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疾病,独立成科,又牵扯万千,很多疾病都跟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越来越多的孩子被扣上了“过敏”的帽子。过敏可大可小,有时候,它后果严重,甚至危及生命,非常需要重视;可是有时候,对待它又不能够草木皆兵,闻之色变。过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家长应该给予怎样的重视,重视之余,又该怎样给心理减压?我们就抽丝剥茧,说说过敏这件事。
本期特约专家:
刘传合
首都儿科研究所变态反应科主任,哮喘防治中心与肺功能室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特异性免疫诊断与治疗学组副组长。
向莉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主任。担任学术兼职为中华预防医学会过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邹凌云
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小儿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擅长过敏性疾病,如急慢性湿疹、荨麻疹、药疹及病毒类皮肤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
PAPT1 谁在为过敏而烦恼?
如果跟家有过敏娃的妈妈们聊天,你会发现一个共同点:她们或多或少都对过敏这件事很焦虑。有些或许能够说得轻松些,但也是经历过“暴风骤雨”之后的平淡,有些则是典型的“惶惶不安”……她们的痛点是什么?过敏为何如此让人苦恼?她们的心声有没有引起你的共鸣?
家有过敏娃,妈妈如是说
紧张派
“娃过敏这件事是真给我造成了心理阴影,因为过敏体质牵扯的不是一种疾病,有可能影响身体的很多系统,比如他有过敏性鼻炎,还有食物过敏,所以我既要担心他鼻炎发作,又要注意入口的食物,有时还要担心过敏性咳嗽……真的感觉处处是危机。”
——嘟嘟妈妈
“女儿从2岁多就被诊断为过敏性哮喘,需要限制她不能剧烈运动,所以好多体育项目参与不了,这点让我觉得很遗憾。”
——潇潇妈妈
“儿子刚刚查出过敏体质,以前其实也有过敏性鼻炎,但是我觉得不太严重就没太当回事,直到后来引起了哮喘发作,医生判断为过敏性哮喘,我才慌了神。现在真的是一听他咳嗽就精神紧张,别的孩子一声平平常常的咳嗽,在我这里简直就是惊吓,我现在的确草木皆兵了。”
——鸣妈
“都说过敏没法根治,所以就算我告诉自己要轻松看待,也没法真正轻松起来啊,一想到过敏要伴随孩子一辈子,一辈子总要有所回避,有所顾虑,就会感到深深的无奈。”
——甜甜妈妈
“自从儿子查出过敏性鼻炎,就形成了一个毛病,有事没事他就爱扭两下鼻子,大概是之前鼻子老不通气留下的后遗症吧,所以现在动不动就做这个小动作,也导致只要他扭动鼻子我就会问他鼻子不通气了吗。不知道是他的行为加剧了我的紧张,还是我的紧张加剧了他的小动作?总之,很苦恼。”
——小毛妈妈
“对于鸡蛋过敏、牛奶过敏、大豆过敏的孩子来说,你们能体会给她做饭是多么痛苦和纠结的事吗?既要研究食物成分,哪些不能吃,还要担心营养是否均衡,营养跟不上怎么办。最最痛苦的是,家里的食物还能控制,如果是到外边吃饭那真的是要擦亮眼睛更加仔细地审查一番食物成分才行。”
——诺诺妈妈
乐天派
“我其实是经历过由紧张到接受的心路变化历程的。孩子刚得过敏性哮喘的阶段,自然是很多注意事项,很多需要特殊护理的方面,再加上自己并不熟悉这种疾病,随着疾病控制得不错,再加上孩子慢慢长大,抵抗力也增强了,哮喘也进入了比较稳定的阶段,只要远离过敏原,基本不再犯,而我和孩子也都接受了这种病,能够做到按部就班、有的放矢相应对,心态自然也越来越平和。”
——楠楠妈妈
“因为我小时候就得过过敏性哮喘,但是那个年能家长也没那么重视,犯过几次之后,随着长大慢慢就没再犯过了,也可能是我抵抗力不断增强了吧。总之,现在我的生活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所以我知道孩子也是过敏体质之后,我并没有太担心,现在的医疗水平比我小时候强多了啊,所以我相信肯定能够控制得更好的。”
——Nemo妈妈
“孩子刚确诊过敏性哮喘的时候,我就不停地翻书看资料,当时脑子里就两种声音存在:一个是消极的,觉得以后的生活随时会进入紧急状态,需要准备急救喷雾,她可能会随时呼吸困难,会有生命危险;另一种声音是积极的,因为看了好多励志文,比如很多运动员小时候就是过敏体质,比如菲尔普斯和贝克汉姆,后来经过锻炼不但身体好了體育成就也很出众。我想大概我也是为了给自己找到救命稻草吧,所以要寻求精神力量。总之,经历过这些极端的想法之后,实际的生活并不会像想象得那样戏剧化,除了避免吃几种食物、远离几种动物,生活没什么变化。所以,我想对所有家有过敏孩子的妈妈说,不必那么紧张,你总能慢慢接受它。”
