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柞霖
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化发展,其规模也在不断壮大。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它自身就拥有着和传统的金融模式无法相较的优势,比如说,通过互联网的 P2P、众筹等模式,都在不断更改和革新着人们对金融的理解和认识。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在互联网金融迅速腾飞和金融业务不断拓宽的情形下,违法犯罪行为也开始严重地影响到消费者的安全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研究现状
(一)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现状
由于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所以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分类
也不尽相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根据互联网金融服务主体的不同进行分类。李博、董亮在《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发展》中将互联网金融大致分为三种模式:一是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主要代表有网络支付、手机银行、电子银行等。 这一系列模式主要是以银行为主的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的快捷、 便利 、 广泛 、 成本低的特点将其业务移植到互联网上。 银行的传统业务从线下向线上延伸,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了银行服务。 二是互联网公司的金融化提供金融服务,主要以阿里小贷、苏宁小贷为代表的网络小额贷款,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基金,以众安在线为代表的保险销售平台等形式为主。三是互联网居间金融服务。 互联网居间金融服务是资金供求双方直接通过互联网进行融资的模式,比如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宜信、积木盒子、拍拍贷为代表的P2P 融资模式,以众筹网、点名时间为代表的众筹融资模式等。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措施研究现状
目前,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措施的相关文件主要是依据互联网金融风险因素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提出具体的措施。杨群华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及防范研究》中,主张构建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包括互联网金融的运行环境,加强数据管理,开发新技术;其次是健全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第三是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的法律体系建设;第四是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建设。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成因
(一)互联网金融的传统风险成因
1.金融的脆弱性。尽管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刚出现不久并且高速发展的新的金融模式,但是它也具有传统金融行业的脆弱性,在金融市场中高负债经营是常态,因此高风险就一直伴随着行业日常的经营活动。在发展过程中,这种传统金融带来的脆弱性只会伴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而愈演愈烈。这种脆弱性是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本质形成原因。
2.金融的周期性波动。在市场经济中周期性波动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实体经济下行时,由于经营者的利益也将受到实体经济的影响而降低,因此而导致互联网金融的投资者的收益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实体经济与互联网金融的相互作用导致市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加剧,这种相互作用机制也成为互联网金融风险形成的第二大原因。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自身成因
1.技术上存在缺陷。在互联网金融业务运行的的实际过程中,互联网金融在金融业务办理过程中完全通过网络来传输交易信息,由于技术的缺陷,有可能导致用户的信息被泄露,密码被盗取、篡改,资金被截取或被盗走等风险、互联网金融中的钓鱼网站、支付安全性限隐患、黑客入侵等互联网金融的安全隐患,而且这类安全隐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可以说这种技术上的风险也是引发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一大成因。
2.误操作。在终端的实际运行,互联网金融普遍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互联网金融中的每一笔交易都伴随着客户操作风险,银行系统运营风险和新型互联网公司运营风险,这些风险都是并行的。
这种由误操作导致的风险也是导致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原因之一。
三、如何有效地防范并规避互联网的金融风险
(一)建立一个安全保障的体制,规避技术上的风险
针对互联网的金融保密制定出一个相应的监管体制,保障金融的私密性,并且还要加强互联网的金融企业的业务运营情况以及对收集信息数据的整改方式,开设具有科学性、时效性的安全管理体制。通过对金融风险的运营情况及时地进行有效的整改,增加并投入对金融风险私密的安全技术,加强保密系统的防病毒进攻、入侵的能力。依靠身份认证、分级授权等方式来防范一些用户的非法入侵和登录,在增强对数字验证技术的同时还要加强控制互联网防范金融风险的保障制度。
(二)打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经营环境
为进一步保障市场的资源对经济环境的配置可以起到准确且决定性的作用,及时防范市场经营环境的缺陷,强化和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就目前的金融法律法规现状来看,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是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基础性保障。现阶段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不仅是要准确地分辨好违法的犯罪行为和商业模式之间的差异,因此在坚守互联网金融最后底线的时候,要及时有效地分析好几层的数据情况,控制并检测好风险的可能性,拒绝制定不合理的条款,及时弥补风险的漏洞。
(三)坚持提高监管力度的信息化
当下解决互联网金融防范风险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要可以加快提高监管力度的信息化策略。互联网金融的原始特点就是传统的金融互联网化,从一方面来说,依靠科学信息技术的手段是可以有效增加傳统的收集风险信息的准确性,通过准确的信息来对风险做出及时的判断和评估。由于当前信息化的金融业务能够让金融机构、监管机构等能更加准确地收集和了解到经济体制的各个运行环节,毕竟当前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的主要负责方面就是基本的监管报表,并且基本也都是依赖系统自动生成的,所以它的准确性远远要高于传统人工录入的监管报表,给了监管者更加可靠的依据。另一方面就是要增肌收集信息的及时性。因为在引入科学信息技术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增加决策依据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了分析信息的速度,还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作者单位:黑龙江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