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测绘中有关坡地面积问题的研究

2019-06-11 11:36展望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19年4期

展望

【摘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测绘工作的重点是测定地块界址点并测算地块面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中关于面积计算采用的是地块水平投影面积,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部分地块为坡耕地,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不同坡度下的坡地面积与水平投影面积存在的差值问题。

【关键词】承包经营权;坡地面积;确权测绘

1、引言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测绘属于不动产测绘中的地籍测绘,为确保确权成果精度,界址测量方法多数采用的是实测法,利用GNSS接收机开展的地块界址测量工作,测量成果精度较高。在实际工作中,承包地块确权测绘涉及到“原地块丈量面积”与“现在实测面积”不相等的情况,当两个面积超出符合规程规定限差时,就需要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但由于历史原因,“原地块丈量面积”主要是利用皮尺丈量的方式进行的确权登记,这样就存在两种情况导致面积误差,一种是由于皮尺界址精度低,面积量算方法不准确,导致的面积核算不准确。另一种原因是由于皮尺丈量的是地表长度,相应的地块面积计算的也是地表面积,因而存在坡地面积与水平投影面积差值而导致的误差。为准确判定误差原因,确保农民权益,有必要对坡地面积与水平投影面积差值的问题进行分析。

2、地块面积计算

2.1地块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要求,承包地块面积计算采用的是界址点坐标面积计算法,公式如式(1):,式中:P为地块面积;xiyi为界址点i的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坐标。此计算方法得出的地块面积与地面起伏变化无关。该规程同时规定了面积计算的相对误差(计算地块面积和实测地块面积的较差与实测面积的比值)不应超过5%。

2.2坡地面积计算

坡地面积表述为山坡地面的表面积,按照不同精度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几种计算方法:1)近似图形计算法,即选择常用的相似图形的面积公式计算;2)积分法,利用定积分中的曲边梯形计算,一般有梯形法、矩形法和抛物线法;3)方格网法,对于近似平面的斜坡,可用方格网法计算,根据不同精度要求划分方格网的间距。由于承包地块多为规则形体,其坡面面积可采用近似图形计算法进行计算,可综合应用其他方法进行验证。此计算方法得出的地块面积与地面起伏变化相关。

3、坡度分级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将耕地分5个坡度级(上含下不含)坡度≤2°的视为平地,其他分为梯田和坡地两类。耕地坡度分级及代码见表1。

按照《城市测量规范》中将地形类别划分为平地、丘陵地、山地和高山地,平地的划分原则是“大部分地面坡度在2°以下地区”,丘陵地的劃分原则是“大部分地面坡度在2°~6°的地区”,山地的划分原则是“大部分地面坡度在6°~25°的地区”,高山地的划分原则是“大部分地面坡度在25°以上的地区”。本文结合以上分类方式进行实例分析。

4、实例分析

在我公司承接的项目中选取了有代表性项目实例,以项目区地块平均大小1500m2作为比较基准,分别测算其在不同坡度下的坡面面积,并与地块水平投影面积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化情况,可以发现随着坡度的不断增加,水平投影面积没有变化,但坡面面积则呈现上升趋势,这与地块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及坡地面积计算方法的结果推导一致。

计算两种不同计算方式下的面积相对误差,绘制关系图如图1所示。

图1中横坐标为地面坡度,纵坐标的计算为地块水平投影面积与坡面面积间的相对误差值。从图1中可以看出,随着坡度的不断增加,地块水平投影面积与坡面面积间的误差值不断增加,当地面坡度为15°时已经接近规范规定的允许误差值,当地面坡度为17°以上时就已超过允许值,其坡面原因导致的面积差值就应该加以考虑。

结论:

承包经营权确权测绘的工作重点是测定承包地块的空间位置,并计算地块面积,而实测承包地块的面积也是承包方关注的一个信息,因此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通过理论和实例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坡度条件下的地块水平投影面积与坡面面积的相对误差值进行了分析,为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从本文中的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当实测地块的坡度级别为Ⅳ级及以上时,或地形类别为高山地时的坡耕地应考虑坡面面积与水平投影面积的差值。当实测地块的地形类别为山地时的坡耕地,应进一步根据实地情况及其坡度来判断是否应考虑坡面面积与水平投影面积的差值。由于坡面面积产生的原承包合同面积与实测面积不相符的情况时,应在承包方调查表的调查记事中加以记录和说明。

参考文献:

[1]NY/T2537-20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S].

[2]TD/T1014-200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S].

[3]赖高望,洪强,赵海强.浅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测绘技术应用[J].北京测绘,2018,32(5):541-545.

[4]汪雪筠,汤晓莉.农村土地确权勘测定界中界址点测量方法探讨[J].现代测绘,2014(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