——娃娃妈妈
From Docter医生的话:
过敏是常见病,它包括不同的疾病种类,会牵扯人体的多种器官,严重的可危及生命。而且,一些过敏性疾病,如果开始不重视,且没有得到科学、系统的治疗,会导致其他更严重影响孩子健康和生活的疾病,因此,务必引起家长的重视。但是同时,不能够草木皆兵,不能带着误解和偏见去看待过敏,要科学地正视过敏,对抗过敏是场“持久战”,家长的心态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家长的沉着淡定才是守护孩子的“良药”,莫把焦虑传递给孩子。
PAPT2 破除焦虑,从了解过敏开始
要想破除对过敏的焦虑,我们先一步步走近过敏,了解它。了解过敏,才能更好地“控制”它。那么,我们对过敏的认识有没有存在误区?我们如何看待它?什么才是过敏呢?
妈妈们眼中的过敏
“过敏取决于个人体质,同时和环境因素相关”
解读:正确,两者需要相互作用。
从医学定义说,过敏是当我们的人体接触到环境过敏原刺激的时候,产生的异常的免疫反应,比如过敏性皮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以及食物过敏反应,和严重危及生命的过敏性休克。过敏这种异常的免疫反应,涵盖多种器官系统,包括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同时,过敏是外界对人体的刺激产生的,找出明确的环境过敏原及其相关因素并改变环境因素之后症状就会消失,但是反过来说对同样的环境,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过敏反应。因此,过敏不是由单一的环境因素或单独的个体决定的,它是由环境和个体相互作用产生的。
“过敏体质会遗传,所以家长过敏,孩子过敏的可能性更高。”
解读:理论上如此,心态上放松。
理论上说,家长一方或双方有过过敏性疾病或正患有过敏性疾病,那么孩子也属于患过敏性疾病的高危人群。但是家长也要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因为家长一方或双方过敏,孩子过敏的概率增加多少,这些都不是一定的,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家长有过敏性疾病,孩子并不是一定会发病,只能代表他属于“过敏高危”人群,不能以一概全。不管遗传概率高低,家长不要盲目地给孩子扣过敏的帽子,一旦发现疑似症状,到正规医院、相关科室,由医生给出专业诊断。
“现在过敏原检测这么方便,如果觉得孩子有可能过敏,就可以做个过敏原检测。”
解读:奠把过敏原检测当常规检查。
过敏是一门复杂的学科,过敏原检测应当是由医生根据孩子的病史、症状表现等综合判断后发起的检测,而不是作为一种大众筛查和普查的方法,否则只会给家长增加更多的焦虑。同时,过敏原检测的结果一定要由专业的医生结合孩子的病情来解读,而不是家长可以自行解读结果的,否则只会造成误读、误判。过敏原的判读需要由专业的医生做非常严格的考量,过敏的检查方法和结果不能与过敏性疾病的确认简单画等号,这一点非常关键。
“过敏不能根治,所以过敏性疾病也会伴随终身。”
解读:没有这么悲观。
过敏发病率很高,同时也属于慢性病,所以家长一听说孩子有可能要长时间用药就会很焦虑,实际上没有那么糟糕。比如明确了过敏原的情况,有些过敏性疾病回避过敏原就可以做到不发病,甚至无须用药。回避不了的情况,规范化治疗,也可以很好地控制。而且孩子是在成长变化的,环境在变化,自身的免疫系统也在变化,对于免疫性疾病来说,影响它的变量还是很大的。与其悲观地担心这件事,不如积极规范地治疗它。
“孩子的过敏原检测结果中鸡蛋呈阳性,就代表孩子不能吃鸡蛋了。”
解读:不能直接画等号,食物过敏的判断非常复杂。
一般过敏原的检测对于吸人性过敏原的判断有比较好的辅助判断作用,比如检测结果显示孩子对花粉、霉菌、动物皮屑等吸人性过敏原呈阳性反应,则家长可以据此改善孩子的居住环境,比如移除宠物、远离花朵植物等,让孩子避开此类过敏原。但是食物过敏的判断要更为复杂,不同的食物类型、不同年龄段,都需要和孩子的临床特征相结合,检测单上的阳性反应需要和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吃了什么、怎么吃的、在什么场合和状态下吃的、吃了多少、吃了多长时间、以前曾经吃过与否等,必要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食物激发试验,才能进一步判断。总之,家长不要自行判断就给孩子停吃某种食物,反而这种过度回避和过度干预会导致孩子出现营养不良或其他问题。
