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2019-06-11 05:31国光虎李滨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人力资本农村经济重庆市

国光虎 李滨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本投资。基于重庆市的统计数据,借鉴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农村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虽然较大,但和物质资本比起来其贡献率却很低。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存在教育体制不完善、人才流失严重以及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等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方面的困境进行深入分析,从积累、投资、教育、制度以及文化方面提出改善农村人力资本现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经济;人力资本;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S-9;F32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9)03-0226-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03.070

推動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农村人力资本要素。“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是物质资本的投入,但是物质资本价值的发挥离不开“人”的作用,人力资本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动力。总的来看,虽然全国各地区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水平有所上升,但广大农村地区依然存在劳动力质量不高、区域投资不平衡、城市“虹吸效应”严重等情况,导致我国城乡差距持续扩大。要顺利并有效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深入了解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与城市地区相比,我国农村地区经济虽然比较落后,但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在动力。自舒尔茨(Schultz)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以来,学术界就在持续探究人力资本是怎样影响经济增长的,影响背后的机制是怎样的。舒尔茨(Schultz)在1961年提出,人力资本要素作为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要素之一,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部分,人力资本投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1]。明瑟(Mincer)与卢卡斯(Lucas)分别于1974和1988年提出,人力资本投资可以通过“溢出效应”促使其他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提高,“吸纳效应”是指城市地区吸取了农村地区的各种生产要素,尤其导致了农村人力资本的流出[2]。关于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宏观分析,国内外学术界主要借鉴的是卢卡斯(Lucas)的人力资本外溢模型,用以分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范围在扩大,但对某些问题的探索依然有待深入,例如人力资本结构问题。各个区域农村人力资本状况差异较大,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各自的特征,分地区探索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其特定价值。鉴于此,笔者从重庆市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为主要分析内容,探讨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方法,从而促进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现实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的作用是通过人才发挥出来的,所以人力资本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推动力量。

1.1农村人力资本质量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不只是物质资源和科学水平的问题,而是缺乏能把物质资源转化为财富的人力资本问题。首先,农业生产力发展需要加快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在国外某些发达国家,只有大约20%的国民收入由物质资源资产生,剩下的80%都是来自人力资本,因此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经济极其重要。其次,农业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技术的高低由人力资本质量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农业”,这离不开优质的人力资源,反之,高素质人才又可以促进农业科技和管理水平的提高[3]。再次,人力资本投资是开展“精准扶贫”的有效举措,“精准扶贫”不仅靠“物质扶贫”,而“精神扶贫”才是关键,许多农村地区的贫困都是经济贫困和文化贫困并存,政府虽然每年都提供了不少物质帮助,但由于劳动者素质低下导致投资收益率却不高。最后,人力资本投资能够推动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传统的农业生产不需要过高的劳动者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但是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对劳动者素质和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要重视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提高农村广大人力资源的素质。

1.2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能够促进生产力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首先,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业生产质量,教育与技能培训使农民学会技术理念,具备成本利润管控能力。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中,文化技术水平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水平普遍较低,教育与职业培训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还有待发挥。其次,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而增强他们配置资源和收集有效信息的能力。农民素质的提高可以提升农民合理配置有限资源的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根据市场导向配置资源进行生产,把握市场结构与需求,改变传统的生产或就业思想,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最后,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改善农村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进而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是导致农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劳动力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工作和生产的基础,农民的思想观念对农民收支状况也有较大影响。

1.3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需要农村人力资本的推动

21世纪以来,农村中、青年劳动力持续向城镇转移,造成农村大量优质劳动力外流,使得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水平大大降低,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障碍。首先,乡村振兴需要农村大量优质人才的助推,当前我国农村绝大多数中青年劳动力都流向城镇,人才空心化现象和“城市虹吸”现象严重,如果没有人把精力放在农业生产上将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其次,“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中青年一代人力资源的支撑,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老人农业”现象普遍,老年群体很难完全胜任乡村振兴的艰巨任务。最后,乡村振兴的实现需要农村吸收大量的优质人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培养一支爱农民、爱农村、懂农业的‘三农工作队伍”[4]。“乡村振兴”战略涉及面广且复杂,需要高素质农村人才的带动,增加人力资本投资,鼓励中青年才干到农村去,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充分开发与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建设可以胜任乡村振兴任务的队伍班子。

2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农村经济指在农村地区内经济生产的总和,是相对于城市地区的经济来说的,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含义是指为了改善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生产效益的投资行为。

2.1模型设定

在基本模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函数)基础上,加入人力资本因素,以研究重庆市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基本函数模型如式(1)所示:

