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宿设计的地域文化营造

2019-06-11 07:07刘竹香
工业设计 2019年3期
关键词:民宿特色文化

刘竹香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强调经济发展的速度,给各个地方的地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抨击;另一方面,体验式旅游的广泛传播。民宿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很好的去传播当地文化特色的一个媒介。加上如今提倡“美丽乡村”建设,民宿设计便可以很好地结合当地的地域特点去发展当地经济。

关键词:民宿;体验设计;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TB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3-0092-02

众所周知,在十九大上,我国的新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发展到一定层面的时候,我们的追求就从物质上转到精神上,所以,民宿作为时代的产物,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是体现主人品味,满足需求的住所,也是不少人寄情于心的表达方式。民宿以一种新的方式,让人们体会到生活的层次和质感。通过一处民宿做桥梁,去了解当地的人文,寻找内心深处的宁静。近距离感受大自然,也可以通过不同风格的民宿体验,去寻找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在观赏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天人合一的境域。

1 民宿的起源与发展

1)“民宿”起源于日本,由于当时日本经济处于低迷状态而引起旅游业发展几乎停滞,政府鼓励开发农渔山村,可以利用自己闲置住房来接待旅客,从而带动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我国,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在台湾发展起来的,像阿里山、溪头等风景区就以民宿的形式吸引大量的游客至此。在内陆,则是以云南、江浙一带最先发展起来。随后带动各个地方的民宿发展。

2)民宿的发展,不仅是社会现象,更是文化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在当今这个大时代背景下,供给侧改革、互联网+、共享经济等的蓄势发展,给设计师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多了许多的挑战。设计师似乎是找到了一条对抗枯燥生活的道路,即使每个行业都有其困境。但新的设计领域无疑带来了激情与挑战,由于网络时代,资源多方共享和一些软件的开发,相应的民宿发展开始向城市化渗透。越来越多的旅客在出游或者出差时,首选的不再是传统的商业酒店,而是在一些民宿软件上进行短租。

3)标准化与商务化。首先是标准化,民宿一般都是与本地(区域)文化相结合的独特设计,位于城市的景点、交通点、购物处,比较容易让旅客接受,民宿里也配有标准的餐厅、洗衣房等设施,容易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其次是商务化。随着商旅客户的日趋增加,开始出现一些连锁民宿品牌,除了提供标准的设备外,会考虑商务人士所需的会议室、投影仪、打印机等设备,让商业精英们可以在更有情调的环境下办公,提高工作效率。

2 民宿设计优势分析

2.1 地域性

不论中外,每个地方地形不同、环境不同、文化不同,所以民宿的建立,应当求同存异,根据特定的人文环境,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宿。借民宿展现当地的文化和特色。如在三亚的民宿,根据地方特色,可以去冲浪、吃当地热带水果等。在东北的民宿则可以住炕上,感受大通铺、看冰雕;多样性,地域性的不同造就了其多样性,在信息开放的今天,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不同的地域特色;交互性,民宿的形式相对于商业酒店模式来说,相对不那么冷漠,十分具有亲和力,经营者作为当地人,依据当地的生活经验提供别样的住宿体验,体现民宿的核心价值。例如可以给住客介绍当地特色的景点和外地人都不知道的地道小吃,发一些准确的交通路线等,主动地和客户沟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时代性,在当今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加上人工智能、互联网平台、共享经济等的大环境,让人们的出行住宿有更多的选择性。民宿,不仅具有传统酒店的基本功能,而且優于传统酒店,更人性化,带动乡镇经济发展,更受欢迎。

2.2 带动经济发展

在2020年到来之际,脱贫的压力着实不小,各政府部门以及老百姓都想方设法的让生活更加富裕,提高幸福指数。近几年民宿的发展,是脱贫的一个契机。大多数情况下,那些贫困的村落有很多留守的老人及儿童,生产能力极低,而民宿的出现,可以结合当地特色的人文景观吸引游客。不仅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差距,也能让年轻人返乡,有更多的时间回归家庭;另一方面,国家政策的支持。2016年,国家发改委、中宣部、科技部等十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说明:“支持发展共享经济,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其中,就包括民宿出租。可以逐渐提高民宿产业的专业性,而且民宿的发展,让房地产、建材商、设计师等相关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激发设计师及相关专业工作者的创造性。不仅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减轻就业压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个人价值,为乡村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民宿设计问题

