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体育行为习惯与健康关系

2019-06-11 10:48游洲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1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行为习惯职业院校

游洲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对职业院校毕业生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的要求日益突出,这就使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从长远来看,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必将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难点。因此,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观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职业院校办学的重要任务。职业院校体育是集思想、能力、情商、潜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载体,对提升学生在未来职场中的竞争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体育行为习惯;身体健康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054-02

一、体育行为习惯的定义和特点

习惯是人们在某些情况下自动执行某些行为的需要或倾向。体育行为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满足一定体育需要的活动。体育行为习惯是在体育教学或锻炼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自动的倾向性行为。体育习惯的形成是体育参与、调节的建立、巩固和自动化的结果。它包括体育行为习惯思维、体育行为习惯意识、体育行为习惯的作用和意义、体育行为习惯的影响因素、体育行为习惯训练方法等。培养专业学生的行为习惯,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行为习惯具有以下特征:(1)体育行为习惯是自动化的体育活动或锻炼模式;(2)体育行为习惯是在一定时期内逐渐形成的,它与神经联系的形成和建立密切相关,所谓的条件反射系统;(3)运动行为习惯不仅是自动的体育活动,还可以包括体育行为的思维和意识;(4)体育行为习惯能够满足人们体育活动的需要,这些习惯可能起到积极或者消极的作用。

二、体育行为习惯对职业院校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

(一)体育行为习惯对职业院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近60%的职业院校学生存在身体虚弱、疲劳、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情况。在当前的职业院校中,有吸烟或者是偶尔吸烟行为的学生占据了42.1%的比例,有饮酒或者是偶尔饮酒行为的学生占据了57.9%的比例。只有32.3%的学生在放学后还坚持参与体育锻炼,大多数学生沉迷于网络和手机视频游戏。缺乏体育锻炼以及种种不良习惯将会直接导致学生出现营养过剩、超重以及身体抵抗力下降等问题。体育锻炼可以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身身体素质。行为习惯作为一种心理暗示行为,要求职业院校学生参与并确定自己健康的发展方向。自我保健的目的是消除或抑制有害和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培养和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养成良好的自我习惯,积极科学的锻炼,合理的营养、均衡的饮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职业院校学生由于长期处在亚健康状态下,要注意观察身体的变化,积极采取适当措施,有效的保健方法可以促进身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职业院校院校学生的自我保健是改善健康和预防疾病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院校学生自我健康意識增强,有利于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二)体育行为习惯对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1.改善情绪状态

不良情绪是导致生理和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体育锻炼可以直接给人们带来愉悦和快乐,减少紧张和焦虑,从而控制人们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研究表明,30分钟跑这一运动项目可以显著改善紧张、困惑、焦虑、愤怒和抑郁等消极情绪,定期有规律的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情绪和心理承受力。

2.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坚强意志和良好的适应能力

在当前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要求人们具备勇于进取、勇于奋斗的竞争精神,这也是个人想要取得成功的基础条件。而体育锻炼作为具备丰富而又强烈情感体验的活动,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克服困难、培养不断进取意识以及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在竞赛过程中逐渐增强自信心,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身体素质以及精神境界的进步。

(三)体育行为习惯对职业院校学生未来职业素养的影响

体育在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作用已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认可。运动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体育教学中,通过科学手段达到快乐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弥补心理不足,使学生在身心调节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工作场所,同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一样,优秀的职业人才,不仅会关注个人的成功与失败,还会更加注重团队精神。在注重团队合作的现代企业管理中,注重团队精神可提高个体在职场的竞争力。因此,体育教学有效地引导学生明确团队合作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并建立了学生在职场未来的发展方向。它对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学生在职场中的竞争力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影响职业院校学生形成良好体育行为习惯的因素

(一)职业院校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对体育行为习惯重要性的认识

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理解体育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是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基础。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个体认识事物和从事活动的自觉倾向。它显示了人们对某些事情和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感反应。兴趣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它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产生快乐和紧张的心态。体育行为习惯是体育活动在长期体育活动中的发展趋势。从它的定义来看,它不仅包括体育行为和行为,还包括体育意识和思维。因此,体育行为习惯在体育活动中具有指导作用,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能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不良的体育习惯。如果职业院校学生对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他们就会调整和改善自己的体育行为习惯,自觉引导自己走向健康的发展趋势。