Y=AKαLβ(1)

式中,Y表示农村总产出,是反应农村物质生产和劳务成果总和的变量;A表示全要素生产率,即生产主体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生产率的综合变量;K和L分别表示农村物质资本投入和农村劳动力投入的数量;指数α和β则代表物质资本与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公式(1)有一个默认假设,即假设在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劳动力是没有差别的,他们在农村经济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是同质的,在公式(1)中,L只能表示劳动力数量,忽视了劳动者素质的异质性,这样的假定与现代社会的现实情况是完全不相符的,因为当今社会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差异很大,每个个体的劳动生产率与生产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不能直接采用C-D基本函数,需要对该函数进行一定的调整,基于此,要在基本函数形式中把劳动力的异质性考虑在内,于是把基本函数形式的式(1)调整如下:

Y=AKαLβHγ(2)

假设劳动力的质量与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有关,所以在式(2)中,H指农村劳动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γ代表其相应的产出弹性。为了更好地分析农村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不仅包含教育因素,还包含文化、健康等多项因素。为了简化分析,引入人力资本存量概念,用字母S表示,表示劳动力数量和劳动者质量的结合变量,于是,可将生产函数式(2)做如下调整:

2.2变量与数据

采用2008—201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展开数量分析,考虑到以上因素的影响以及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可得性,用来进行分析的原始数据有2008—2017年的《重庆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等。对研究采用的相关变量的解释如下:

①农村总产出(Y)。现存的统计数据里没有关于重庆市农村地区总产出的描述,该研究中,令农村总产出(Y)等于农村地区所有居民的人均净收入与农村总人口的乘积,用该乘积的结果代替农村总产出(Y)。

②物质资本投入(K)。从生产理论出发并简化分析,在该研究中,用每年农村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来代表农村地区的物质资本投入数量(K)。

③人力资本存量(S)。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不仅包含教育因素,还包含了文化、健康等多项因素,为了简化分析,将劳动力数量和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变量的结合看做人力资本存量(S),具体计算方法见式(4)所示。[6]

2.3实证分析

2.3.1平稳性检验。

所用的经济分析变量是时间序列的分析变量,而很多时间序列的经济变量是不平稳的。为了防止伪回归错误就不能直接进行回归分析;要保证回归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就要采用单位根检验对所涉及的研究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并采用差分方式使不平稳序列平稳化,由ADF法检验的每个变量的平稳性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变量lnY、lnK、lnS的ADF统计值均大于设定的P=0.05的临界值,则不能拒绝原假设,所以变量lnY、lnK、lnS的序列都是非平稳的,进行平稳化的操作后,ΔlnY、ΔlnK、ΔlnS的ADF统计值均小于P=0.05水平下的临界值,分析中所涉及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可以避免伪回归现象。

2.3.2回归分析。

运用统计软件SPSS 19.0,对公式(5)的lnY=lnA+αlnK+βlnS+ε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公式(5)的F检验值为117.305,通过检验。表中系数说明,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对重庆市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有正向的推动作用。人力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为0.778,表示增加1单位人力资本存量会增加0.778个单位的农村总产出,物质资本弹性为0.639,表示增加1单位物质资本投入会增加0.639单位的农村总产量,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大于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说明人力资本存量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2.3.3贡献率比较分析。

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再重庆市农村地区的经济生产中,人力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高于物质资本,但两者的增长速度却不相同,物质资本的增长速度明显大于人力资本,所以要通过计算两者平均贡献率来比较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分别对于农村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两个变量的贡献率可以结合公式(5)和回归结果进行计算:

物质资本的平均贡献率=n1αΔKK/ΔYYn(6)

人力资本的平均贡献率==n1βΔSS/ΔYYn(7)

在公式(6)和(7)中,ΔYY表示重庆市农村总产量增长率,ΔKK表示物质资本增长率,ΔSS表示人力资本存量增长率,αΔKK表示物质资本份额,其中α表示物质资本的回归系数,βΔSS表示人力资本存量份额,其中β表示人力资本存量的回归系数。n表示用于分析数据的年份,由于所用数据为2008—2017年,所以n=10。通过计算可知,2008—2017年重庆市农村地区物质资本的平均贡献率为87.63%,而人力资本存量的平均贡献率只有2.37%,这表明重庆市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仍为物质资本拉动型。