3.1 商业化痕迹严重

最初开始做民宿的初心,是在心灵上寻得一片静土,是设计师在某一个层面上的“忠于自我”是想要打造和谐的邻里关系,是生活在民宿处,可以明显感受到二十四节气,感受四季分明,是想要享受慢时光,体验不同风格的地域文化。但是随着民宿的不断发展,商人见有利可图,连最原始的民宿地都甩不掉开发商。民宿开始走向统一化标准化,甚至品牌化,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初心,发展模式的改变降低了民宿的体验感。就例如有许多民宿,虽然有地域性,但是从始至终没有把民宿的交互性做好,使其发展停滞不前。安全问题;就目前的形势来说,越来越多的民宿是一个全自动化入住的过程,虽然现在多是密码锁的形式,看上去十分安全,但是总体上缺乏系统的安全措施,比如防火设备是否齐全,安全通道是否明显等等,可见安全意识没能深入人心。

3.2 体制下监管不到位

虽然,民宿越来越受欢迎,各地区也都有相应的政策支持,但是总体还不够完善,没有对民宿经营进行明显的界定,市场的行规、工商部门的监督管理等等都不够完整,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投资人的投资,地域特色无法得到更好的保护。配套设施不健全;道路及路标、环境卫生、停车场地、用水用电、通讯网络等公共设施建设滞后,隐患较多。大部分民宿处于“无监管”状态,没有跟治安、消防系统联网目前我国民宿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台湾、浙江以及云南是我国民宿发展水平相对高的地方,其他地区发展相对没有那么稳定。

3.3 地域文化特征弱

民宿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在经济上的确有很大的提升。但民宿的市场定位模糊,没有针对青年白领、退休职工等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市场细分。这是因为经营者对民宿的深层合义理解的不够透彻,没有充分利用好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符号,这样就很容易失去其地域性,使得干城一面。

4 民宿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营造方式

4.1 加强民宿设计的文化属性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域性指的是在设计中,结合当地的文化符号,如当地的民间工艺、建筑特色、追求信仰等。文化性;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地势地貌、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建筑形式,反之,其建筑形式又体现当地特色,是当地文化的集中表现。传统的地域文化,强调的是建筑对当地的一个影响,更直观的表现地域风貌、民俗民风等等。而民宿设计,可以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加上新的元素,应用到民宿设计的材质上、色彩上、陈设上等等。不仅保护了当地的文化特色,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潜移默化的传承。民宿设计与地域文化,两者相辅相成,又共同发展。

4.2 建立民宿设计的依据与原则

民宿设计无论规模大小,都应具有精神文化内涵。它是居住文化的基本概念,只有精心设计,具有民俗特色才能更好生存。民宿由于地域性的民俗和设计风格往往面向少数民族市场。因此,住宿要创造自身的魅力,须界定服务对象,坚持其良好的特色和风格和价值。同时,住宿也是区域民俗文化向世界开放的一种独特方式。由于当地独特的特点和风俗习惯,游客可以从零距离体验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不同地区的民间文化在继承和突出区域要素的基础上展示民宿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

4.3 强化民宿设计的文化保护认知

民宿设计,对环境要求十分高。符合眼下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的大政方针,政府各个政策整顿山、海、林、田、湖、草,好的民宿,是重视基础的物质设施之后,更加注重精神体验。精致的当地民宿,相当于当地的一个小型博物馆,展现当地文化特色,给游客带来好的体验,从入住的那一刻起,就像是开始了一个对当地文化认知的旅程。所以,想要经营好民宿,给旅客更好的体验感,经营者会最大限度的还原当地特色,这样一来,既保护和传承了当地的地域文化和环境,还拉动经济的发展。

4.4 增强民宿设计的长足协同发展

民宿设计有利于设计行业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快速的发展,竞争压力不言而喻。民宿的发展,给设计及其周边行业拓宽了道路,减轻了就业压力,给设计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平台,让他们可以静下心,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况且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地域文化各异的魅力,是吸引旅客的一大动因,体验式旅行就是因为当地的文化体验,旅客们想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设计师们就会先对这个地方进行深入调研,将当地特色,用不同的设计思路表现在民宿中,旅客才得以更深入感受到地域特色的魅力,得到身心的放松。

5 结语

民宿设计始终以地域文化为载体,在共享经济的时代,不论是“互联网+”还是供给侧改革,都是在创造条件和平台去传播地域文化,經营民宿,可以说是一个契机,带领更多人去了解地域文化。依托民宿的绿色可持续性,打造相关产业的创新和升级。关于民宿的发展,要明白最本质的层面是“生活”,是关于开发者、设计者、居住者、访问者的真实生活。要始终不忘初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左靖.碧山.10“民宿主义”.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10.

[2]范亚昆.地道风物民宿附代.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12.

[3]侯玉霞,李欣,吴忠军.我国民宿研究进展[J].广西经济催扫纤部学院学报,2017(04).

[4]张慧敏.共享经济下“互联网+民宿”现状及对策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7(20).

[5]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6:8-9.

[6]张慧敏.共享经济下“互联网+民宿”现状及对策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7(20):282.

猜你喜欢
民宿特色文化
孪生院子民宿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谁远谁近?
完美的特色党建
你是民宿达人吗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