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于施工技术分析

2019-06-11 11:32王志强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功能作用后浇带建筑施工

【摘要】建筑的周期不仅在于施工的一段时间,而是要延伸至施工结束后建筑物的整个运行寿命。在这过程中,由于天气、地壳运动、温度等自然原因,建筑物的物理性质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就应将这种物理变化考虑在内,为其变化留出“余地”,同时又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后浇带”便是常见的预防沉降缝等裂缝出现的措施。本文,笔者就建筑施工过程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以及施工技术做出简要的说明与解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功能作用;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裂缝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设计过程本身存在问题、材料内部的问题、混凝土配比出现问题、构成建筑物的要素对温度的敏感程度、地基的沉降作用以及施工设备的应用等。这些主观的客观的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建筑物的安全系数不断变化,为了尽可能保持工程项目的安全系数,我们常常需要采取一定措施预防裂缝的产生。后浇筑从物理学的角度出发将建筑物分为结构块,在不影响整体强度等性质下针对性的逐块优化,使工程项目的质量得以进一步提高。下面对其功能、作用原理以及施工技术注意事项进行进一步说明。

1、后浇带的定义及分类

国家建筑施工相关标准对后浇带的定义如下:为适应环境变化、混凝土收缩、不均匀沉降等影响、在建筑物基础结构的构建过程中预留一定的宽度并且经一段观察其后在进行浇筑。后浇带大致可分为三类,沉降后浇带、温度后浇带和伸缩后浇带。首先,沉降后浇带主要针对高层建筑物,由于其主楼与裙房的高度差距较大,对地基沉降作用较为敏感故需设置沉降后浇带[1]。接着,温度后浇带是针对大部分建筑物,由于温度对其建筑材料的影响常常会使建筑物出现裂缝,故需设置温度后浇带,最后是伸缩后浇带,对于占地面积较大的建筑物在温度的影响下可能会出现伸缩现象,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为其留出空间,即伸缩后浇带。

2、后浇带的功能作用

上文已经介绍过后浇带的主要功能是解决沉降差以及温度差等问题,以下进一步进行说明:

2.1解决沉降差

高层建筑通常由主楼与裙房两部分构成,但在施工过程中并非将两者放在一起施工而是用后浇带将两者分开形成结构块,在主楼的结构施工任务完成且浇灌工作已完成一半以上时才能对后浇管带进行浇灌工作,将主楼与裙房连接为一个整体。设计过程中同样需考虑两个阶段各结构块基础不同的受力情况,施工前期必须做好荷载校核工作。但这种做法的局限在于建筑物地基所在的土质较为稳定,建筑物的沉降过程包含在施工期间内。除上述分析受力情况进行浇筑带的计算,还可采取以下辅助措施:

2.1.1调整压力差

调整压力差主要采用的是灵活运用基础的方法。由于主楼的荷载较大因此选用整体基础能夠降低土压力,减少来自于外界的附加压力;裙房结构由于荷载相对较轻,因此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能够增加土压力使得高低层的沉降程度接近,从整体上减弱了沉降现象[2]。

2.1.2调节时间差

由于主楼工程量较大施工起来较为繁琐,因此可以先施工主楼,因为其建筑周期相对较长。在此过程中,地基的沉降作用基本完成,此时在进行裙楼的施工便使得两者后期沉降步调基本一致,同样从整体上减弱了沉降现象。

2.1.3调表高差

在施工设计阶段经沉降计算可以将主楼的标高定的相对较高,裙楼的标高定的相对较低,为施工期间内发生的地基沉降作用预留出空间,使得两者最终保持与期望值相一致的高度。

2.2减小温度收缩

温度收缩主要发生于混凝土,新浇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会发生收缩。而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已建成的结构在遇热时发生膨胀,遇冷时会收缩。前者的收缩大部分发生在施工完成后的一至二个月,而温度的影响几乎持续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当建筑物产生收缩膨胀作用时其结构本身会产生低于发生这种形变的内力,当性变的程度超出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范围,就会产生裂缝。留出后浇带后,在占地面积较大或高度较高的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减少了因此产生的收缩应力;对于温度应力,由于混凝土在配置的过程中就将此问题考虑在内,对于受温度影响而产生的应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足以抵抗因此可不予考虑。此外,后浇带保留的时间一般不应低于一个月,在此期间,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基本完成。考虑到温度的作用,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应选择气温较低(但温度应在后浇带混凝土临界温度之上)时,后浇带混凝土采用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轻微膨胀的混凝土浇灌密实并加以保护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由于物理性质的细微差别引起的裂缝[3]。

3、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分析

3.1设计阶段

3.1.1明确间距

后浇带的施工应当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但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应当结合建筑物的状态与当地自然条件做出细微调整。通常情况下,长方形建筑的中间距离应不大于40厘米,距离下限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区域内的天气情况和气候装套敲定,一般不超过30厘米。

3.1.2选择合适的宽度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为了方便安全的情况,一般会将建筑物分为几个建筑块,但这并不意味着忽视建筑物的整体性,因为这些结构块本就是相互关联的。对于基础以及楼板来说,承重钢筋一般不允许切割,但若其跨度过宽引起建筑物潜在的结构稳定性问题就要对其进行加工,切割过后应当与后浇带相互焊接避免由于承重构件受损导致其受力不均而使得两旁的地基下沉。

3.1.3选择合适的位置

后浇带位置的选择较为灵活,应结合建筑物的施工情况整体确定。一般选择混凝土构件受力最小的部位[4]。剪力墙通常不设置后浇带,因为后浇带可能破坏其原有的力学结构;梁和板之间是设置后浇带的最佳部位,原因在于此部位的弯矩较大,设置后浇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物发生形变的概率。

3.2施工阶段

3.2.1时间选择

对于一般建筑物,由于建筑设计问题发生的沉降作用会在一至两个月内完成,但对高度有要求的建筑物,其主楼与裙楼的施工应当分开进行,使得两者的沉降步调一致。

3.2.2材料选择

在进行后浇筑的过程中,预留的空间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清理,除去积水,并保证与混凝土接触的两壁充分湿润。后浇筑混凝土通常要求稳定性较好。为了保证后浇筑区域内的强度等于或高于其他部位,混凝土中应加入早强性的减水材料。

结语:

总的来讲,建筑施工过程中后浇带的应用是保证建筑物活动稳定性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预防缝隙的作用上有着更为显著的作用。上文列举仅供参考,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付志海.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4(23):422-422.

[2]谢磊.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4(3):422-422.

[3]宋加兴,张金缀.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7(3):221-221.

[4]杨蒙蒙,张磊.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5(27):00014-00015.

作者简介:

王志强,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保定。

猜你喜欢
功能作用后浇带建筑施工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土建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探析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基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
歌唱嗓音共鸣声效在歌唱艺术中的功能作用
音响技术在舞台上的功能和作用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