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2019-06-10 00:50何爱群李洋沈军
商业会计 2019年7期
关键词:财务内部控制互联网+互联网

何爱群 李洋 沈军

【摘要】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方向是在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与学校现有的其他管理系统互联互通,实时共享,改变现有的财务服务与监管模式。文章着重梳理分析高校在预决算管理、采购管理、合同管理、财务信息化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提出建立“互联网+”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校;互联网+;财务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  F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07-0069-02

《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中明确要求,“单位应当针对内部管理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特别是涉及内部权力集中的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合理配置权责,细化权力运行流程,明确关键控制节点和风险评估要求,提高内部控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文件颁布实施后,2016年以来,高校全面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通过归口管理、优化流程、完善制度、强化评价监督等举措进一步规范校内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基本搭建了一套完善的制衡和监督管理体系框架。为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减少人为操作因素,有效防范风险,使内部控制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有必要在完善现有财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将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与学校其他管理系统互联互通,实时共享,改变现有财务服务与监管模式,推进“互联网+”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一、高校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风险

(一)预决算管理方面

预算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龙头,是资源配置的关键,决算是预算执行效果的直接反映。虽然高校一直在强化预决算管理,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风险点:(1)预算编制缺乏统筹考虑,项目论证不充分。中期预算绩效目标与学校发展规划考核指标不一致,年度预算与实际工作计划时间上不匹配,往往参照以前年度预算编报,缺乏项目相关人员集体论证。(2)预算绩效考评问责机制不健全。预算绩效评价考核程序缺失,部门间联动性不强,仅凭财务部门从预算执行率的视角进行评价,无法科学考核预算绩效,容易导致学校资源配置不科学、资金使用效益低下。考核问责机制的缺失,将直接导致业务部门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原动力不足。(3)预算执行缺乏可操作性,预算执行进度缓慢,预算调整频繁且缺少必要的审批流程,容易导致预算控制缺少刚性或产生相关舞弊行为。决算与预算金额差异大,决算数据不准确、决算信息不完整,可能导致财务信息无法客观反映高校实际财务状况和运行情况,无法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采购管理方面

在高校科研经费和专项经费财务检查和审计过程中可以发现,高校实验材料、实验动物和办公物资绝大部分实行自主采购,出入库管理松散,容易导致虚假采购、滋生腐败问题。目前,采购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风险點:(1)采购计划管理薄弱。采购申请把关不严,存在无采购计划、无经费预算,或为突击花钱非正常采购等现象,可能导致资源的重复购置或闲置浪费。(2)缺乏对采购预算的合理追踪和监控。据不完全统计,高校70%左右报销业务为分散的物资采供报销业务,缺少对供应商的约束和考核,采购货物或服务质量良莠不齐,容易滋生腐败或者遭受欺诈。(3)财务人员无法判断经济业务的真实性,付款审核把关不严,可能导致采购货物、资金损失或学校信用受损。

(三)合同管理方面

随着高校服务社会能力的增强,学校与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的合作日益增多,签订的有关合同、协议数量在增加、类型在变化,与合同相关的风险也与日俱增。目前,高校合同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风险点:(1)合同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可操作性,合同审批流程不规范,无法体现相互制衡的管理要求。(2)合同总归口管理部门不明确,导致合同印章使用不规范,容易导致未经授权或未按规定程序签订合同的情况,有可能出现无效合同、虚假合同,导致学校经济利益受损或者承担不得不履约的潜在风险。(3)合同归档不规范,没有统一到归口管理部门和指定专人负责归档,只是简单的手工登记,既不便于及时、准确地调取相关经济合同,又可能因合同保管不善,造成缺失、遗漏等问题。

(四)高校财务信息化方面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效促进了财务管理手段的创新。当前部分高校财务部门通过财务核算系统、预约报账系统、无现金支付系统、国库支付系统、预决算管理系统、科研经费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了“网上预约+自助投递”报账、微信或者支付宝“7×24”自助缴费、凭证影像化管理、手机APP财务报账线上审批和查询等功能。但是,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中仍存在以下主要风险:(1)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各信息系统间缺乏统一规划和归口管理,缺乏有效整合,存在重复建设或真空区域,导致管理效率低下。(2)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各业务信息系统的实施与内部控制流程结合不紧密,授权不清、权责不明,权力制衡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可能导致无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经济活动的有效控制。(3)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各信息系统间业务协同程度低、缺乏基础数据共享与交互的标准化,造成数据无法共享,影响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相关管理措施难以落实到位。比如,财务管理系统与学校教务、人事等其他管理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存在着数据共享与交互标准的不统一,使得系统间无法实现实时的数据共享与交互,主要表现在:一是部门之间的共享数据缺少必要的数据清洗,造成学生奖助学金发放、教职工酬金发放等大批量发放时系统出现报错,需要相关部门人工配备、手动修改才能成功,不仅影响工作效率,也带来了不少风险。二是部分数据编译标准不一致。各部门根据自己的规则来编制学生学号、学院代码等,造成财务数据共享与交互的困难,无法有效地为内部控制建设保驾护航。

