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媒体应用行为调查研究

2019-06-11 10:46瑾,唐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微信内容大学生

严 瑾,唐 婷

(陇东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甘肃庆阳745000)

0 引言

随着高校信息化的逐步推进,新媒体的使用已经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促进大学生群体正确的利用新媒体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国外,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将新媒体的功能运用到生活中的每一个具体领域,美国、加拿大等高校内部开展了较长时间的媒体素养教育[1-2]。在国内,我国高校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现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广泛关注,其中一些学者已经针对高校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状况展开了实证调研。总之,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大学生使用新媒体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也成为校园生活中一种流行的交往方式。

1 调查设计

1.1 调查目的

作为“互联网一代”,“95后”人群代际特征具有鲜明的互联网思维特点:其思维活跃、捕捉互联网资源能力强、个性化诉求鲜明,更易受到新媒体影响。

通过对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状况的调查,了解他们的新媒体使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掌握他们对新媒体的关注重点和需求,将有助于理解“互联网一代”对新媒体的使用特点,为学校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以及新媒体资源的开发提供依据。

1.2 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为大学生,区分学生的学科、专业、性别等因素,在问卷具体内容的编制方面,部分参考了EDUCAUSE的“大学生与信息技术”年度调查问卷和澳大利亚学者的相关文献,编制了《大学生新媒体使用情况调查》问卷,问卷的提问和回答采用了单项选择、矩阵单选题和不定向选择三种方式。设计题目26道,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被试者的基本信息、新媒体的使用现状、学校新媒体使用情况和对学校新媒体平台建设的建议四个方面,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6份,回收306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24份,问卷有效率为73.2%,采用Excel和SPS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调查结果

2.1 大学生与新媒体之间有天然的亲近关系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当中,拥有智能手机的占98.66%。同时拥有手机和电脑的比重占25.89%。由于大学校园内密集的WiFi网络和相对廉价的手机流量套餐费用,他们的上网条件都已具备。新媒体应用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中,QQ、微信、微博三个主要的社交应用软件的使用率最高,分别达到99.11%、91.52%、65.63%,根据每天登录社交软件的频率做比对,可以得出,QQ使用率高达93.31%、微信使用率达到47.77%、微博使用率达到21.11%。至少有1/3的大学生每天累计浏览微信、微博和QQ 3 h以上的人数达到了33.93%,1~3 h的人数也达到了50.89%。

新媒体以其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这些特点获得了大学生的亲睐,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使用网络的时间每天超过2 h的学生,占到学生总人数的70.54%,使用网络的时间超过5 h的学生,占到了总人数的26.79%,仅有2.68%的学生,每天少于30 min上网(见表1)。可见,大学生每天接触网络的时长分布相对合理,但仍有1/4的学生触网时间偏多。

表1 大一学生使用网络的时间

其次,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也很强,出现出门没带手机或者手机没电,觉得不安现象的人有59.38%;即使不使用,会一直登录手机通讯应用(如QQ、微博、微信)现象的人有66.96%;上课时会不由自主看手机或玩手机现象的人有44.2%;用手机偷拍别人现象的人有9.82%(见表2)。

表2 使用手机的过程中,你有出现过下列情况吗?

2.2 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目的呈现多元化

伴随着3G、4G网络的出现,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视手机为“亲密战友”,除了打电话、发信息,还将其用于上网、社交、听音乐、看电子书、学习等。大学生在新媒体应用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社交和获取学习资源。

2.3 新媒体对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影响有利有弊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丰富学习资源、提供多样的学习方式、增加与人学习交流的机会、丰富获取信息的渠道四个方面(见表3)。

表3 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带来的影响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认为他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方便,与父母亲友以及师生的沟通的频度提高、交际领域更加扩大,但是,与此相反,他们与他人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减少、户外活动和集体活动的时间进一步缩短、身心健康受损、生活满意度降低。

利用新媒体进行学习已逐步成为大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在学习方面,大学生认为新媒体仅仅能提高学习技巧,增长见识和加快知识的积累,但是并没有提升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成绩,而且学习和休息时间进一步缩短。可见,新媒体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

2.4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关注点不同

不同性别的学生对于新媒体的关注点不同,男生对于社会名人、媒体单位、社会团体等方面比较感兴趣,而女生对于偶像明星、同学朋友等方面感兴趣,两者对于家人、老师的关注相当(见表4)。

表4 微信和微博上你主要关注的对象是?