“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差,所以过敏性疾病越来越多”
解读:没有科学依据,综合因素导致。
近10年,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确实有明显升高,孩子的发病年龄也有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其原因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首先,这和我们整个社会的疾病谱系发生改变有一定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卫生条件的提高,传染性的疾病如寄生虫这类疾病明显减少,而受到环境因素影响的免疫性疾病则增多。此外,环境因素的改变、剖宫产增多、母乳喂养减少、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吃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多、添加辅食过早或不恰当、不当使用抗生素或消毒措施,都影响着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过敏无非就是身上起几个疙瘩,没什么大不了的”
解读:过敏需重视。
从过敏的反应来说,可引起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及全身的严重过敏反应,其中比较严重的反应,如速发的严重食物过敏可导致喉头水肿,甚至引起窒息;如吸入性过敏可导致胸闷、呼吸困难等,均需引起重视。另外,即使是慢性的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如不给予应有的重视,不进行规范化的治疗,则可能导致病情的加剧和疾病的进展,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如鼻窦炎、中耳炎、腺样体肥大、睡眠呼吸障碍等。
From Docter
医生告诉你记住这4点
1.过敏是常见病,其表现可轻可重,其发展可缓可急,严重的会危及生命,需要重视。
2.过敏不可根治,但是可防可控,家长学习掌握正确的知识和科学的处理方法是关键。
3.过敏原检测不是普查的方法,需要遵医嘱进行,其结果务必由专业医生解读,家长容易误读。
4.过敏性疾病属于慢性炎症疾病,要遵医嘱足疗程、足剂量控制慢性炎症药物,辅以及时按需使用缓解急性症状药物,不可擅自改变治疗方式。
PAPT3 hold住5种难缠的过敏性疾病
过敏的孩子越来越多,因过敏而困扰孩子的疾病也越来越常见。患过敏性鼻炎的孩子比比皆是,受到哮喘、湿疹和食物过敏困扰的也不在少数……这几种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都有什么特点?治疗过程中家长容易忽略的重点是什么?我们就来逐一击破,找到它们的治疗要点。
NO.1过敏性鼻炎
典型表现:孩子总爱揉鼻子、揉眼睛,明明没有感冒,却鼻塞、流鼻涕,尤其是存在季节性和突发性。
总容易被忽视的“假感冒 真敏感”
过敏性鼻炎常常被认为是普通感冒,所以诊断和治疗不及时。过敏性鼻炎在儿童中的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且年龄段也有变小的趋势,比较低龄的,比如1~2岁的孩子也有出现过敏性鼻炎的情况。如果家长认为孩子总是出现反反复复的呼吸道感染,不是感冒的季节或是花粉季节出现鼻塞、流鼻涕等情况,或是感冒痊愈后鼻子的癥状迟迟不见好转,建议及时就医,判断是否为过敏性鼻炎。如果判断为过敏性鼻炎,首先需要排查过敏原,医生会根据必要的化验检查结果,结合孩子的病史和生活环境特点等,来明确过敏性鼻炎的过敏原。过敏原明确之后,需要回避过敏原,同时要遵医嘱使用治疗鼻炎的药物。通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用药时间不会太短,有一定的疗程,家长切不可自行停药,要完成系统化治疗。
正确看待治疗药物 莫谈激素色变
家长常常要面对这样的困惑:为何孩子的症状消失了还要继续用药,这些以激素为主的治疗药物用太久会不会对身体有伤害?但实际上治疗过敏性鼻炎所用到的鼻用激素,无论是从激素类型还是从用量来看,都和全身性使用的激素不同,只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这些药物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相反,如果不规范治疗,环境因素又一直存在,久而久之则可能导致慢性炎症的并发症的发生,严重者进展为支气管哮喘并对肺功能造成损伤。
