2;培育出彭波半细毛羊和象雄半细毛羊2个新品种;全区舍饲半舍饲率超过50%,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数量逐年增多,年出栏50只羊和10头牛的牧户比例超过10%;牲畜良种存栏457万头(只);农牧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步伐加快,全区累计制定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75个;建设电商示范点5个,信息进村入户试点村34个。通过农牧区网络建设,减少西藏地区数字鸿沟带来的巨大信息鸿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促进农牧业信息化建设。下一步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将现代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监控技术等现代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农牧产品生产过程进行监测,并根据农牧产品生产阶段补充相应的阳光、水分、养料等微量元素,提高农牧产品的质量和附加价值,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

4结语

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关系到西藏经济社会的稳定,各级党委政府要引起重视。应不断完善农牧业基础设施,加大农牧业的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西藏农牧业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万二尖措.简论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财讯,2017(22): 54.

[2] 黄娜.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的问题研究[J].商业故事,2015(4): 51.

[3] 王依然.西藏普兰县特色农牧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J].时代农机,2017,44(6):117-118.

[4] 郝亚琪.对增加农牧民收入的西藏财政支农政策实证研究[D].拉萨:西藏大学,2017:8-10.

[5] 陈青姣.高原特色农牧业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分析:以西藏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8(2):264-266.

[6] 拉巴穷达,扎西.西藏日喀则南木赫县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藏农业科技,2016,38(1):46-48.

[7] 秦云.论扶贫攻坚决胜阶段西藏农牧区的精准脱贫[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37(6):205.

[8] 久毛措,安玉琴.西藏农牧特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10):159-160.

[9] 毛阳海,赵毅,董改改.试论西藏农牧民转移就业的几个问题[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3):6-12.

[10] 熊伟.西藏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6(33):18-19.

猜你喜欢
农牧业经济发展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锐意创新 扎实推进农牧业经济发展
以科技创新转变生产方式 发展现代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