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属于经乙肝病毒检测显示阳性,超过半年病程或者存在不明确发病日期具有慢性肝炎的患者,简称乙肝。发病之后呈现出畏食、乏力、腹胀、恶心、肝区疼痛等临床表现。质地显示为中等硬度,肝大,存在轻压痛。严重的并且可能发生慢性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等表现,发生持续肝功能异常。依据临床表现将疾病分为重度、中度与轻度。慢性乙肝携带是经乙肝病毒检测显示出阳性,但不存在慢性肝炎临床表现,连续随访1年内血清ALT、AST连续3次不发生异常,但经肝组织学检查显示正常的人员。在此,本文笔者通过对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诊的94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探讨了综合护理干预配合艾灸对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现在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诊的94例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按照1∶1比例,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各47例。所有病例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中关于慢性乙肝的诊断标准,年龄30~70岁,性别不限,对本研究知情且愿意参与研究,并签署有知情同意书,另外排除不愿参与研究的患者,且排除合并有其他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重要脏器疾病患者,精神异常、意识障碍、无法正常交流、严重残疾患者也排除。对照组:27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为34~68岁,平均(51.4±5.98)岁。研究组:25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为31~70岁,平均年龄(50.8±6.1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遵照医嘱,按照肝病科护理流程提供护理服务;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与艾灸,具体方法如下所示:(1)艾灸。施灸时,在选定穴位周围寻找合适灸点,患者产生舒适、渗透、传导感觉时,固定灸点并施灸。穴位主要选择肝腧、胆腧、足三里、百会、阳陵泉及三阴交等,艾灸与穴位皮肤相距3 cm,每次每一穴位灸10 min左右,将艾灰及时刮去,灸直至皮肤稍微红晕则止。施灸过程中,时刻调整距离,询问患者感觉,是否有灼痛感,以免烧伤。1个月为1个疗程,也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决定疗程,间隔1,3,5,7天灸1次均可。(2)综合护理干预。①心理干预,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掌握患者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向患者介绍艾灸治疗的原理,并借助成功案例,给予患者支持与鼓励,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心态,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同时,护士耐心倾听患者诉说,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任何问题,尽量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缓解患者消极情绪,增加依从性。与患者交流过程中,护士应保持微笑,态度诚恳,语言亲切和蔼,充分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与好感度,有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②情志护理,中医认为,情志是影响肝病的重要因素,如果心情舒畅,肝气条达,对肝病恢复有积极作用,若是情志抑郁,气机不畅,肝气不舒,造成气滞血瘀,则会加重病情。对此,护士护理过程中应加强情志护理,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采取可行的方法减轻患者身心负担,避免患者出现悲观、失望等状态,促使患者精神愉快,气机条达,肝腑气血功能旺盛,调节身体状态,控制病情。③认知干预,护士用简洁易懂、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传播方式、自我防护、家属防护等,说明乙肝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引导患者全面正确认识疾病,做到心中有数,积极配合整个治疗过程。④行为干预,不良的生活习惯及方式是加重病情的一大因素,对此,综合护理干预中,护士应主动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提出不良生活习惯与方式,告知生活起居与疾病的关系,引起患者的重视,指导患者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坚持服药,定期接受检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方式,改善生活质量。
(1)干预12周后,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
(2)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2]评价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越高表示越焦虑;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3]评价睡眠质量,0~21分,评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采用GQLI-64生活质量量表[4],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共涉及64个条目,包括4个维度,即躯体健康、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健康与社会功能,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焦虑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与GQLI-64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慢性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呈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者发病日期不明确,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5]。临床上,患者以乏力、腹胀、恶心、肝区疼痛等为显著表现[6]。慢性乙肝,随着病情发展,可演变成终末期肝病,如肝炎、肝细胞癌以及肝硬化等,危及患者生命安全[7]。其中,肝郁脾虚型是慢性乙肝的常见类型。关于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在积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临床建议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从生理、心理等多个方面着手,提供护理干预服务,辅助临床治疗,控制病情,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8]。综合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将护理程序作为核心,护理各方面均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环环相扣又整体协调一致,且其融合了小组护理与责任制护理的优点,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制定全面、科学的护理计划,指导护理实践[9]。艾灸,借助灸火温和的热力及药力作用,通过经络传导,实现温经散寒、行气和血,调节阴平阳秘,疏肝理气,缓解抑郁焦虑情绪,提高临床疗效[10-12]。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不同方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患者干预后焦虑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干预前,研究组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配合综合护理干预与艾灸效果显著。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表2 比较干预前后的焦虑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分,±s)
表2 比较干预前后的焦虑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分,±s)
焦虑情绪 干预前 54.2±5.92 53.9±6.14 0.241 0.810干预后 37.4±6.78 45.1±4.38 6.539 0.000睡眠质量 干预前 9.8±1.35 9.9±1.52 0.337 0.736干预后 4.5±0.84 6.1±0.74 9.798 0.000生活质量 干预前 56.9±7.41 57.1±5.89 0.144 0.885干预后 73.4±5.69 65.9±6.84 5.77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