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生妍
“尕布龙者,青海省原副省长也。以朴实为本,秉勤廉为旨。一身蓝布衫,工人形象;两腿烂泥巴,农民本色。就餐从简,自掏腰包,出行从简,由来低调。践行三严三实,未违半分半毫。将自家作旅馆,任八乡人往来,将牧民当父母,把一颗心掏尽。及致积劳成疾,病疴缠身。今人虽已去,民却久而不忘,提其名,交口赞颂,念其绩,涕泗横流,嗟乎!此乃重于泰山之清名,矗于身后之丰碑也。”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今天我们再读尕布龙,依然热泪盈眶,他代表着五百万青海儿女的质朴情感,也构成了我们共同的时代记忆。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再读尕布龙,是缅怀,更是自我洗礼,他是一把精神火炬,激励着我们让生命为时代而澎湃。
牧民省长尕布龙:高大上的位置,接地气的亲人
——“我曾是个放羊娃,在党的培养下,当上了副省级领导干部。我牢记党的宗旨,一生从没忘记党的培养和人民的养育之恩,心里装满了老百姓的疾苦。”
在尕布龙家里,摆放着11张床铺,客厅并排放着4张陈旧的课桌,周围摆着40把椅子……了解故事的人都知道,这就是尕布龙操持了30年的“牧民店”。他说:“我在牧区当过县委、州委领导近20年,找我的牧民很多,我会藏语和蒙语,可以给来省城求医、办事的牧民当翻译。”他用自己的工资购置被褥、羊毛毡等生活用品,免费为牧民提供方便和服务,来“住店”的牧民,少则两三天,多则一年半载。为了让前来治病的牧民们及时熬中药,他家常年生煤炉子,他给“牧民店”每年买6吨煤、每月买300斤面粉、每天做5锅面条……当被问起30年来这里共住过多少人时,他说:“我自己也搞不清住过多少人,大部分人的名字我都叫不上,人民养育了我一辈子,现在有条件了就应该为他们尽点责任。”司机回忆说,仅司机和秘书从尕布龙家护送到医院就诊的贫困农牧民患者就有3000多人,其中相当一些人在病重期间,尕布龙亲自在病床前陪护过。据粗略估计,“牧民店”接待的农牧民有7000多人。
工资比别人高,但他对自己苛刻得让人心酸。平时不敢多吃肉,不敢多穿一件新衣服,抽的是最便宜的纸烟,身上常穿的蓝布外套洗得发白,衬衣上打着补丁,不舍得喝茶叶,一直用山上自己种植的黑刺叶子当茶叶泡水喝……作为一名省级干部,他的生活之简朴让人难以想象,而救助农牧民时却无比慷慨,为了他们哪怕割自己身上的肉都舍得。
历史是今天的昨天,他用一种难以替代的方式,履行了“关键少数”中流砥柱的责任。
他用实际行动从一个共产党员的灵魂深处回答了“信什么、为什么、干什么”。时代在变,但只有信仰之灯才能指引我们的人生航船劈波前行。这条路,他用一生去行走和实践。
“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尕布龙用他的一生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共产党员的标准画像,对于我们今天的党员干部来说,他的坚定信仰、他的家国情怀、他的扎实作风,是一本极为厚重的教科书。
劳动者尕布龙:且把余生化青山
——“植树造林很重要,一定要把生态环境搞好。我已经退下来了,回到家里睡觉不行,还要干点有意义的事情。”
1992年,66岁的尕布龙不再担任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本可以颐养天年的他,却毛遂自荐当起了南北山的“绿化队长”。10年间,尕布龙在南北山林区劳动达3520天,即便是春节也从未停歇,每年大年初一至初三亲自上山值班,从未间断。灯火辉煌,大家都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而这位老人却孤单地守护在南北山林区中,守望着远处城市里的万家灯火。他没空休息,马不停蹄地把自己有限的時间和生命全都献给了人民,献给了脚下的寸寸青山。
荒山上的10年是漫长的,那是一口白饼一口凉水填充的岁月,这10年却又是转瞬的,一个人一座山,千万棵树,他沉醉着,不丢弃、不放弃。累了,就躺在土堆上,脸上盖着帽子打会儿盹;晕倒了,被工人们抬下山去,几天后又出现在这片他钟爱的沟沟坎坎中……
10多年时间里,在他的带领下植树造林3.75万亩,栽树3000万株。人们说,假如没有尕布龙,这么短的时间里,即便能栽下这么多树,也绝难成活,即便成活了,也绝难保住。
最美的花,常开在悬崖边上。
绿化规划、平山整地,引水上山、栽种管护……如今,他亲手种下的每一棵树苗都涌动着温暖的气息,她们长成大树,在拂面的春风里,为我们讲述这位老人的故事。
春去冬来,许多人可能理解不了这样寂寞坚守多年的人生意义,因为大多数人与这种生活阅历没有交集,更无法感同身受。但今天人们依然久久歌颂,为什么?是什么持久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答案就是这年复一年满眼的碧绿,是实实在在的幸福。
正如许多干部所言——“当人们漫步于两山的绿荫之间,享受着这高原上难得的生态景观时,不能不向尕布龙这样的省级领导致以由衷的敬意”。
普通人尕布龍:
爷爷的爱和眼泪
——“组织分配到哪里,就到哪里工作。都是一样为人民服务!”
