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江丽 陆澄木 韦世居 卢布
摘 要:陈礼江成人学习心理思想是其社会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陈礼江曾留学美国,获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受西方国家思想教育和当时中国教育现状的影响,他认为要想普及教育,救济失学民众,最主要的是要先救济失学的成人。因为当时的社会只关注儿童的学习,忽视成人的学习导致中国的文盲人数增多。为了改变现状,陈礼江主持了成人学习心理的实验研究,兴办学府,创设成人学习心理研究所,颁布教育规程等,这些举措对推进社会的发展和中国日后成人教育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启迪。
关键词:陈礼江 成人学习 心理思想研究
一、陈礼江生平
陈礼江(1895—1984年),字逸民,江西九江人,中国近代成人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在芝加哥大学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1925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任武昌大学教授。1927年任江西省教育厅厅长,创设乡村师范学校5所,并筹办江西大学。1930年任广东中山大学教授。1932年任无锡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教务主任兼教授,创设成人学习心理研究所。1936年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大力推行电化教育和扫盲工作。1940年在璧山县创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1941年创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任院长。1949年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赴美考察社会教育,1950年9月回国。1981年后任九江市政协委员,1984年2月病逝。他一生都在从事成人教育,强调成人教育的学习较青少年存在很多优势,批评当时只注重儿童学习却忽视成人学习的教育模式。著有《民众教育》《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陈礼江成人教育论文集》翻译有《普通教投法》《成人学习兴趣》等论著。
二、晚清以后成人教育的兴起、发展以及存在的教育心理问题
清末,清廷政治腐败,国势衰微,内忧外患交迫,清政府被迫进行筹备立宪,因此简易识字运动兴起。在严峻的社会背景下,中国的教育逐渐兴起,而中国当时的教育机会不均等,文盲现象普遍。因而中国教育家陈礼江认为要想实现全民教育的思想,要先救济失学的成人,办好基础教育。对此他提出“教育对象全民化”“教育时间终身化”“教育内容生活化”“教育目的全面化”“教育机会公平化”的理念,对成人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12年,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教育者不再只是关注儿童,对成人教育也进行了积极关注。同时,当时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华工教育、五四运动、杜威来华几种思想的作用,使成人教育成為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很多教育家也使用月刊、广播、图书馆等资源对成人教育进行积极宣传,使成人教育发展迅速。民国十二、十三年的平民教育运功,十四年后的民众教育运动先后继起,对教育转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全民的事,每一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当时社会对成人教育依然存在偏见,他们认为成人是不能学习的或学习能力不如儿童,或成人不适于学习,导致成人教育历史非常浅短。但是到底成人适不适合学习,学习能力是否比儿童低依然是一个问题。对此很多教育家进行了研究,如:陈礼江引用1926年桑代克等人对成人学习的心理实验结果表明:人在20到25岁之间学习能力最高,此后一直到42岁,此期间内学习能力会慢慢减退,每年减退的分量不到1%。也就是说,25岁到45岁之间成年人的学习能力不仅比儿童高,而且与14到18岁的青年相等甚至更优越。陈礼江也对成人适不适合学习做了实验研究。
三、陈礼江主持的成人学习心理实验
陈礼江从学习心理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对人的学习能力进行了研究。在学习心理方面又分为两点:学习能力和测验,在社会心理方面,研究一般群众心理。为此他做了如下实验来对他的研究进行了说明。
(一)各年龄左手书写能力之比较实验
