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井林
[摘 要]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社会各行各业对无人机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各大高职院校借此时机纷纷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满足时代发展对无人机技术人才的需求。对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分析,并提出改进专业建设的实施策略,期望对提高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水平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034-02
无人机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科学技术,在军事、工业、农业、传媒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各行业领域对无人机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大,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带来了巨大机遇。为此,高职院校要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引导下,遵循职业院校办学思路,采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加快建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构建科學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一、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工作的诊断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纷纷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但是由于本专业属于新兴专业,开设时间较短,专业建设经验不足,使得专业建设工作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院校在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时,缺乏市场调研和行业调研,在设置专业课程过程中照搬其他的专业课程体系,使学校丧失了专业建设特色。从课程体系设置上来看,学校安排了过多的理论课程,而实践课程的课时相对较少,加之学校缺乏校本教材的编制,所以使各大院校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过于趋同化,缺乏办学特色。
(二)师资力量薄弱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是近几年开设的专业,高职院校尚未掌握成熟的专业建设经验,在师资力量上经常调配其他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活动,导致课程教学质量堪忧。从当前师资力量现状来看,本专业严重缺乏涉及无人机技术研究领域的专业教师,易造成本专业师资力量薄弱,难以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三)实践教学不足
部分高职院校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情况,未能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操作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职业技术技能。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学校的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软硬件设施未能及时更新,很多机器严重老化。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学校未能与企业建立深层次合作关系,企业只是象征性地接收学生参观、学习和实习,没有真正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工作的改进策略
(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无人机应用专业要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和高职教育特色,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能在无人机研发、生产、应用、教学、训练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无人机研发、生产、安装、调试、维修、营销、飞行、应用、后期处理、地勤、教员、训练、表演等岗位工作的专业人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无人机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无人机安装、调试、操控、维护、维修以及操作等职业技能。高职院校在建设无人机应用专业时,应采用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平台,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支持教学、科研与产业之间的互动,积极推动校企合作育人。同时,为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校企双方要共同制定产业融合工作计划,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将本专业招生与合作企业招工有效结合起来,赋予学生双重身份,实现学校、企业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要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教学内容,明确每门课程的学习目标。本专业可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以下四个模块:一是公共课模块。公共课模块包括语文、体育、法律、计算机基础、英语等课程。二是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包括电工技术、机械制图、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单片机技术、空气动力学、无人机专业英语、通用航空概论、数字电子基础等课程。三是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应包括无人机结构与系统、无人机航拍技术、无人机图像处理、无人机载SAR图像信息提取技术、无人机景象匹配辅助导航技术、无人机飞行管理、无人机应用基础、无人机导航定位技术、无人机动力技术、无人机植保技术、无人机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无人机概论、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及应用、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无人机电机与电调技术、无人机设计与制造技术、无人机整机组装与调试等课程。四是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包括无人机编队飞行技术、无人机飞行安全及法律法规、无人机任务规划、无人机系统驾驶员理论与实践、无人机任务载荷、无人机集群无线自组织网络等课程。
(三)创新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在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要始终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基于职业能力创新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1.实施“双证书”制度。本专业课程教学推行“双证书”制度,在教学内容中纳入职业资格标准考试内容,使学生毕业时既能获取毕业证书,又能拥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可将岗位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依据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对适应该岗位的职业能力进行确定,据此来选取课程内容。学校要保证所选的课程内容中有明确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必要的专业技能,减少不相关课程的设置。此外,可依据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制度,以及岗位技能需求,对专业课的内容进行确定,以此来实现课程与职业技能的无缝对接。
2.开发校本课程。本专业要重视校本教材编制,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根据专业特点共同编制适合职业教育的校本教材,开发特色专业课程,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3.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遵循高职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由易到难设计实训项目,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还要紧密结合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过程,根据就业岗位群对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分解各项技术技能模块,使学生扎实掌握专业技术技能。
4.融入先进技术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中,应当包含当前最先进和最前沿的技术及标准,并且应对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技巧进行吸收与融入,从而使课程内容更具针对性。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而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的要求。在学习难度方面,应当遵循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以此来提升学习自主性,增强学习效果。
(四)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由于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学校必须加快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仿真实训室
可在机房内建设仿真实训室,在每个工位上配备一台计算机和一个无人机遥控器,并在计算机上加装飞行模拟软件,对真实的飞行环境进行模拟。学生通过遥控器与计算机建立通讯连接后,便可对软件中的无人机设备进行操控,从而完成相关的训练科目,以此来达到掌握正确操作方法的目的。
2.室内飞行实训室
可选取一个高度不低于3.0m的空旷教室作为实训场地,并将训练区划分为独立的工位,然后在工位的外围装设防撞网,确保无人机不会飞出工位危及到他人的安全。由于穿越机的结构和功能比较简单,与大型无人机相比,成本较低,并且安全系数较高,可作为从仿真到大型无人机操控的过渡之用。
3.飞行训练场
可选取室外空旷的场地作为飞行训练场,场地周围应无电磁干扰源,如通訊基站、高压塔等。可将该场地作为多旋翼无人机的训练之用,也可作为学习无人机应用的场地。由于飞行训练场的工位较大,并且周围没有保护设施。因此,在平常训练时,要求每个工位必须有教练员在场,训练设备则应选用双遥控器无人机,由教练员和学生各自持有一部遥控器。训练时,由学生自行对无人机进行操控,一旦无人机偏离航线,则可转为教练员控制,这样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4.拆装实训室
在拆装实训室内主要可以开展如下课程:无人机安装与调试、保养和维修等。应当给每个工位配备一个工作台及相关的工具,以便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无人机的安装、调试、维修等操作。同时,还应配备一些机械加工或者特种加工设备,从而满足学生对零部件的加工需要。
(五)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与无人机应用专业的教学质量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为此,学校必须对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予以足够的重视。通过深化引企入教改革,使企业的需求真正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环节当中。学校可从企业中聘请劳模和高级技工到校进行授课,并积极探索产业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制定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以此作为录用教师的依据。同时,应当允许学校自主聘请具有专业能力的教师,并不断推动学校与企业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培训中心。此外,应对教师评价方式进行完善,扩大有工作实践经验人员的招收比例,以此为基础,建立产教融合网络,为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三、结论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要抓住无人机产业发展的机遇,加快建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为培养一大批符合无人机相关岗位需求的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在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中,学校要结合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配备完善的校内外实训条件,从而不断提高本专业建设水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泊,赵雨琪.高职无人机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职业技术,2018(10):109-110.
[2]柴源.中职学校开设无人机应用专业探讨[J].机电技术,2018(8):78-79.
[3]马宏建,李红亮.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的产教融合“双向”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18(8):98-99.
[4]张伟瑞.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探索: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4):54-55.
[5]马浩,顾诚.无人机应用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为例[J].智库时代,2017(9):111-112.
[6]石磊.关于内蒙古职业院校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6(12):154-155.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