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合军,杨 恒,崔金锦,焦筱然
(安阳师范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建立规划模型是设计高温防护服的一个主要方向,热量的传递过程中,通过一维抛物型偏微分方程来进行热量和温度之间的转换[1]。一般来讲,通过有限差分法对一维抛物型偏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具有高精度的特征[2]。传热方式一般为非稳态的,并且有热传递、热辐射和热传导三种传热方式[3]。人体的各个部位的热量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运用有限差分法对其求解,难免会因其运算量大、运算过程复杂造成困难。将人体模型进行适当简化,将其视为一个圆柱形模型,改进求解方法,增强模型的实用性[4]。人体在作业时,必然有着时间限制,即使身穿热防护服也仅有几秒的安全时间,故空气层和织物的厚度大小对防护性能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关注温度的变化是必不可少的[5]。
然而,高温防护服领域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6],但因其模型建立和计算的复杂性,在设计常用防护服时会受到一定的制约。本文基于傅立叶导热定律,根据一般防护服的性能要求对其边界条件进行了适当的放宽[7]。而且本文建立的规划模型,考虑了层与层之间的联系,分析了各层之间的数学联系,使模型计算更加准确,与实际效果更为吻合。
⑴
由于热能密度在非常短的距离内可看作是恒定的,故可用Δx表示热量传递方向上的位置差,S表示圆柱体的横截面积,用体积与热能密度的积Q=qV=qΔxS表示热能。由热能守恒和偏微分的定义可以得到:
⑵
⑶
结合对热能守恒转化过的式子与傅立叶定律,可得到一维的偏微分方程:
⑷
此外,为了减少最终计算结果对实际问题造成的误差,我们引入了显热容这一概念[8],即用Ci表示第i层的显热容,ρi是第i层材料的密度,ci是对应第i层材料的比热,从而有Ci=ρiCi(i=1,2,3,4)。由于ri和ci是常数,所以Ci也是常数。
高温作业服装共有四层,其中前三层是由不同的材料组成,第IV层为空气层。基于本文上述假设,后面三层以及隔离层可以近似看作只存在热传导[9]。
⑸
⑹
⑺
根据题中假设,可以得出空气层的热传递模型为:
⑻
其中,Ci(i=1,2,3,4)分别是I、II、III和IV层的显热容;ki(i=1,2,3,4)分别是I、II、III和IV层的热传导率;Ωj表示关于x的取值范围,其中Ω1=(0,L1),Ω2=(L1,L1+L2),Ω3=(L1+L2,L4),L4=L1+L2+L3,Ω4=(L4,L5),L5为人体皮肤,t是暴露在外部环境中的时间。q为人体自身的热源,人体自身温度和第I层防护服的外层温度约定为37℃,则q对x的偏导为0,外部环境温度约定为80℃。令mi表示ki与Ci的比值,由于ki(i=1,2,3,4)为热传导率,Ci(i=1,2,3,4)为定值,所以mi为确定值。由于空气层厚度较小,可以将其看成一个圆柱形封闭腔,忽略空气中传导和织物辐射作用[10]。
根据题中所给的防护服的相关数据,层与层之间的距离较小,并且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因此,在传热过程中,热量从外部传递到第I层末端时的温度和第II层的起始温度相同。即上一层末端的温度和下一层初始端的温度相同。对上述所给的服装热传递模型进行积分可以得到以下方程:
⑼
⑽
⑾
⑿
由于第I层末端时的温度和第II层的起始温度相同,即上一层末端的温度和下一层初始端的温度相同。即可得:T1=T2=T3=T4。即:
⒀
⒁
⒂
由于上一层的末端温度与初始层的初始温度相等,即T0=T1=T2=T3。对以上模型进行求解得:
c12=(c21-c11)x+c22
⒃
c22=(c31-c21)x+c32
⒄
c32=(c41-c31)x+c42
⒅
由上述参数之间的关系,可得出温度变化方程为:
(19)
假设各层的密度、比热、热传导率和厚度如表1所示。
表1 各层的密度、比热、热传导率和厚度
其中,密度和比热为固定值,因此Ci=ρici,(i=1,2,3,4)为定值。
各分层温度随时间变化趋势。通过所建立的傅里叶模型将温度转换成热量,根据热传导公式,联立方程,利用差分法[4],通过软件进行编程仿真,运行得出其温度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2 各分层温度随时间变化趋势表
根据所建立的模型,在外部热源通过防护服向人体传递热量时,每一层的交界处温度相等,即上一层末端的温度和下一层初始端的温度相等,因此整个传热过程具有连续性。本文在建立规划模型时主要考虑了层与层之间的联系,将规划模型有机地看做一个整体,使模型更加符合实际。而且模型具有适用性广、计算方法简便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