通过对2008—2017年重庆市农村地区人力资本以及农村经济状况的分析可知,2008年以来重庆市农村地区劳动力的数量在减少,随着人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在上升,但是上升速度较慢。根据模型分析结果可知,重庆市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产出弹性高于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规模效应。但从分析结果来看,重庆市农村地区的物质资本投入增速大于人力资本增速,表示重庆农村地区的经济依然是物质资本拉动型经济。由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理论可知,资本的投入存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表明当农村地区的物质资本投入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物质资本的贡献率不会再上升反而会降低。相比物質资本的投资而言,人力资本投资的贡献率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人才的转移和流失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导致了重庆市农村地区人力资本产出弹性虽高但是贡献率却很低。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教育投资对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作用,进而能够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困境

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本问题一直制约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增长,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3.1农村教育体制不完善与支出不足影响劳动力素质

我国农村教育支出不足,并且重视基础教育而忽视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导致了农村地区体力型劳动力过剩而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技术型劳动力短缺。目前农村教育体制的弊端首先体现在农村教育目标单一,农村大部分学校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这种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只重视书本知识而轻视职业技能素质,甚至有的农村学生开始抵触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7]。其次,当前农村教育和农村经济生产生活没有联系起来,目前教育的主要理念是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早日走出农村与大山,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农村的学子学有所成后并不愿意回到农村进行建设。最后,农村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这种不足不仅体现在学校的各种硬件设施和教学资源上,而且师资力量水平也参差不齐。根据教育经济学的理论,教育能够促进人力资本有效地与其他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将资源的作用和效率发挥到最大。忽视农村教育尤其是涉农教育,即使农村的劳动力数量再丰富也无法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现在很多人依然还没有认识到资本不仅仅是指物质财富,人力资本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3.2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严重不足,人才持续流失

调查结果与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历年来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在不断上升,但总的来说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依然不足。过去20多年来,国家大力普及与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在该政策的有力推动和指导下,教育投资总体上在增加,我国农村地区广大劳动者的学历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上升。随着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的上升,具备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的比例扩大,农民的收入也在相应的提高,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依然很低,依然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为主,高中(含职高)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所占比例低[8]。另外,农村中的绝大多数青年劳动力和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凭借自己的专长或学历都在向城市流动,以追求更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剩下的一部分中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价值较低且困难较大。

3.3农村的低收入与艰苦环境对人才缺乏吸引力

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地区收入不高、环境条件较差且机会和资源相对匮乏,导致大量人才与劳动力不愿意向农村地区流动,也导致了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不高,收入低是造成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受限制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农村地区劳动力群体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的不足使得农村发展受阻,这些原因也正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显著且持续扩大以及农民收入低下的重要原因。此外,许多落后的农村地区保留着陈旧的思想观念,如“读书无用论”“早日成家立业好”等,同样会影响农民进行个人投资的积极性。社会上支持农民回乡创业的政策实施得比较少,本土人力资源外流严重,又缺乏吸引外来人力资源的优惠政策,农村创业条件艰难,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小,而城市的“虹吸效应”却很显著,这将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推进。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出路

总体来看,我国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农村人力资本外流现象严重,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没有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产生有效的作用。因此,人力资本投资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人力资本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4.1积极发展农村产业经济,多渠道加速农村资本积累

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当地相关部门以及一些个人、团体和社会组织可以联手推进农村当地产业经济的发展,地区和国家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充分借助农村地区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农村产业经济不仅可以推动农村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提供丰富的工作岗位,提高农民就业率,增加收入,实现农村经济良性循环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但资金匮乏却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同理,政府部门和一些个人、团体以及社会组织可以给予农村地区一定的资金帮助。例如,可以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引导下,引进银行资金,建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由政府牵头,完善监测评估体系,鼓励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增设营业点以增加农村资金投入。如果在农村地区建立新的金融机构,在单位员工的招聘录用方面,优先考虑本土职工,尤其是当地的大学生,因为本土人才对当地的基本情况和产业情况比较了解,可以让他们的工作开展得更加得心应手。在投资业务的发展过程中,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提高效率和防范风险。当地行政部门还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每个方面都要顾及和支持,当地农村地区也要从自身出发,努力引进外资,鼓励企业入驻,为本地经济发展吸引丰富资本。

4.2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经济促进作用

提高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最有效快捷的途径就是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人力资本的投资涉及面比较广,不仅包括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和职业教育投资,还包括人力资源培训、卫生、医疗、精神等方面的投资。长久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在进行各方面的资源配置时,不管在物质还是人力资本投资方面都偏向城市地区而忽视农村。农村地区的卫生、教育、科学技术、文化等方面的资本积累在人才、经费、环境条件等方面都与城镇地区具有显著差距,这是导致农村地区难以积累人力资本积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地的政府部门要认识到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对于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意义,制定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近年来,各地区都在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方面展开了各种各样的行动,如农村教师资助行动、 “三支一扶”工作、人才引进以及大学生村官选聘制度等政策,通过行政部門的引导、鼓励大量的优秀本科应届毕业生投身于农村发展。虽然目前已经有很多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农村教师、卫生人员、公务员的质量有了一定的提升,但还应进一步扩大这些政策的影响力,拨出专款建立追踪和反馈机制,从而吸引大量的优质人才投身于农村建设中。

