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开放教育理念相适应的教育建筑空间设计初探

2019-06-11 11:32曹妍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空间设计问题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入与改革,新的教学理念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正在发生改变。开放式的教育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关注,并且在各个领域,学习、生活以及工作当中被广泛使用。开放式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与综合能力的提升,但是开放式的教学理念对教育建筑空间具有严格要求。当前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与水平。基于此,文章结合教学实验,就与开放教育理念相适应的教育建筑空间设计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开放教育理念;教育建筑;空间设计;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学校担任着为国家与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开放式教育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格进行培养和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阶段,社会需要的是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不仅要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还需要注重人文精神与综合素养的培养,将学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社会与国家输出高水平与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文章从多个角度与层面就与开放教育理念相适应的教育建筑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对策进行探析。

1、开放教育理念与教育建筑空间基本概述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入与改革,当前教育教学方法与理念越来越受到国家与社会的关注。为了满足市场发展需求,我国的教育模式越来越与国际接轨,开放式的教育理念逐渐在各大高校所接受,同时教育建筑空间也随之改变。目前,我国教育体系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与水平。本文主要对开放式教育理念对教育建筑空间设计进行全面分析,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设计和使用上满足教学的基本需求,希望老师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开放式教育理念,进而培养出高素质与高技能人才【1】。

开放式教育理念是经合组织在确定素养与遴选过程中提出来的,当时主要应用于全体社会成员的素质与文化建设当中,随着开放式教育理念的内涵不断发展与扩展,逐渐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中。为了更好的把握各种假设不同、观点各异理论,我们尝试着将其划分为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和理论,根据开放式教育理念历史发展实践来分析,我们将其划分为三种模式。开放式教育理念主要是针对封闭式教育提出来的,具体来说指的教学模式不再单一,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与理念的限制,教学内容不再枯燥。我们当前对学生的素养要求一般解释为通过相关训练和科学实验而形成的一种个人修养,它的分类根据教育学家在阐述教育体系以及相关问题等方面所时的观念相似。随着社会研究不断深入与发展,培养人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育的根本宗旨与主要目的,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向更高的层次迈进【2】。

教育建筑空间是一个有序且丰富的空间集体,其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且层次繁杂。具体来说,教育建筑空间指的是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休息和娱乐等一切活动的场所。所谓的教育建筑空间指的是建筑结构所体现出来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运用各种建筑的主要元素和形式形成符合学生需求与品味的一个整体性空间。有效发挥教育建筑空间作用是当前各大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从多个角度与层面就教育建筑空间设计进行研究【3】。

现阶段,我国对于开放式教育理念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相应制度建立与改革措施还不够成熟,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开放式教育理念提出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与发展要求,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对开放式教育理念含义有个统一的定义,我们从不同国家有关理论的概念与机制中进行分析与探究,可以发现开放式教育理念其实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的“开放”指的是学生学习空间与环境、学习的态度以及老师教学资源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同时开放式教育理念更注重学生个人素养提升。而所谓的个人素养就是,培养并提升他们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所具备的的个人品格和综合能力。它是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实现长远规划的教学理念【4】。

2、开放空间与公共空间

现代教育建筑空间形式复杂多样,我们从开放空间与公共空间两个层面来分析与开放的教育理念相适应的教育建筑空间。

首先,开放空间。在校园中,开放式教育建筑空间其实就是一个开放式的公共场所,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教室中度过的,所以,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兴趣具有重要作用。教室环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里,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教学常规,在教室内保持安静,禁止大声喧哗、大吵大闹,只有保持一个安静的环境才可以让学生轻松学习。教育建筑开放空间各個元素的功能复合在一起使得传统意义上的空间界面变得越来越模糊。而教育建筑空间设计是一个结构过程,也就是说其动态性与开放性体现了结构内在的自调性与外在的关联性。在传统的知识结构与教学体系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无法发挥着学生的价值。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缺乏必备的应用能力与基本的信息素养,教学质量效果并不理想。而通过教育建筑开放空间各个元素的功能复合,它反应了空间的整体性原则和相互关联性原则,其实教育建筑开放空间各个元素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可能是本质联系或者非本质联系,这些教育建筑开放空间各个元素相互渗透与相互融合。所以,当前开放式的教育建筑空间在校园中应用越来越普遍。

在现代教育建筑领域中,教育建筑开放空间各个元素的功能复合对传统的“授课式”教学空间的主导性地位产生一定的冲击,从某个层面上来说教育建筑开放空间各个元素的功能复合形成的是“非授课式”的教学空间。但并不是“非授课式”的教学空间就否定了“授课式”教学空间存在的必要性,而是“授课式”教学空间与“非授课式”的教学空间相互结合,所谓的现代教学空间就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5】。

