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模式在“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19-06-11 10:48吴枫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1期
关键词:强度结构设计船舶

吴枫

[摘 要] PBL教学模式主要是以问题为导向,即便是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问题适当解决,激发学生的思考。在这种模式中,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引子,从而展开对教学内容的讲解。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知识进行有效掌握,它强调问题的真实性以及复杂性,在“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其实践要求较高,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又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的要求,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该课程的教学陷入了较为尴尬的境地,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在了解PBL教学模式的优势之后,将其引入“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的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 键 词] PBL教学模式;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208-02

在PBL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创设教学问题,并且保证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能够学习到基础知识。因此问题的提出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需要选择合适的问题进行教学方案的制订。本文对传统教学方式在“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PBL教学模式以及引入PBL教学法的必要性,同时对教学法的过程控制要点进行解析,帮助学生完成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一、传统教学方式在“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船舶強度与结构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讲授法虽然能够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教学效果却不是特别理想。由于“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课程也具有一定难度,因此综合来看,对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多大帮助。另外,基础理论的灌输,板书教学的盛行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枯燥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无法有效完成对知识的学习。

二、PBL教学模式的概述

所谓的PBL教学模式主要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问题为导向就是指在各种情况下能够让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即便是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问题进行适当解决,激发学生的思考。在这种模式中,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引子从而展开对教学内容的讲解。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将知识进行有效掌握,除此之外还能让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有着清晰的认识,可以说是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之一。它强调问题的真实性以及复杂性,如果没有解决问题的基本知识,问题是不能得到解决的[1]。

三、在“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的必要性

在“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教学过程中,发现该课程的基础理论复杂,实践要求较高。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又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的要求,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该课程的教学陷入了较为尴尬的境地,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在了解PBL教学法的优势之后,将其引入“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了。该教学方法能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结合,并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对课程的学习。而创新精神的培养则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因此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利用PBL教学法的优势让“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的教学能够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

四、PBL教学模式在“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教学中的探索

(一)教学任务书的制订

为了能够顺利运用PBL教学法,需要找出与课程教学相关的工程实例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为该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问题导向。在这个阶段要做好任务书的制订,使学生能够明晰问题的具体内容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以及主要的参考项目等,并参与各个任务的制订工作。如问题题目、学生信息、解决问题方案、实验总结等,并让学生做好记录。使相关的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并方便今后的教学工作,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实时跟踪,获得对学生整体学习情况的把握,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2]。

(二)问题的提出原则

在PBL教学法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教学目标设定教学问题,并且保证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能够学习到基础知识。因此,问题的提出需要遵循一定原则,要和教材紧密结合。毕竟问题的提出若是没有课本相关理论的指导,未免会让学生不知所措,无法对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问题进行教学方案的制订。例如,以静置法测得的载荷并得到的总纵强度与船体的强度是否吻合?这个问题涉及了对静置法的理解以及对载荷、总纵强度等基本概念的掌握。为了获得对该问题的具体了解,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目的组织学习计划,使学习变得十分有意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组织学生的技能训练和资料搜集工作

当问题提出后,教师要组织学生针对问题进行学习。首先让学生搜集关于问题的各种资料并进行适当的学习,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对“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课程的综合了解,还将船舶强度以及结构设计方面的诸多理论知识进行重点掌握。其中包括载荷曲线、弯矩曲线以及载荷曲线等各个基础问题的综合分析,并逐步掌握基础知识点,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让学生能够在问题的思索解决过程中获得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例如,以静置法测得的载荷并得到的总纵强度与船体的强度是否吻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析,通过学习有关知识让学生掌握名词的基本概念,并使学生最终明白海浪的变化是随机的,载荷的变化也是动态的,当L较大的时候,载荷也会被测得很大。通过学习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也获得了对知识的运用。可谓一举数得[3]。

(四)分组教学与过程控制

为了获得对课程学习的总体把握,需要教师对问题解决进行实际检验,并就学生对待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进行过程控制,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有所了解,并积极给予指导。在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阶段相互讨论,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因此,更好地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到理论知识。例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让三五个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并通过提出一定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目的,并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解答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一些简单的问题,也能够得到小组成员的帮助,这就更加提升了学习效率,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五)结果审定和评价

PBL教学法的应用后期阶段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个时候可以对学生的任务书进行整理,并进行具体的审查,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做好具体工作,对学生的任务书作好批注,对其使用的理论和方法也要给予一定的建议,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被教师关注和承认。并结合学生任务书的具体情况进行审定和评价,对表现良好的学生及时给予正面评价,对表现不好的学生也要及时作出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以此获得对学生学习的肯定。例如,某教师采用了PBL教学法,在教学任务完成后对学生任务进行了适当评价,并结合具体情况对学生帮扶教育,对一些基础不牢固的学生重点培养,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4]。

五、PBL教学法应用过程中控制要点解析

(一)问题的转换和分组教学

PBL教学法应用过程中,问题的提出不是随便性的,要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问题的选择。当一个任务完成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下一个阶段的问题探究,在进行问题衔接时要基于之前的问题,让任务的布置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阶段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够持续进行,除此之外,在分组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根据组员的实际能力进行分组,尽量让学生的水平不同,以便于能够进行互相帮助,让小组和小组之间进行適当的交流,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加高效。

(二)加强策略分析以及讨论

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组织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制订。重要的是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师在任务布置后也要正常进行教学任务,并根据任务问题对需要用到的知识进行教学计划的合理安排。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加强策略分析,并适当进行讨论,以便更加合理地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结合船舶强度结构设计的课程特点后,利用实验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计算机模拟软件获得对结构设计的进一步验证工作,让学生能够学到真正的知识[5]。

总之,在“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教学中进行PBL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其中需要进行教学任务书的制订,并适当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组织学习任务并掌握理论知识,进行分组教学与过程控制,通过对结果的审定和评价获得对教学过程的精准把控,使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理论知识。利用实验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增强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我国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方面提供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冯亮,艾勇,张伟伦,等.《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5(19):245-246.

[2]杨海燕,茅蓉蓉,蔡厚平.高职院校基于项目化《船舶技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6):114-115.

[3]侯海量,朱锡,吴梵.舰艇总纵弯曲强度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4(4):142-144.

[4]陈丹.浅谈极限强度在船舶结构设计的运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3):104-105.

[5]王小燕.关于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极限强度的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6(9):83.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强度结构设计船舶
基于可靠度的沥青罩面结构设计研究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普通框结构设计
项目管理技术在船舶建造进度控制中的实践
项目管理技术在船舶建造进度控制中的实践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中国造!全球首艘智能船舶交付
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指南
计算电场强度常用的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