防治鼻炎的积极意义在于防病发症
过敏性鼻炎的诊断和治疗不及时,或者没有采取系统化的规范治疗,很容易引起围绕鼻子核心周围器官出现并发症,比如腺样体增生,出现夜间打呼噜即鼾症的情况,还有可能并存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咽喉炎症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甚至有可能导致发生下呼吸道的支气管哮喘。因此,家长一定要提高对过敏性鼻炎的重视,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不仅仅是治疗鼻炎本身,而是要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和疾病的进一步进展。
Tips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绝不仅仅是症状消失就可自行停药,它的治疗是长期的、规范的、成体系的,否则一时的忽视可能给日后的疾病进展埋下更大的隐患。
No.2 过敏性哮喘
典型表现:孩子哮喘发作时会表现为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甚至出现紫绀。
“早”“早”拦住哮喘进程
早发现:当孩子属于过敏高危人群且出现过敏性症状时,不要掉以轻心,积极治疗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尽可能避免其发展为过敏性哮喘。
早治疗:一旦确诊为哮喘,则应该系统地开展规范化治疗,以前对哮喘的治疗,多为“发作一一治疗——缓解——停治——再发作”的模式,现在提倡的新模式则是“发作一一治疗——缓解——继续治疗——减药——长期控制”,新的治疗模式可以降低哮喘对肺功能造成损害、减少其对孩子生长发育生存质量以及家庭生活质量的影响。
积极治疗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保障
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家长都知道它不能够被治愈,首先会产生心理负担和抵触情绪。但是仍然要积极治疗和控制,虽然它不能彻底治愈,但是大多数孩子经过合理治疗是可以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的,甚至完全不再出现或很少出现严重的哮喘发作。而且积极治疗哮喘的意义在于给孩子参与正常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比如控制哮喘进展可以不影响他正常的肺功能,让孩子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参加各种体育运动等。儿童阶段的哮喘治疗,对于以后的意义影响重大。治疗症状是一方面,还要保障孩子肺功能的稳定和正常发育,以及保障孩子在正常运动的情况下也能做到不诱发哮喘的发作或加重。
做智慧家长 科学护理哮喘
对于哮喘发作时的处理,医生有明确的方法可以传授给家长,要学做智慧家长,及时掌握哮喘发作时的应对手段,不要自乱方寸。一旦明确孩子为哮喘时,家长可建立一个孩子的哮喘档案,包括每次的发作时间、处理方式、食用可疑食物及接触可疑物品的情况等,既便于自己对孩子病情明确掌握,也便于就诊时给医生提供有效信息。总之,哮喘是持久战,家长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状况的人,用科学的知识和护理方法武装自己,对于呵护孩子健康事半功倍。
Tips
治疗支气管哮喘使用的吸入性激素,和治疗鼻炎的激素药物一样,规范合理使用是不会影响孩子的出生长发育的,家长不必担心。此外,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慢性病,要点是早诊断早防治,除了防止其急性发作,也要重视其系统管理,降低其对整个生命周期的影响。
NO.3 食物过敏
典型表现:食物过敏的速发表现为孩子接触了过敏食物,会很快出现口唇肿胀、皮肤皮疹,还可能出现呕吐、眼睛结膜红肿,严重者甚至出现喉头水肿。小婴儿的食物过敏表现有时不是很典型,开始的时候可能并不表现出明显可见的皮疹,而是表现为呕吐、大便不好,甚至仅仅是哭闹。
制定不能唯结果论