二、建立“互联网+”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意义

(一)有利于及时预警风险

建设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既是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也是学校规范管理、防范风险、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内在需要。随着国家层面审计、巡视、追责问效等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通过信息系统推进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将经济业务的重点领域、主要流程、关键控制环节嵌入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使经济活动管控关口前移,减少人为操作,形成不能腐、不敢腐的环境。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将财务报销、预算管理、合同管理、采购管理以及各种考核评先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整合在“互联网+”的云平台上,促进业务流程优化和授权审批,通过数据留痕与分析,进行管理、监督、考核,可以有效发挥风险预测和报警功能,使管理层“未雨绸缪”,有效规范学校经济行为,预防腐败与职务犯罪,为学校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二)有利于跟踪督查内控缺陷整改进度,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建立“互联网+”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强化制度执行及办事的标准化、流程化;依托“互联网+”形式,可以根据内控评价结果,以问题为导向,将内控制度的设计及落实情况嵌入内部控制体系中,有利于跟踪督查内控缺陷整改进度,并将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情况作为业绩考核和评价的重要指标。

三、建立“互联网+”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建议

通过“互联网+”实现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是一项艰巨浩大的工程,涉及全校的每个部门每个岗位,需要财务管理者敢于“啃硬骨头”。高校财务部门作为内部控制建设的牵头部门,需要联动学校信息化建设归口管理部门、教务部门、人事部门等积极开展纵向及横向调查研究,既要深入学院(部)了解教学科研运行规律及管控需求,又要多向兄弟高校学习,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好的做法,结合学校实际条件,因地制宜推进完善各项管理信息系统与财务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集成化管理。

(一)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步伐

首先,在预算管理方面,高校应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实行预算绩效管理。将项目申请、绩效目标设定、项目论证、评审、决策等业务流程及审批程序嵌入预算管理系统,落实项目库管理,实现事前控制;通过预算管理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的实时对接,既可以实现对预算项目的事中监督与执行进度控制,又可以实现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通过系统大数据的分析,进行预算绩效评价,并作为加强项目管理及编制以后年度项目支出预算的重要依据。其次,在资金管理方面,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互联网自助缴费、财务报账线上审批等资金管控方式,构筑“风险管理第一道防线”。同时,开发手机财务APP,实现所有项目全程跟踪,随时提供预算年度内项目收支信息和执行情况分析,并实时进行比较,为高校管理者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各类项目过程管理、结项管理、会计档案查询等提供快捷的服务。

(二)打造“互联网+”业财融合云平台

树立“业财融合”理念,强化学校信息化建设,使内部控制建设与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有效融合,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教职工信息管理系统、科研经费管理系统、采购与招投标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有效融合,打破部门间信息系统数据不能充分对接,数据无法实时共享的壁垒。建立“互联网+”业财融合云平台,将涉及学生收费、奖学金发放、人员工资发放、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招标采购管理、资产出租出借等各类数据在财务系统与各管理系统间实时流转与查阅,有效规范学校各项经济行为,强化对学校经营性资产及用于经营活动的非经营性资产管理等薄弱环节的控制,有效规范教室及支撑服务用房、场馆等资源的出租出借、取得收益及收益上缴等管理。

(三)利用合同管理系统整合经济业务

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在明确合同总归口管理部门的基础上,按照合同类型授权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归口管理。对于重大合同,按照“三重一大”的原则,分别设置相应的审批权限。通过信息系统规范合同签定、审批、执行、检查、归档等流程,并在系统中保留审阅记录,实现合同管理、预算管理、财务报销等数据的信息对接,使财务部门在报销时可以自动从云平台查看并调取相关合同信息,进行财务结算,改变信息不对称,提高办事效率。

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条件和手段,建设与维护好权责一致、制衡有效、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需要高校全员的积极参与配合,只有理顺学校财务内部控制流程,规范管理,才能真正为高校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才能使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真正落到实处。X

【主要参考文献】

[ 1 ] 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S].财会[2015]24号.

[ 2 ] 陈东霞.基于内控视角下加强高校经济合同管理的相关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24):37-38.

[ 3 ] 董禮.基于信息化背景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商业会计,2016,(11):70-71.

[ 4 ] 王春晖,曹越.内部控制视角下对高校经济合同管理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6,(19):87-91.

【作者简介】

何爱群,高级会计师,江苏省会计领军人才,苏州大学财务处;主要研究方向:高校财务管理。

李洋,高级会计师,苏州大学财务处;主要研究方向:高校财务管理。

沈军,高级会计师,苏州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主要研究方向:高校财务及资产管理。

猜你喜欢
财务内部控制互联网+互联网
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现状综述
医院财务电算化与财务内部控制策略探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