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涛
虽然与潘老师没有什么接触,但无论是阅读潘琪老师的教学设计,还是在现场观摩他的教学,我都能很直观地感受到这是一位懂儿童、懂儿童习作心理、富有童心的老师。
一堂好的作文指导课的诞生,固然首先需要能站在儿童立场上、遵循写作教育规律的教学设计,把停留在书面的设计转化为活生生的课堂教学,但课堂的教学效果、儿童的获益程度也许又会因“师”而异了。正如潘老师所说:异地借班上课,彼此均不熟悉,又是指导一篇写人的习作,教师的站位与教学策略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堂,儿童始终应该是站“C位”的,教师是儿童学习的“合作伙伴”,是派往儿童世界的“天使”,是激发儿童习作动机的“引擎”,是活跃儿童习作思维的“点灯人”,是美化儿童语言的“化妆师”,甚至是穿针引线的“红娘”,是长不大的儿童。从潘老师的课堂范例中,我的感受有以下几点:
一、亦庄亦谐,打开儿童的话匣子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 “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情都应该尽量地放在感官前。”小学阶段作文教学,应该尊崇儿童天性,展现他们璀璨的内心世界。
起始阶段如何打开学生的话匣子?潘老师的指导突出了“乐趣巧”。教学伊始,潘老师出示了两段描写动画人物的文字,让学生猜猜是谁?再说说怎么猜出来的?接着通过试错对比的办法,图文并茂,使学生初步知晓人物特征可以包括独特外貌、标志性语言、奇异装扮、习惯性动作等。在此基础上,抛出一个话题:潘老师和你们的语文老师有什么不同?以教师为教学资源、习作素材,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此间,潘老师不惜“自黑”,诙谐幽默地与学生对话,学生就开始尽情地描述潘老师的“胖”了,美妙的童言童语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如小溪一般流淌了。
二、有情有趣,瞄准指导的知识点
儿童是天生的游戏者。游戏式作文教学是适合儿童内心需要和成长天性的方式之一,但游戏式作文并不是简单的做个游戏而后写作文,更重要的是其间无痕地渗透着的游戏精神。
儿童的游戏精神体现在自由、自主、自觉、自愿、平等参与、合作互动……无疑会带来愉悦的体验、欢快的氛围。但潘老师显然不会满足感官上的刺激,而是瞄准了本课习作指导的精准知识,引导儿童主动建构、自我生成。让习作知识教学走向具体明确,走向精准适用。例如,潘老师将指导的重点聚焦在引导学生学会提炼人物特征,能运用举例子、打比方、夸张等手法,将人物特征写具体、写生动。这样的定位恰如吴勇老师说的那样:“精准知识切口越小,越对儿童写作有针对性指导;呈现越细化,对儿童写作越有支撑力。”
三、亲力亲为,提升儿童的表达能力
教育的亲和力,归根到底是教育者的亲和力。课堂上老师要蹲下身子,以可亲可近、可信可感的美丽姿态与学生“亲密接触”。让作文教学成为师生之间共同的情感媒介和师生生命成长的自然需求。
教师的教学语言就是带有示范性的口头作文,倘若教师能在课堂现场“下水”,对学生的启迪意义会更大。潘老师做到了这一点。如:“潘老师也写了一段话来介绍自己,请你们来看一看,老师写得怎么样?”出示了自己写作的片段后,启发学生评价:“你觉得我像‘熊吗?哪里像了?你們的语文老师能叫‘大熊老师吗?”从而巧妙引导学生“和某类动物或其他事物进行类比,‘私人定制自己的特色形象”。这样的类比,使人物描写的习作避免了某种“套路”,去掉了模式化的习作也就充满了个性,儿童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句子”,创造性的表达能力在课堂上有了拔节生长。
纵观全课,潘老师自己就带着儿童生命的体温和童年的色彩,从儿童实际出发,不断地激活儿童情感,激活儿童思维,教师和学生都在诗意的对话中,在富有内在精神的游戏里,不断发现自己,成为自己,完善自己,真正实现了让儿童“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
如果要说有什么建议的话,我以为这则《寻人启事》——“潘老师的朋友圈里有人钱包被偷了,他记住了小偷的样子,发了这样一条《寻人启事》”不是那么美好。我们还是要给儿童展示真善美的内容,何必寻找“小偷”呢?改为一名幼童或者一位老人走丢了,大家积极发动起来,群策群力地找寻,岂不更美好些?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