现在过敏原检测一般采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体内检测,即皮肤点刺试验;另一种是体外检测,即抽血检测。两种检测方式都很成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检测结果不能和孩子是否食物过敏直接画等号,需要专科医生结合孩子的病史进行综合判断,是需要经过医生非常严格的考量的。必要时还需要通过采取食物过敏原激发实验来判定。所以即使一般检测结果为阳性,也不能简单认定孩子就是对这种食物过敏,医生不能够唯结果论,家长就更不能够简单通过结果来判断了。
家长容易进入两个相反的极端
一种极端是对食物过敏的过度解读,即简单通过检测结果就认定孩子对某种食物过敏,而盲目给孩子禁食某些食物,这种过度的干预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营养不良或其他方面的问题;另一种极端则是对食物过敏不够重视,如果通过医生的判断认定孩子对某些食物过敏,则家长一定要严格遵医嘱进行食物的回避、替代,不能盲目认为孩子的症状有所缓解了,就自行换回了原有食物,有可能导致问题更加严重。对食物过敏过度解读或对判定过敏的食物没有遵医嘱规避,这两种做法都不科学,食物过敏可大可小,都应引起重视。
记录“食物日记”
对于存在食物过敏的孩子,建议家长记录“食物日记”,即孩子吃了什么、吃了多少、什么时候吃的、这些食材的来源、烹饪的方法等,一一记录下来。这样即使孩子出现食物过敏的表现时,医生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更准确的判断。此外,需要提醒的一点是,我们所说的食物日记中的食物一般是指自己买来食材在家烹饪的情况,而不是外出就餐的食物或买回来的成品,因为很难确认它的加工过程及食材成分。
按照过敏的比例来排序,容易发生过敏的食物类型包括鸡蛋、牛奶、小麦、大豆、花生、带壳的海鲜和坚果,这几类排在前几位。但是花生在國外孩子发生过敏的比例比较高,在中国来说发病率很低。
Tips
有时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或者随着孩子年龄段增长,曾经过敏的食物可能会变得耐受的情况,此时可以通过食物激发实验来测定孩子是否可以吃这种食物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而不是家长自行在家在家孩子试验。
NO.4湿疹
典型表现:主要表现为多形性的皮疹,如红斑、丘疹、鳞屑和渗出;容易反复发作。
湿疹和食物过敏关系有多大?
湿疹的病因十分复杂,主要分为外因和内因两种。外因主要包括生活环境、气候条件、化学药品、化妆品、染料、碱性肥皂、人造纤维、动物毛皮及某些动植物蛋白如鱼、虾、蟹、牛奶、鸡蛋、巧克力、花粉等。特别是婴儿期的湿疹,与生活环境和气候条件有很大的关系,春天里常见的致敏因子就是空气中的花粉、粉尘或螨虫。内在因素包括体内病灶、肠道寄生虫疾病等。
而婴幼儿期湿疹的发生主要是皮肤的屏障功能障碍,进而引发免疫异常所致的。打个比方,人体表面皮肤的结构就像砖墙一样,和成人相比,婴幼儿的皮肤结构发育不完善,皮肤很薄,细胞也小,皮肤的脂质含量也低于成人,所以婴幼儿皮肤的水分很容易丢失,外界的刺激很容易进入皮肤,产生各种皮肤问题,最常见的就是湿疹。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皮肤发育完善,抵挡能力增强,湿疹就会减轻或好转。很多时候家长过分夸大了食物对湿疹的影响,其实孩子湿疹的发生大多数是因为皮肤的屏障发育不完善而引起的皮肤的炎症,是皮肤敏感了,跟食物的关系微乎其微。
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回避和激发试验
如果家长实在担心过敏是食物引起的,可在医生指导下用食物的回避试验和激发试验来判断。一般情况下是回避可疑食物两周,看孩子的湿疹情况有无改善。如无改善,恢复正常饮食;如果明显改善,可以再食用可疑食物两周,观察湿疹是否明显加重,如果反复验证该食物与孩子的湿疹明显相关,那么就别吃这种食物了。
做好日常护理更重要
不管孩子的湿疹和食物过敏有多大关系,做好日常护理,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比单纯地回避食物更关键。包括皮肤的护理,如正确地清洁皮肤和使用润肤剂,洗澡水温不要高于38℃,洗澡时间5~10分钟即可,秋冬干燥季节一周用1~2次婴儿专用浴液,平时清水洗即可,洗完澡后尽快涂抹润肤剂等。此外,还要打造凉爽、通风、清洁的居住环境,给孩子穿纯棉衣物,患湿疹时可比正常婴儿穿着略薄。
Tips
湿疹孩子的皮肤保湿尤为重要,一定要足量涂抹保湿润肤剂,坚持每日涂抹,全身涂抹,皮肤干燥的孩子可以多次涂抹。
