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文清 安柏余
一般来说,大年三十吃了午饭,农家就忙着贴门笺,不仅街门上要贴,就连院子门窗、厢房门窗等处也要贴。五彩门笺迎风飘舞,和红春联、门神画交相辉映,与冰天雪地的自然环境形成强烈对比,格外喜庆。“挂门笺,落门笺,落到地上都是钱”,简简单单的一句民谣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希冀。
进入腊月,日照市莒县夏庄镇大庄子村的来逢强一家就开始忙着用六色套纸,刻制当地人过年必备的过门笺。过大年,大门、窗户贴上大红大绿的过门笺营造春节喜庆气氛,是鲁中鲁南等地区流传久远的民俗。
该村制作过门笺已有近300年历史,来逢强是来氏家族第七代传承人,从十几岁开始就跟着老人做过门笺。根据来氏族譜记载,明洪武年间来氏祖先来自立从浙江萧山县移民到莒县定居,带来了“过门添子”技艺,就是之后的过门笺,渐渐传遍四周,过门笺技艺也流传至今。来氏“过门笺”集剪纸、雕刻、国画等技艺为一体,是全凭手工一刀刀刻出来的。目前山东省能用手工制作过门笺的民间艺人已屈指可数。
对于手工制作“过门笺”,来逢强可谓是倾注了一生的心血。他设计雕刻了上百种模板,制作了各种花式刻刀。制作时,来逢强将一块模板放在厚厚的一摞彩纸上,用锥子扎眼穿上纸捻固定,再放在陪伴他30余年的蜡版上,开始下刀。随着阵阵刀刻木板的“咯嘣”声,被裁下的纸屑飘落。根据图案他不停地变换刻刀,刀如游龙,精美的图案跃然纸上,最终成为垂挂在千家万户门楣上的五彩缤纷的门笺。2012年,莒县“过门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过门笺并非莒县独有。作为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古代称之为“门彩”“斋牒”,是中国传统年节门(窗)楣的吉祥装饰物,形状似旌旗小幡。用幡胜表达人们意愿的风俗,最初见于汉晋的文献记载。从南宋开始,节日里人们把幡胜悬于门前,作为新年吉兆,到清代幡胜逐步演变为门笺并沿用下来。从古至今,门笺始终演绎着“避灾驱邪,纳福求祥”的内容,也载满了“迎春除旧、祈福驱邪”的美好意愿。门笺尤盛于北方,北方尤盛于山东,而在山东则集中流行于潍坊、临沂、枣庄、日照等地。
门笺采用五色彩纸凿制而成。五色为大红、绿、黄、粉红和蓝紫。这五种颜色的搭配,古已有之。《帝京岁时纪胜》说:“挂钱辉五色。”《招远县志》说门笺是“五色纸为之者”。门笺的具体形式不一,但基本造型是合乎黄金分割的长方形,由中心的“膛子”,上、左、右的“边框”,下面的“穗子”三部分组成。最复杂的是膛子,内部饰以网格、灯笼筋、串钱、锯齿、十字、菱形、城垛、水纹、半圆等各式花纹,并以图案衬托吉祥文字,如“蝴蝶戏牡丹”“双喜临门”“连年有余”“四季平安”等,每张笺最少的仅有一个文字。
五色纸门笺张贴时排列的次序,因地而异,如临沂、枣庄的张贴习惯是“头红二绿三黄,四水红,五子(紫)登科”。又如费县、沂南、平邑的张贴习惯是蓝紫、水红、黄、红、绿。把黄放在正中,是为了取得色彩的左右均衡。每列贴三、四、六张的地区,色彩排列次序更加随便。在五色纸门笺中单取一色粘贴,各地也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例如有喜事全贴红的;灶上方贴黄的;有丧事,或全然不贴,或全贴蓝的,荣成习惯贴黑的,莒南习惯贴白的。唐代诗人韦庄在诗作《春盘》中描述了古人在院门上挂门笺的情景:“雪圃乍开红果甲、彩幡新剪绿杨丝;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贴绣楣。”事实上,门笺不仅是岁时节令中表达观念与情感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人生礼仪的陪伴物,是人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寄托和安慰。
在东营及烟台的部分县,流行染色门笺。这种门笺用毛边纸、毛头纸或黄表纸凿成,每迭100张左右,不拆开,染上红、黄、绿三色,或红、水红、黄、绿,或红、紫、黄、绿四色。染色方法是用灌色壶盛开水沏的品色,先灌黄色,稍干,依次灌红、绿、紫色。要在一色还未干透之时,接着灌第二色,边框最后浸染,以取得斑斓的叠晕效果。
而临沂南部一些县的套色方法名为“挖补”,以兰山区、兰陵县、临沭县、郯城县最为精彩。高密等地的套色方法是在五色纸凿成的门笺膛子当中加贴金、银文字。其贴挂色彩顺序以边框颜色排列,一般习惯为头红、二绿、三黄、四桃红、五蓝(或紫)。色块的作用犹如乐曲中的音符,而不是叙事的歌词,全然不受传统绘画六法中“随类赋色”的约束。这种精巧的套色门笺,较之五色纸单色门笺更为华丽璀璨,更富装饰性,是一种以少胜多的艺术表现手法,形成了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般来说,大年三十吃了午饭,农家就忙着贴门笺,不仅街门上要贴,就连院子门窗、厢房门窗等处也要贴。五彩门笺迎风飘舞,和红春联、门神画交相辉映,与冰天雪地的自然环境形成强烈对比,格外喜庆。“挂门笺,落门笺,落到地上都是钱”,简简单单的一句民谣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希冀。
编辑/郭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