其次,公共空间。任何校园在一定发展的各个时期都会有一个较大的公共活动空间,这是教育体系与教学模式不断进步与发展的重要表现,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向群心里与情感需求。这种教育建筑公共空间是社会与文明程度的载体,当前根据高校人才培养任务探索专业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多彩的教学艺术手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做到老师与学生共同进步。从某个层面上来说,公共空间就是社会与文化的载体,也是广大学生与老师心目中学校的形象代表,这些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社会与文化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交往心里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们好动、好奇与多疑问,这是他们的特质,所以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基础水平以及知识层次而进行教学任务安排,将公共空间的特点与教学内容相融合,教育建筑空间的形态、功能以及发生的各种活动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知识的程度、交往以及生活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寻求公共性与感情寄托是学生交往行为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教育建筑公共空间的公共性有利于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注重学生健康心里的培养,为学生学习与生活提供一个舒适、轻松的交往氛围【6】。

3、空间依赖与空间共享

首先,空間依赖。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校园建设可以为广大老师和学生提供交流与学习的场所。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较强的理论功底,还需要具备较强的个人素质与交际能力。校园建设可以促进老师与学生相互启发与交流,这不仅仅存在教学空间中,更贯穿于学生的校园生活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习惯,实现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来说,老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再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辅助作用,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在当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融入大数据技术,符合新时期课程要求与标准。当前社会对人才的创造和独立思考以及沟通等多方面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就是说当前社会不再仅仅需要理论功底强的人才,更注重复合型人才【7】。

当前,大部分学生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也就是说宿舍、教室和食堂,对于一天的时间来说,只有一小部分时间学生可以自由支配。学生业余时间一般都是室外晨跑、散步或者参加文艺活动等等,其实无论是三点一线的生活还是参与其他活动,都是在校园的开放性空间中进行的。这充分说明了开放空间成为学生校园生活和学习所依赖的空间,也是锻炼学生表达与沟通的重要场所【8】。

其次,空间共享。由于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建筑空间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在也在不断进步与完善,传统教育建筑空间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追求多样化的需求,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建造一个舒适美观的生活环境。无论是教学楼、图书还是运动场,主要有人存在的地方,人的一切活动都会吸引来另一群人。同时,在选择建筑时不仅要考虑质量问题,还需要考虑建筑结构内部设计与外部设计的美观性与合理性。为了引导人们投入到适当的交往活动中,寻找最靠近的位置,一般交往场所位于人们活动轨迹的节点或者与人交流保持视觉通畅的位置。可以说,现代教育建筑设计的发展当然离不开传统建筑设计的理念与方法,但是更多的融合美学观念。在建筑设计时考虑美观要求,还要不受到交通干扰,促成交往行为发生的最大可能,寻找最便利的位置,新的活动便在进行中的事件萌发了【9】。同时教育建筑设计还需要处理好内部结构的美学效果,也就是说现代建筑设计中既融合了传统设计的理念与模式,又结合了建筑空间的构成元素,创造出现代教育建筑设计特色,更好地发挥其使用功能,满足教学的多样化需求。比如中心教学区户外开敞的窗户、交通便利的主楼中庭共享空间、图书馆阅览室以及学生活动中心场地等等【10】。,为了更好地促进专业课程的深入发展,在当前基础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学生们接收新鲜事物比较快,更喜欢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下去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因此要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建立与时俱进的空间共享教育模式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人多、热闹的地方永远是休息和活动的首选,当人数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就会衍生出来其他的活动,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不仅要解决大量人流引起的拥堵问题,还要为学生休息和娱乐提供便利场所,促进学习与休息协调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与推进,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国家与社会的重视。开放式教育理念逐渐被应用到教学领域到当中,学校也加强了对教育建筑空间的设计与研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贾文亮;张琴;吴迪;中学教学楼交往空间特性与环境要素初探——以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课间时间学生行为状态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5期.

[2]周红卫;人性化的空间——乌镇城镇公共空间特色分析[A].201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1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7年.

[3]杨晓昕;单德启;鄂西少数民族标志性建筑的移植与再生——恩施清江风情园规划设计简介[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论文汇编[C].2018年.

[4]赵艳;邵龙;卞广萌;商业步行街景观元素与行为特性的关系[A].和谐城市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7年.

[5]曹芳妮;开放式教育理念在设计实践中的融汇——以北京师范大学平果附属学校规划设计为例[J].低碳世界;2016年17期.

[6]肖姣娣;实施开放式教育培育创业型人才——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为例[J].职教与经济研究;2018年01期.

[7]邓小军;杨小峰;沈红峰;开放式教学空间在私立学校中的应用研究——以杭州绿城育华小学为例[J].中外建筑;2017年.

[8]张旸;中国高等院校设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关于教学主体“教师”与“学生”的探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8年01期.

[9]沈守云,汤辉;校在“林”中 “林”在校中——中南林学院长沙校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探讨[J].规划师;2018年03期.

[10]邢箴;冷方兴;新城市主义视角下的新城空间规划——以上海M9线大学城站地区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6年03期.

作者简介:

曹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猜你喜欢
空间设计问题
商业综合体中的儿童娱乐空间设计研究
《室内空间设计》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智能产品在居室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SOHO模式下的现代办公空间设计—婚庆展示区效果图》
高娜作品——合一园艺空间设计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刘鑫、叶满波、刘颖空间设计作品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