(二)职业院校学生的体育养成教育和院校的体育文化氛围

学校体育氛围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因素。作为体育教育的一种方法,教育的培养是使学生养成健康的体育和健康习惯,不仅仅限于并适用于中小学生的教育范围内,职业院校的学生也是十分必要的。体育氛围在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体育氛围本身的功能决定了其所具备的作用。一方面,体育氛围具有突出的导向作用,这一功能是引导学生和教师重视体育活动,进入浓厚的文化氛围,进而形成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另一方面,体育氛围具有良好的激励和调节功能,往往能产生一种激励和调节作用,使学校形成一种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氛围,产生一种和谐的激励环境和文化氛围。

(三)学校体育器材场地设施条件和体育规章制度制定情况

体育活动只有依靠一定的场地和设施才能实现,这些场地和设施是体育锻炼和体育行为习惯形成的保证,是体育教学活动和业余体育活动的物质条件。可以说,没有相应的体育物质基础,就不可能进行正常的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更不用说体育行为习惯,在相同条件下,没有完善或不规范的体育器材场地和设施,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会受到很大的抑制。体育规章制度决定了学校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它们是职业院校开展体育活动和锻炼的制度保障,这对职业院校有着重要的意義。建立完善、规范的体育规章制度,可以形成一个健康良好的体育秩序和环境,它既是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保障,又包含着学生的体育行为规范和责任、权利,在规范职业院校学生体育活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引导和培养职业院校学生体育行为习惯的方法

(一)强化理论课教学,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在职业院校教育中,体育理论课程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展体育理论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职业院校的学生加强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科学的运动理念,加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在掌握了扎实的体育理论基础,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从对职业院校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进行调查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认识到体育运动的价值,但是需要注意体育教学指导思想需要与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需要同步进行。职业院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价值取向相对集中,体育意识需要引导,要进一步强调现代体育思想,加强对体育理论的研究。根据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知识水平的不同特点,建立现代生活与疾病、健康、竞争、休闲、健康等具有一定针对性且具有较强的理论内涵的教学。

(二)与职业特征相结合,构建课程新模式

针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和培养目标,职业院校有必要开展职业实践体育课程建设,促进素质教育。不同职业类型、不同职业工作方式对职业体育质量的需求也存在差异。根据各专业实习的特点,加强对学生各种素质和身体能力的培养。根据职业特征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应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进行体育锻炼,使学生的身体发育跟上发展的步伐。例如,工科学生学习中华武术操、文科学生学习文明礼仪操、电工电气类学生可以利用电力高程作业作为主要教材,提高其攀登能力及预防某类疾病的产生等。可以为学生选择与其日后职业特点相符的终身体育锻炼方法,并且根据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制定出有效的体育锻炼计划。

(三)改善职业院校场地器材设施条件,完善体育规章制度

对职业院校的场地、运动器材以及设施等基础条件进行改善对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可以说,体育运动器材设施的好坏对学生体育水平高低有一定的作用。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对体育课以及课外体育活动不是很感兴趣,对体育设施在体育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了解程度不高。可以说当前职业院校发展学生体育的主要阻碍因素还是体育运动设施以及场地的缺乏。因此要想在职业院校中更好地开展体育运动,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有必要提升职业院校场地器材设施条件,完善体育规章制度。

目前,职业院校学生有正确的强身健体的体育动机,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提高身心素质的重要性,但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意识到体育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也没有意识到坚持体育锻炼对自己身心发展所起到的促进意义。以锻炼习惯来说,有意识地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并不多,导致认识与实践严重脱节。一些职业院校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职业院校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理解水平,规范教育的培养,激发体育职业院校的学生可以长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阎勇.论职业院校学生体育行为习惯与身体健康[J].现代商贸工业,2008(4):15-19.

[2]李玉禄,王曼.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物质环境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5):22-24.

[3]刘玉梅.浅谈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2):78-79.

[4]史莎莎.西安市高校职业院校学生生活方式现状对体质影响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3.

[5]李晶晶.职业学生体质健康相关行为与体育干预[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209.

[6]张占平.对职业高专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若干影响因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5.

[7]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8]尚保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中丞待解决的问题[J].中国学校体育,2005(3):6-7.

[9]孙忠义.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08(5):14-15.

[10]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统计分析报告[J].中国学校体育,2006(5):10-14.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行为习惯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