“国之本在家”,家风体现着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在尕布龙身上,这一点尤为明显。他对自己、对家人的严格要求远近闻名。
“尽管他会为一个素不相识的贫困百姓去奔走相助,却从不为身边人的私事说一句话。”他的养子如今还是一名普通职工,儿媳下岗后摆地摊、做点小本生意维持生计,养女仍在草原上放牧。他的妻子,一生都在大草原的家里,直到去世,尕布龙都没有告诉家人以外的任何人。
外孙女达什姐莉谈起爷爷,热泪长流。在她眼里,爷爷不是高官,不是劳动者,只是一个朴素的老人:舍不得吃葱花饼,留给她吃;舍不得穿新衣服,却在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时去商场买了一件八百元“昂贵”的羽绒服给她;结婚前,她带着未来女婿去看爷爷的时候,他转过身悄悄擦去眼泪……他把对家人的爱和牵挂,都藏在眼里和心里。爷爷虽然没有给她一份留在省城的工作,但她心里充满思念和感激。我想,穿越时空,爷爷留给她的精神财富长久地影响和触动着她。
爱人者人恒爱之
习总书记指出,“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2016年尕布龙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克己奉公,俊杰高悬青海月;践严行实,热肠恒暖牧民心。”他的名字,被越来越多人久久传颂。
平凡的人生,选择了不凡,就注定要负重前行,他走出了一条路,引领着更多人踏上坦途。
生命有涯,精神不死。
尕布龙从未离开,他用18年的奋斗,给西宁市留下了郁郁葱葱的青山;用30年的坚守,为牧民在省城建起了一个家;用50年的奉献,赢得了各族群众的爱戴;用85年的一生,书写了共产党人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尕布龙也从未远去,他以饱满的姿态,在这片生养他的土壤里生根开花,以千丝万缕的根须热切拥抱这片热土。时代沧桑巨变,精神熠熠生辉,他将永远闪耀在这片广袤高原。
有人说,今天我们缺少的是坦坦荡荡谈理想的激情和踏踏实实干事业的定力,但我们坚信,在新时代的中国,依然有许许多多尕布龙这样的人,像开山岛夫妻哨、玉麦山两姐妹……他们在大与小、得与失、苦与乐的交织中选择了责任与担当,点亮了我们前行的路,让我们面对险阻披荆斩棘奋勇前行,面对风浪无坚不摧屹立长存。
留言板
“尕布龙同志不愧是我们青海人民的骄傲,是各族人民群众心中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尕布龙同志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触动灵魂,为领导干部上了一堂深刻的为人民服务示范课,为处科级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党性教育课,为全体教师上了一堂感人的师德教育课,为广大学生上了一堂有益的人生指导课,为青海民族大学师生树立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标杆。”
“尕布龙对青海的热爱、对生态的责任、对子孙后代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弘扬。”
“听了尕布龙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后,让我非常崇敬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干部,真切感受到了他的崇高风范和人格力量。作为一名军人,我也要像他那样,始终心系人民群众,到基层去,以‘钉钉子精神和‘工匠精神扎实苦干,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尕布龙同志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我们点燃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工作在最基层的党员,要像他那样,努力做到‘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和群众打成一片,把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
“当我离尕布龙爷爷的内心越来越近时,感受到的是真实、朴素、平凡、永恒的大爱,他长期的坚守成就了一份责任,平凡的事迹书写了一份真情……”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践行尕布龙身上的‘百姓底色和‘普通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燃烧自己的无悔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