左手写字实验,指的是受试人那只手以前没有过书写习惯,就用那只手从事实验。目的是研究儿童、青年、成人各年龄学习能力差异;观察儿童、青年、成人从事较复杂的筋肉运动,学习左右手实验的相关。实验共举行22次,最初测验一次,之后每天练习一次,共20次,星期日休息,练习结束了,最后再测验一次。初测与末测写字时间均为七分钟,写完时再反复重写,直写至主试喊停为止。最后得出的实验结果是,从事像书写一类筋肉运动学习,从7岁至48岁任何年龄均可学习,其学习进步希望之有无与大小,大部分在智力不在年龄。
(二)成人非文字团体智力测验
陈礼江对人的智力进行测验,选取非文字的测验材料,受测对象是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文盲,受试者年龄在13岁至45岁之间,测验内容包括记忆力、了解力、分析力、推理力、判断力、创造力、适应力。测验题目参考中外文献进行编制,测验方式有两种,一为限定时间的个别测验,一为不限定时间的个别测试。根据他们的测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受高等教育或中等教育者,测验所得分数大半很高;二是受初等教育或文盲者所得分数虽有少数的分甚高,但多数比较低下。
综上两种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成人仍然具有学习的能力并且可以看出教育对人的重要性。除此以外,陈礼江也对成人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成人学习意见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学习任何新事物,年龄影响是一件很小的因素。对乡民社会心理的调查和研究发现,乡民的社会心理合理与否,最主要是在教育。
四、陈礼江成人学习思想的主要内容
过去大部分人对成人学习持不支持态度,认为成人不适合学习,而陈礼江从成人是否有学习可能不断推进到成人与儿童学习能力比较,再从各种智力不同的成人学习角度进行思考与研究,发现成人学习某种事物不能获得成绩或成绩不如儿童,并不是学习能力的原因,而是他们忽视了自己的学习能力等原因。
(一)成人是否有学习可能
关于简单感觉运动学习的实验结果:成人在通过练习后由起初每30秒钟只能打186次,到最后进步到每30秒钟能打215次;关于简单习惯的学习,实验让10个人用特制的26个容易而又简单的字代替26个字母来抄书。每天抄半小时,共练习15天。结果第15次抄的字数是第一次的4倍;关于复杂而系统的习惯学习,史维夫42岁时,自己以用眼法学习打字,每天1个小时,练习50天。最后5天的成绩平均每小时打1060个字,每分钟约17.5字;关于成人记忆的实验,(施来德)试验成人记忆日期,无意义字、诗、散文、小段文字和字母。发现第二次的成绩胜过第一次(共学习两次)。综上所述,由简单筋肉运动到复杂能力的实验都可看出成人有学习的能力。
(二)成人与儿童学习能力的比较
成人与儿童比较在简单能力(掷球于杯内的训练);推理与记忆混合的活动能力(用一至十的数字代替A,B,C,D,E,F,G,H,I,J十个字母,测字母与数字按规定联合起来);分析与选择(被试会算数题目个数多少的比较)等一些学习能力的比较。结果为:在简单能力掷球于杯内的训练中成人与儿童进步大致相等;推理与记忆混合的活动能力实验中成人比儿童的成绩较好;分析与选择成人会的题目多于儿童。由此可知,成人的学习能力并不比儿童差。
(三)各种智力不同的成人学习研究
陈礼江对在夜校中学习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学习进步30岁以上学生的进步优于14至16岁的学生,稍优于17至19岁的学生,与25至29岁的大致相同。但比20至24岁的学生稍不及一些。可见,学习能力并不因学习年龄增加而降低。
陈礼江通过整理许多心理学家做过的实验观察他们的研究结果和自己四年来对成人心理的研究,结果发现年长和年幼都各有优势,并不是成人不适于学习,反而在许多方面成人是优于儿童的。
五、陈礼江成人学习思想的意义与当代价值
陈礼江通过对成人与儿童的学习心理实施方法等研究,认为成人有学习的能力,并且在很多方面,成人是优于儿童的。就当时的社会形势来说大部分人都重视儿童教育,对成人教育从不关注,成人不适合学习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人们对成人教育的忽视。而陈礼江认为成人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是高等教育的扩张和继续,这种思想使当时教育普及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教育普及率高的今天也是实用的。同时,陈礼江提出的“社会教育受教的时期是终生”“社会教育的内容是整个生活”“社会教育受教的人是全民”“社会教育实施的方式不定”的思想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教育机会均等、活到老,学到老、教学方式多样化等教学理念相契合,他的这种教育思想在我们当代社会也很有启发性,对现在的教育也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