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资源的地理标志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9-06-10 09:35师常然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河北省农产品对策

师常然

摘   要: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广泛使用,推动了我国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效。地理标志已为众多地区的产品带来了巨大效益,但还有一些地区在地理标志的使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河北保定白洋淀咸鸭蛋的地理标志保护现状并进行总结,找出了可能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河北省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2(a)-0196-03

Abstract: The No.1 Document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2018 proposes to implement a quality agriculture strategy, cultivate agricultural product brands, and protect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widespread use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has promoted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e, and has also achieved significant results in promoting rural economic growth and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have brought great benefits to products in many region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use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in some area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tection of Baiyangdian salted duck eggs in Baoding, Hebei Province, and summarizes them.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may arise, and related solutions are proposed for these reason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National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s; Hebei Province; Countermeasures

地理标志,又称原产地标志(或名称),英文名称为Geographical Indications(简称GI)。世界贸易组织在有关贸易的知识产权协议中,对地理标志的定义为:地理标志是鉴别原产于一成员国领土或该领土的一个地区或一地点的产品的标志,但标志产品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确定的特性应主要决定于其原产地。因此,地理标志主要用于鉴别某一产品的产地,即是该产品的产地标志。

地理标志是特定产品来源的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等特征主要由该地区自然因素决定的标志。

我国地理标志产品不仅种类广,而且数量多。随着时代发展,地理标志越来越受我国地方政府的重视,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地理标志是一个市(县)的形象名片和无形资产。如我们熟知的绍兴市的绍兴黄酒,泸州市的泸州老窖,烟台市的烟台苹果,平遥县的平遥牛肉,金华市的金华火腿,镇江市的镇江香醋等。地理标志为壮大县域经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产业扶贫作出了巨大贡献。

1  地理标志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雄安新区)中部偏南,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被誉为“华北明珠”。从17世纪中期开始,沿淀群众便有了养鸭的传统。农户牧养的芦鸭以淀里多种水生植物、田螺和鱼虾为食,产出的蛋钙、铁、蛋白质、维生素等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鸭蛋含量。

白洋淀咸鸭蛋(安新产区)已在2008年申请成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河北省安新县端村镇、赵北口镇、同口镇、刘李庄镇、安新镇、大王镇、三台镇、老河头镇、寨里乡、圈头乡、安州镇11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在对安新县地理标志使用情况调查研究中发现,说到“白洋淀鸭蛋”很多人都知晓,但知道“白洋淀鸭蛋”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人却不多,虽然该地区相关部门、经销商、农户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但部分农户在地理标志的使用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为了继续扩大该产品的品牌效应,更好地运用地理标志商标,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我们通过调研,找到以下几点影响该地区产品地理标志发展运行的因素。

1.1 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

我国农业市场不完善,农产品信息不对称,生产主体分散,种类多、数量大,质量问题可追溯性较差,部分农产品的部分质量特征具有隐蔽性,使消费者无法获取该农产品的全部质量信息,因此消费者很难通过其部分信息来决定其购买行为。另外,由于保护农产品的地理标志成本较高,成本的提高對生产者的影响是即期的,有质量带来的较高价格往往是滞后的,由于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这对矛盾的存在,许多生产厂商选择“低成本”和“低销售”;甚至还有部分厂商利用市场秩序的漏洞,在劣质产品上贴上地理标志的标签,而往往由于信息质量的不对称,使得那些在价格上处于劣势地位的优质农产品被挤出,也就是形成了所谓的“柠檬市场”。

因此,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加大了对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难度,使得地理保护标志的保护效用较低。

1.2 当地农户受教育程度较低

在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与沟通过程中,发现当地整体知识水平较低,大部分农户的最高学历仅仅是小学程度。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对于地理标志申请中规定的要求无法达到,在学习和使用中也缺乏了解,使得在地理标志的使用上存在问题。

1.3 家庭作坊式生产,缺乏统一规范管理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当地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户经营,在2006年“苏丹红红心鸭蛋”事件曝光后,他们就成了受害者,诚信经营,货真价实的鸭蛋卖不出去了。在遇到类似的“信任危机”时,小企业的声音很微弱,也没有组织或是相关部门的人替他们说话。除此之外,许多东南亚地区、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来找过当地农户要求签订“供需鸭蛋合同”,但由于对方要货数量太多,家庭作坊生产规模小,缺乏资金,只能无奈拒绝这些业务。

