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汉宾
(青海省第一地质勘查院,青海 海东 810699)
青海是西藏、新疆地区联接内地的纽带,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我国西北部的生态安全屏障,青海的特色矿产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持。青海省金属勘查行业在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由于青海省独特的人文和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地广人稀,地大物博,是矿产资源开发最具潜力的地区。但是由于种种条件限制,青海省的金矿资源勘查和开发的程度较低,在资源的勘查、开采、加工和综合利用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要想最大程度的发挥青海省潜在的资源优势,资源勘查方法的利用和金矿资源的合理开发战略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已应用于金矿勘查中主要方法可分为电磁勘查、地震勘查以及放射性物探等。但是这些传统的方法在找矿技术方面对于青海省的地质情况来说具有非常的局限性。由于青海省的特殊环境和地形,一味采用普通方法会导致矿体本身的开采受限,并可能导致周围环境受到开采的污染。这就需要利用新型的地球化学勘查法。此方法主要是利用地球岩石圈、生物圈、气圈、水圈等自然条件进行勘测,由此可得出化学元素的分布情况,同时再利用这些化学元素的含量与分配的变化勘查矿产资源就是地球化学勘查。具体来说地球化学勘查就是通过对山貌、泥土、大气、岩石、水系等自然资源进行检测寻找矿藏。矿产资源的分布以及蕴藏量都可以利用勘查结果来进行推算预测,通过此方法为勘查矿产资源进一步的提供了精确而详细的依据。
经综合分析,在青海省柴达木地区采用地球化学勘查法对当地的金矿矿深、探明储量、金矿含量以及矿藏比进行勘查,具体结果如下表:
表1 勘查结果
勘查成本和勘查深度之间关系如图1:
图1 勘查成本与勘查深度线性关系
结果显示,新型的地球化学勘查法运用在青海地区的金矿勘查中,在矿深、探明储量、金矿含量和矿藏比这几个方面的数据表明柴达木盆地的金矿资源丰富,有很大的开采潜力,从图1中也能明显看出,在勘查深度达到2km后,勘查成本并不会随着勘查深度的增加而有大幅度增加。
青海省充分发挥本省优势,重点围绕水电、石油天然气、盐化工业、金属矿产这四大支柱产业延伸开发,立足国内外大市场,通过优化金矿资源勘查,以有色金属矿产为龙头,有条不紊的实行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应《青海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要求,青海矿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环青海湖地区、柴达木地区、三江源地区,积极响应中央“一带一路”的号召。面对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对矿产资源开发的影响,要合理的对柴达木地区和环黄河发展带的矿产资源进行勘查开发,采用区域协调战略使青海矿产开采成为优势互补分工协作错位发展的产业集群。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注意节制,采用绿色发展战略对开发的环境承载力进行调查,合理的进行开采,为青海省金矿资源的合理开采提供战略支撑。
区域协调主要是利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机遇,解决青海省黄金矿产布局不均匀,黄金矿产企业规模小、发展落后以及产业链不完善问题。主要包括扩大升级柴达木盆地、环青海湖地区和三江源地区的矿产发展,逐渐向西秦岭、祁阳等黄金工业发展的重要增长区域延伸,将矿产资源进行整合,助强扶弱,招商引资,对于骨干企业可以通过股权置换、合并收购小企业等多种方式实施吞并,用“滚雪球”的方式促进优势资源和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并集中为产业园区,提升产业协作能力,推动全省黄金矿产错位发展协调,实现协调有序发展。
随着金矿开采成本不断增加,来自资源环境的约束也越来越强,行业竞争无形加剧。想要加速金矿产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平衡为代价。青海省的金矿开采行业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改革,想要平衡经济、自然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非常艰难,据此绿色发展成为青海省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要采取绿色发展战略,就要根据《青海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指导,结合本省经济发展情况和自然环境特点,从实际出发,对金矿资源的勘查进行积极规划,循环利用珍贵自然资源,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的相关要求,同时对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矿区作出环境治理与矿山复绿的规划。
综上所述,金矿开采行业其实就是经济、科技、生态等多种因素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社会工程。青海省矿产资源丰富,有着国家级绿色矿产大省和循环经济试验区的优势,探索具有本省特色的矿产资源勘查方法,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研究青海省金矿资源的区域协调战略和绿色发展战略,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青海绿色矿业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