在新媒体内容方面:男生对于经济科技、时事政治的关注度要远远高于女生,而女生对于社会生活、微商产品信息推荐等方面更加感兴趣,两者对于体育娱乐、知识学习等方面的关注度基本持平(见表5)。

表5 微信和微博上你主要关注的内容是?

通过对评论与转发别人的微信和微博的频率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关注点大多来源于兴趣,72.77%的大学生仅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评论与转发(见表6)。

表6 你评论与转发别人的微信和微博的频率

2.5 大学生对学校官方新媒体关注度不高

只有62.95%的大学生关注了学校的官方微博、微信,与其内容单一、信息量不够、更新速度慢、与学生自身联系不密切、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信息太严肃等因素密切相关。大学生浏览学校新媒体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有关通知和了解学校近况,兴趣和需求是大学生关注新媒体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群体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愿意尝试各种新媒体,在内容的选择上也更加多元化,不满足于单一的某种形式。他们更倾向于图文声像并茂的新媒体内容[3],学校官方新媒体没有根据大学生新媒体的喜好来创新内容和形式,传播效果不理想。

3 大学生新媒体应用行为引导路径

3.1 丰富校园新媒体内容建设,促进校园新媒体融合

3.1.1 提高学校官方新媒体平台更新频率

学院官方新媒体平台内容上应做到每日更新,继续加强时效性,加强新媒体应用交互性,界面设计要简约、亲民,注重内容的贴近性。比如说在某项校园文化活动中的现场报道、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知以及备考攻略;在展示学生主体时,要注意宏观与微观的把握,应该突出个体的展示,对个人的关怀。比如说,学院向上向善好青年评选、创新创业典型事迹。要适当穿插批评报道,杜绝全面唱赞歌的情况。

3.1.2 定期召开新媒体内容发布者会议

学校官方新媒体平台应对内容发布者定期召开会议,对发布内容的标题、选题和内容进行深度思考,对校媒的经验和得失每周总结。做到每天一次,作微信公众号分析,每周一次,作朋友圈爆款文章分析,每月一次,做全国高校新媒体阅读趋势分析,建立新媒体素材库,定期培训新媒体创作团队。

3.1.3 “分众化”方向发展校园新媒体

校园新媒体平台可以由原先的“大而全”向“专业性”过渡。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有针对性的发布体育栏目、军事栏目、考研栏目、娱乐栏目等等。

3.1.4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校园新媒体管理制度

高校新媒体应该由学校宣传部门牵头统一管理,制定出台校园新媒体管理条例,加强对各个二级学院微信公众号的管理,建立其年审和评价机制,规范校园新媒体管理制度。加大对活跃度不高、内容低俗、虚假账号的清理力度,并追究相关部门责任。加强新媒体内容监管,倡导发布健康、文明的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到重大事件和校园舆情事件发生时,各新媒体账号能够积极响应学校官方宣传口径,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和谐发展,大学生健康成长[3]。

3.2 加强对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教育,趋利避害,科学使用新媒体

3.2.1 加强大学生新媒体素质教育,规范大学生的媒介行为

高校应通过开展新媒体素养课程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媒介素养的内涵,加强大学生媒介道德教育,提升他们对信息的辨识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通过举办新媒体素养活动等提高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正确认识,养成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新媒体学习的习惯;最后,要利用媒介能力让大学生主动的学习媒介知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4]。

3.2.2 开展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课堂教学模式,正确利用网络媒介传播

通过操作微信公众号“课堂派”,这种新型高效的在线课堂教学管理服务平台,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提供了便捷的GPS定位课堂考勤;教学资源分享与管理;作业批改与查重、即时多功能批注和多种形式打分;在线测试、成绩汇总分析和测评考核统计功能;在线互动讨论等服务模块。利用微信的强大功能,开展教学改革实践,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变堵为疏,使手机从学生手中的娱乐工具变成上课用的“智慧利器”。

3.2.3 做好新媒体平台就业指导功能,帮助学生了解政策,积极就业

高校就业指导平台应该与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结合起来,做到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新增就业指导、寻找BOSS、职业规划等栏目,并推送一些个性化、服务化强的信息给毕业生们,学校官方就业平台与各个企事业单位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方式,有机的结合招聘活动、招聘信息、招聘内容,帮助学校学生了解政策,积极就业[5]。

猜你喜欢
微信内容大学生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微信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主要内容
微信
微信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