1.4 市场及质量监管机制不健全

政府等监管部门主要面对的是小规模零散的家庭农户,管理难度较大,生产质量不容易控制。而且由于地理标志产业大多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地方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在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思想,无法平衡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在监管过程中会有所放松,对产品的质量监管也不严格。另外,由于地理标志产品生产规模大,产量高,在监管时很难严格把控,导致很多不合格的地理标志产品在市场上大量流通。

2  改进对策

通过对地理标志使用的影响因素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政府相关部门和农户两方进行改进,使当地地理标志使用更加规范化,从而更好地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2.1 改善农产品质量,强化品牌效应

要想强化地理标志的效果,就必须加大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电商营销、媒体推广、在景区等地摆摊宣传等形式为消费者展示和讲解地理标志产品,普及辨别真假地理标志的方法,加强消费者购买具有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意识。既然该农产品成功申请了地理标识,就要让其长期规模化、市场化地发展下去,让消费者意识到地理标志农产品具有历史文化丰富、质量可靠、知名度高等优势,最终使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认准品牌地理标志农产品进行购买。

2.2 加大对地理标志的市场监管力度

地理标志产品要想健康发展,就必须对假冒产品予以打击。地理标志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必须进行大力维护和监管,假冒的地理标志产品不仅品质低,而且严重影响了正宗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名誉。因此,要在法律层面加大对地理标志的保护,同时给当地人树立“保护地理标志人人有责”的意识。要规范地理标志生产厂商使用地理标志的行为,从原材料使用、生长或生产环境、卫生检验等多方面进行监督,防止劣质产品进入市场。同时,有关部门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督机制,鼓励农户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的高品质地理标志产品。

2.3 创新地理标志产品生产管理模式

针对该地区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者大多是当地的农民和小农户,生产规模小、资金不足、机械化程度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就要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程度,进行适度规模经营,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可采用订单农业生产模式,由当地龙头企业集中收购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稳定收购价格,为农户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改善农产品品质,附上地理标志商标,并集中对外销售,以获得较大利润。另外,当地的地理标志保护协会可以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和监管,防止出现违规使用地理标志的企业,使其更加规范化。

2.4 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当地的农户应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不断学习新鲜事物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使自己和政府部门共同努力实现当地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强调指出,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严峻,要坚持精准扶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因人因地施策。地理标志产品比一般农产品溢价高,因此,对于河北省那些农业资源丰富但却贫困的地区,充分发挥地理标志产品的作用,有利于实现商标品牌惠农和精准扶贫。

地理标志产品是一种无形资产,要在规范使用的同时积极进行营销与推广,延长产业链,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研发不同类型的深加工产品,通过有效的传播,提升消费者对地理标志品牌的认同,同时可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发展订单农业,解决销售难的问题,促进河北省农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庆忠.地理标志产品与县域经济发展[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37-42.

[2] 孙志国,韩冰华,钟儒刚,等.湖北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3):179-183.

[3] 袁志星,孙圆圆.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现状问题与对策[J].南方农业,2018,12(22):60-64.

[4] 彭争光.湖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研究[J].山西农经,2018(14):34,37.

[5] 周游.发挥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效应[N].吉林日报,2018-07-27(013).

[6] 杨永.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现状与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8,59(7):1082-1086,1214.

[7] 卢艳,全勇,刘萍.昭通市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现状及对策[J].云南农业,2018(5):20-22.

[8] 杨红香.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J].农业与技术,2018,38(7):181-183.

[9] 陈沫.培育农产品地理标志.打造质量兴农新样本[N]. 黑龙江日报,2018-04-10(006).

[10]邹燕红.地理标志保护的困境和出路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8(3):50-52.

[11]程志强,王忠明,马文君.浅析我国农林产品地理标志知识产权的保护概况[J].中国林副特产,2018(1):92-94.

[12]徐成龙,杨建辉.农产品质量安全管制中的公共品牌建设——基于消费者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信任研究[J].政府管制评论,2017(1):43-58.

[13]张欣欣,孙圆圆.山东省水产品地理标志保护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87-89.

[14]蒋吉德.食品类地理標志产品品牌保护研究综述[J].科技资讯,2017,15(34):206-207.

[15]李政,董占波.浙江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7,23(11):21-23.

[16]席静,李兆隆.山西省农产品地理标志问题及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7(11):19-21.

猜你喜欢
河北省农产品对策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诊错因 知对策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河北省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