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小刚
摘 要:当前随着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全民健身意识的提高,同时由于羽毛球运动对场地设施等条件的要求较低,羽毛球运动逐渐成为我国大众健身运动的主流运动项目之一。而随着羽毛球运动在学校体育教学、大众健身等的普及程度的提高,在运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发生,而且羽毛球教学中学生运动损伤事故发生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了羽毛球教学中学生运动损伤防护的必要性,然后就羽毛球教学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羽毛球教学中学生运动损伤的有效防护措施。
关键词:羽毛球 运动损伤 教学 防护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2(a)-0023-02
1 羽毛球教学中学生运动损伤防护的必要性分析
在羽毛球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由于羽毛球运动的高强对抗性,即便对抗过程没有直接的身体碰撞接触,但是羽毛球运动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训练技巧,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富于变化的球路做出正确判断,与此同时,还对学生羽毛球运动步法移动等基础能力进行重点掌握。即便是在符合科学运动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羽毛球运动,也很难保证羽毛球运动中运动的绝对安全性。对此,进行教学过程中学生运动损伤防护的研究和学习显得尤为必要,一方面,羽毛球运动项目是我国体育教学非常重要的选修课,特别是针对与体育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上羽毛球运动更是专业必修课。由此,通过在教学和训练环节进行运动损伤的知识讲解和预防以及应急措施讲解,最大限度的提高羽毛球运动的安全性,把损伤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点。另一方面,我国是羽毛球大国,同时随着羽毛球运动的大众化普及,无论是出于育新一代种子选手还是减少因为运动不规范造成的运动损伤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的极大不便,我们都应该不遗余力的提高研究成果,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运动损伤防护的大众化认知程度。
2 羽毛球教学中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运动损伤顾名思义是指在进行体育运动过程中运动者出现的自身运动系统的急性或者慢性损伤,运动损伤通常来说主要是指身体组织或者器官上造成的损害,严重的运动损伤不仅能够带来身体生理上的紊乱,更有可能因为长期进行运动或者短时间内的超负荷运动形成身体、心理等诸多方面的损伤。羽毛球运动是隔网对抗类竞技体育,由于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由此在排除外界诸如场地设施条件之外的客观环境影响外,其教学中学生运动损伤的主要诱发因素最主要的是自身的内因导致的。常见的运动损伤包括骨骼损伤、肌肉拉伤、关节损伤等三个方面。在羽毛球运动训练中,在羽毛球教学中学生运动损伤率较高的常见部位包括了膝、腰、肩肘等关节部位,关节损伤以及肌肉拉伤是最主要最常见的运动损伤内容之一。究其缘由,具体表现为思想忽视、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不规范、超负荷运动和其他客观环境制约等,大致归纳起来,
2.1 思想忽视
在进行羽毛球运动的过程中,思想忽视是造成运动损伤自身原因的根源性因素。由于学生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整体上表现为忽视的态度,在运动超负荷的过度疲劳状态下依然不停止运动,在训练或者竞赛过程中不能够很好的控制情绪,以及在运动损伤治疗恢复期间参训过早,不注重疗养等都是对运动损伤以及羽毛球运动技巧认知程度不够的自我思想问题造成的。
2.2 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
在進行羽毛球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是所有羽毛球学生运动损伤事故发生最主要的原因,在运动前进行有针对性的热身运动,能够提前让肌肉升温,减少肌肉与韧带的粘滞性,与此同时,促进关节部位关节囊分泌更多的滑液,增强自身的柔韧性和灵敏性以及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而没有进行运动前热身,由于羽毛球运动是一个需要调动和协调全身各个部位关节、韧带和肌肉的运动,很容易因为动作幅度过大,运动速度过快造成运动损伤问题。
2.3 羽毛球运动的不科学
由于在运动过程中没有按照运动规律、技巧等进行运动,很容易造成肌肉拉伤、骨骼受损等常见的运动损伤发生。这是当前造成羽毛球运动损伤的最直接的致因因素。具体来说,一方面,表现为没有按照自身的体受力在过度疲劳的超负荷运动状态下依然进行快速移动、参与强度较高的对抗。另一方面,对于羽毛球运动的技巧掌握不规范,运动过程出现很多错误动作,导致与人体机理不匹配,是人体器官系统运作不科学,极易造成机体组织损伤。此外,学生个人由于情绪问题、诸如自身睡眠不足、月经、疾病等生理问题造成的自身运动能力下降,在参与剧烈运动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体力不够、反应速度慢造成急性损伤。
2.4 其他因素影响
其他因素影响我们先从客观环境因素来看主要包括运动场地限制、球拍以及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随着我国教育投入的逐渐提高,羽毛球运动场地以及器械问题对运动损伤的影响越来越小,而且随着羽毛球在大众健身方面各方面建设的不断完善,客观因素造成的影响已经不再是我国羽毛球教学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自身因素的限制,比如羽毛球训练后放松运动的空白也是间接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长期以往,很容易因为规律把握不合理带来集体不可逆转的慢性损伤。
3 羽毛球教学中学生运动损伤的有效防护策略
3.1 整体建议
提升羽毛球教学中学生运动损伤预防的有效性,首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强调运动损伤的基本常识及其重要性,在对抗实践中提高学生对运动损伤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思想上做好“预防”准备。其次,针对部分学校运动场地、器械等客观因素限制问题,学校要做好开设羽毛球课程教学的调研,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解决硬件问题。此外,学校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安全防护意识,建立针对运动损伤的安全事故预防以及应急事件处理机制。再者,把握和顺应运动的规律性,比如做好运动前热身准备,在运动后做好运动调整,与此同时,夯实自身的基本功底比如步法训练等技巧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3.2 羽毛球运动学生运动损伤常见部位预防措施
通过翻阅相关研究文献以及实践调查,笔者总结出羽毛球教学中学生主要损伤部位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肩、肘、手腕、膝盖、腰、踝关节等部位的损伤事故最多,其中肩部受伤是人数占比最高的部位,其次是膝盖部位。对此,在运动教学开始前对肩关节部位以及膝盖关节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肌肉群拉伸训练,韧带拉伸训练以及关节活动。比如针对膝盖部位,采取静力半蹲或者负重静力方法,体育教师应该从提高学生运动自觉性以及运动前准备习惯入手,除了基础的热身方法外,还应该积极以改进活动内容、机制以及融入小活动等新颖内容,在多元化训练方法的运用中,确保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提高运动损伤认知的普遍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王尧.高校羽毛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策略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8):131,133.
[2] 鲁纪红.浅析高校羽毛球教学过程中步法训练的重要性[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6):67,105.
[3] 徐金鑫,曹坤鹏.普通高校羽毛球专修与选修大学生运动损伤比较及原因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9):9-10.
[4] 张京雪.羽毛球教学伤害事故成因分析[J].科教导刊,2017(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