NO.5 荨麻疹
典型表现:孩子会先有皮肤瘙痒,继而出现风团、红斑,有些孩子还可合并手足、眼睑甚至整个面部局限性水肿,皮疹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是反复发生新的皮疹。
通常“来得快、去的也快”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风湿疙瘩,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是由于各种因素致使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而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局部或全身性皮肤上突然成片出现红色肿块,发病迅速,消退亦可迅速,伴有剧痒。按照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病程为几天至6周;慢性病情迁延在6周以上,有的则可以持续数年。
以下特殊情况需要紧急就诊
荨麻疹一般无全身症状,皮损表现为风团,此起彼伏,消退后不会留任何痕迹,家长不需要担心。但是严重的可能会出现低血压、呼吸困难及过敏性休克。孩子的荨麻疹有可能合并发热和胃肠道症状。常规的荨麻疹一般以寻找并消除病因为主,采用抗组胺药物,如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和氯雷他定糖浆。但在出现下列情况时要考虑急诊就诊:累及心血管系统:可伴有心慌、烦躁、头晕、血压降低甚至过敏性休克;
累及喉头黏膜:可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累及胃肠道:胃肠黏膜水肿出现腹痛,剧烈时颇似急腹症,亦可发生腹泻。
避开诱发因素四最好的治疗
治疗荨麻疹首先要寻找可能的诱发因素,需要细致耐心一项一项查,回忆吃过、接触过的东西,找到可疑物要反复验证,确定后就避开、除去。必要时可以通过过敏原筛查、食物日记来帮助排除和确定相关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急性荨麻疹常可找到病因,但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多难以明确,这种情况下需要对症进行治疗。
Tips
有时候孩子的荨麻疹可能找不到明确的诱发因素,即便如此,家长也不必过于担心,一是荨麻疹不会落下痕迹,一般能够恢复较快,再者有时候孩子的荨麻疹为一过性的,反反复复出现荨麻疹,则应提高警惕,最好找到他身边的诱发因素。
PAPR4 学会和“过敏”相处
家有过敏娃,家长们对什么都变得敏感,对周围的空气、对入口的食物、对孩子的一声哪怕不经意的咳嗽……很容易草木皆兵。过敏这件事战线绵长,又不能根治,家长们要放下焦虑,学会和过敏相处。
专科医生给出的最实用建议
刘传合
首都儿科研究所变态反应(过敏)科主任
“首先,怀疑过敏的一定要明确究竟是不是过敏;明确了过敏原就尽量回避;回避不了就积极治疗,坚持治疗。治疗疾病的症状以外,改善孩子的生活质量也是我们的目标。”
目前,遗传对过敏的影响有据可循,其他一些说法都没有明确定论。虽然不是父母有过敏者孩子一定过敏,但是至少可以提高警惕,即家族中有过敏性疾病病史,且孩子开始出现一些过敏症状时,应尽早就诊,阻断过敏进程的发生。
过敏的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三五个月,甚至三五年就能够完成的事。家长要有正确的认知,不能因为它很漫长而产生懈怠,觉得最近没什么症状表现就自行停药。不能掉以轻心。但同时也不必顾虑重重,因为过敏可轻可重,严重的当然要重视,但是轻微的,都有点这样或那样的敏感,家长要放轻松。
向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主任
“即便是过敏原检测结果,也要和孩子的发病情况相结合,需要严谨的判断才能判断孩子是否过敏。家长们千万不要一看检查结果就主观臆断。”
即使是危及生命的过敏性疾病,比如哮喘的急性发作,也都可防可控,重要的是家長的心态要端正,不能只焦虑过敏这件事,而忘记了正确的处理方法。所有这些过敏性疾病,医生都有规范的处理方法教给家长,家长需要做的是放下焦虑,正视疾病。
不能把过敏当作单一的问题来讨论,过敏有时候是多发病,需要系统对待。但是大多数过敏性疾病在早期规范诊断之后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治疗和防护,所以不必草木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