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双初
如果将时间往回推,不用掐指,我知道至2018年我进城生活已整整20年。
走过20年的时光,我所居住的小城发生了巨变。小城变大了,由资水北岸扩大到了资水南岸,南岸过去是典型的乡村,20年里随着四座跨河大桥的陆续建成,现在与北岸老城区已完全融为了一体。这意味着当年提出的响亮口号“再造一个县城”的目标也已实现。
小城变高变美了,过去只能在沿海一些大城市才能见着的高楼大厦,现在在小城随处可见,就占比而言,一点也不比大城市少。小城也变干净卫生了,2016年成功创建成了省级卫生县城;而后,小城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前不久已顺利通过了技术评估,小城拥有国家卫生县城的牌子指日可待。每到夜晚,我们的小城灯火辉煌,人流如织,城市的现代化气息与大城市几无差别。
更令人开心的是,几天前小城通往省城的高速公路正式宣布通车,汽车从小城到省城用不过两个半小时便可抵达长沙,我们这个偏远山区与省城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方便了前来考察的领导,更方便了我们自己的出行。
20年里,伴随着小城的旧貌换新颜,我自己的小家庭也发生了大变样,有了宽敞明亮的住房,妻子把一家子打理得熨熨帖帖,儿子从一位幼儿园的孩子,一路成长,一路顺风,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这是在乡下工作时我连梦都没有做过的。当初进城,我有些犹豫,怕小城开销大,养不活他们娘儿俩,是妻子鼓励我:“你只管进城吧,一切包在我身上。”事实证明,妻子是对的。
进城的那一年我正好30岁,对一个人而言,这是干事创业的黄金年龄。感谢我的工作,让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干了事,也得到了认可。但回顾这些年,我感觉我还没有成熟,或许永远也不能轻言成熟,扪心自问,我成绩太少,教训很多。我觉得我经常做错事,经常在检讨,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比比皆是。但我又很清楚,许多事不是我不想做好,真正要做也不是做不好,这中间很复杂,三言两语讲不清。讲不清,我就不讲了,继续努力,争取在变老之前让自己变成熟。
我的心情常常是很矛盾的,我也反思过,得出的结论是矛盾的根源在于自己胸襟太小。胸襟太小,是因为知之太少,知之太少是因为读书太少,这归根到底还是只能怪自己,怪自己不够勤奋,没有用功。20年里,我读过一些书,也写过一些零星东西,但2018年没读什么书,也几乎没有写作,光阴全部在闲聊和落寞中浪费掉了。这是真正需要反思与深深自责的。人生在世,都在追求心灵自由,这不仅仅是文学家的愿望,也是政治家的梦想。到了50岁,我才开始悟出一点历史上那些文学家创作时的孤独,才开始略懂一点苏东坡、陶渊明。可这世上没有不食人间烟火的净土,逃避不是办法,愤世嫉俗更无出路,只有认真适应才是良策。
进城20年,我感觉人的成长与小城的变化不成正比,小城发展太快,而自己太慢。仔細一琢磨,我才发现只有不成正比才算正常,因为小城的发展凝聚着众人的力量。幸福都是干出来的,唯有努力,唯有不断检讨,方能期待有所进步。
(摘自《益阳日报》 图/亓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