4.3完善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体制,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都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教育投入的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农村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完善还需要大量的社会帮助和政策支持。首先,现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体系依然不完善。在许多落后的乡村地区,基本的九年义务教育都不完善,在这地区青少年的半文盲和文盲率的依然较高,这显然不利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因此,政府部门要健全基础教育,多渠道筹措并提供教育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其次,社会要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由于农村地区高素质劳动力流失严重,投资农村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水平的有效方法。这也是教育体系的设置要适应农村建设要求的体现,为农村建设培养出对口、留得住、有实干精神的人才。再次,需要建立起农村成人教育系统,对农村待业和缺乏劳动技能的群体进行农业建设培训,提升他们的工作技能。最后,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是教育投资,政府要发挥教育投资的主体作用,扩大财政影响力,保证投资的农村教育资金能落到实处,减轻农民教育负担。另外,国家应该提高农村地区教师的收入和福利水平,吸引大量的优秀教师投身到农村教育的伟大事业中去。总的来说,要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完善农村教育体制,培养出能胜任“乡村振兴”战略任务的农村人才,促进农村发展。

4.4建立农村人才引进机制,积累大量农村人力资本

为了能让农村闲置劳动力可以转移到需要的地方,政府应当承担起信息提供者和人力资源调节者的角色,降低劳动力转移成本,要改善农村工作环境,提高人才收入水平,这样才能吸引大量优质劳动力来到农村农村地区环境条件差、工資福利水平低是阻碍乡村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因素。当地政府部门可以建立人才流动中心,为外来人才安置住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需要对人才流动机制进行创新,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市场,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和就业岗位能进行双向选择,消除人才分布不平衡,做到每个人有合适的工作岗位、工作岗位上有合适的人。另外,可以建立城乡间人才流动机制,例如,可以安排城市里每个学校的教师轮流去农村交换工作一段时间,这些城市教师可以将更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带到农村,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学校可以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对口帮扶体制,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9]。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化解城乡矛盾,建立健全劳动保障制度和医保体制,同时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和政策,户籍的有效改革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参与率,并提高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积累。卫生水平的提高也可以增加人力资本存储率,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十分重要,目前许多落后地区的农村人口身体素质不佳,这就需要公共卫生事业的大力扶持,从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身体素质,积累农村人力资本。

4.5引导农民树立正确人力资本理念,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农村人力资本的有效开发需要人们首先转变传统的错误观念,判定人才不能仅仅只看学历,更要重视一个人的工作技能,农村地区的大部分人虽然没有高学历,但这部分群体里的很多人都具有自己的技能,这部分人应当被充分地挖掘和利用起来[10]。当地有关部门可以建立有效的宣传机制,宣传正确的人才和劳动观念,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本投资观。宣传和教育形式应该多种多样、宣传方式要灵活有效,这样才能极大地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农村地区广大农民参加务农活动的激情,从而使农民自觉加入到教育和职业培训中去,树立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意识。丰富农村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农村地区的劳动者拥有良好的心态,党和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农民更加自信、更有干劲,树立科学思想认识,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相信勤劳致富。完善农村娱乐文化设施的建设,如修建小型的广场和运动场,让广大农民在空闲之余可以找到让自己身心愉悦的方式,农村人力资本质量的高低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重视农村劳动群体的精神状态,尽快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参考文献

[1] 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2] LUCAS R Jr.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1):3-42.

[3] 李小静.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探析[J].农业经济,2018(7):63-65.

[4] 刘守英,熊雪锋.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制度供给[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9(4):80-96.

[5] 周晓,朱农.论人力资本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J].中国人口科学,2003(6):17-24.

[6] 唐颖.统筹城乡视角下重庆市人力资本投资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3.

[7] 唐丽君.农村教育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及制度创新[J].农业经济,2017(5):114-115.

[8] 伊金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商场现代化,2017(4):115-116.

[9] 龚立新,杨飞虎,吴良.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江西省的数据检验[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4):79-86.

[10]  孙学立.农村人力资源供给视角下乡村振兴问题研究[J].理论月刊,2018(5):128-132.

猜你喜欢
人力资本农村经济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