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倩
内容摘要:传统村落作为人类聚居的生活空间,经过历史的发展与多元化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村落文化。广西位于我国华南地区,其特有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与社会环境,促就了该地区独特的建筑形式、建筑装饰与村落格局,体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与民俗风情。现如今,随着乡村建设、旅游开发、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传统的村落样貌遭到破坏,村落文化在多元化的冲击下已逐渐淡化。由此,传统村落的文化保护与发展应高度重视,加强文化保护意识。
关键词:传统村落 文化 民族特色 保护价值
一.广西传统村落基本概况
广西属于百越之地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被众人所知。该地区主要以盆地、丘陵和滨海平原为主,地势较为平缓,境内地区物产资源丰富,极其适合植被物种的生长。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壮民族与其他同根源民族共同生存在保持着自身原生态文化。通过借鉴和吸纳其他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多民族相互融合,彼此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团结协作的局面,共同营造出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特点和地域性文化特征。其中,壮族、侗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作为广西最古老的原住民族,原始先民为适应该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经过不断的探索,适度开发资源、珍惜土地和水源,因地制宜,创造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民居文化。譬如以“人居其上”的干栏式建筑、风雨桥、鼓楼等具有特色的建筑文化,既丰富了中华民族璀璨多姿的建筑文化宝库,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财富。
广西境内的传统村落数量繁多,分布范围较较广。基本上是由一座座单个的民居建筑组合而成,传统的干栏式建筑、鼓楼,以及秀丽的风雨桥等独特的建筑样式,展现出民间工匠们超凡的营造技艺。而在民居建筑的设计、结构以及制作等方面,无不蕴含着匠人们的民族信仰、精神追求和审美标准。时至今日,当我们深入的探索广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内涵,近距离去感受清雅秀丽的风雨桥、宏伟壮观的鼓楼,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干栏式建筑民居,也会被这个民族强烈的自我意识所震撼。由于村落房屋基本以木构建筑为主,而传统木结构的建筑非常容易引起火灾,一旦发生将很难修复。若村落房屋之间距离相近,那么就有引发整个村落一起遭殃,这对传统木结构建筑来说会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根据数据分析,对于广西传统村落研究的科研成果逐渐增加,为广西村落文化的保护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各地方政府也意识到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价值,加强对传统村落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该地区传统村落缺乏保护的现象。
二.广西传统村落的保护价值
广西传统村落的形成,是该地区先民根据自身的意识观念与所处的地理环境,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民族村落文化,它们见证了广西境内各民族几百年乃是上千年的生活习惯,是具有极高价值的文化保护遗产。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文物定级评估标准,对广西传统村落的保护价值进行整体分析。
(一)历史价值。历史价值是传统村落的基本价值,它见证了该地区人民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特有的生活状态,承载着重要的历史讯息。广西作为一个多民族集体聚居区,在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该地区独特的村落文化。如古语“睹物思人”,所表达的就是实物承载的历史信息。因此,传统村落蕴含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底蕴,作为该地区民族特色的象征,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二)艺术价值。艺术价值主要是指在构造、建筑样式、装饰效果、审美等方面表现时给人精神上和视觉上的效果。广西境内地形复杂多样,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而不同的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村落形态、建筑样式都存在极大的不同。譬如该地区侗族村落,以及受汉文化影响的壮族村落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侗族村落形态受原始观念的影响,体现出强烈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面貌;壮族村落受汉文化的影响,村落形态、建筑样式等艺术价值体系上都展现出多元化特色。正是多重外在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该地区丰富璀璨的村落文化。
(三)科学价值。科学价值则是指传统建筑遗产在规划、营造等方面,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时期所呈现出的科学技术水平,并能给予后人丰富的建造经验。譬如,以该地区侗族因地制宜,创造出鼓楼、风雨桥、干栏式建筑等多样化的建筑形态。在技术、建筑营造等方面,也展现出不一样的美观性与实用性。对于我国传统建筑形态来说,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榫卯结构、营造技艺的传承与广泛的使用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它的科学价值不言而喻。
总而言之,将传统的村落文化完善的保护起来,了解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能够进一步加强民族的凝聚力与精神样貌。现代社会急速的发展与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壮侗传统民族观念的凝聚力,其民族意识、民族信仰被多重价值观所冲淡。所以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民族精神和民族团结的重新唤起,进而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三.广西传统村落的文化保护策略
传统村落存载着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历史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村落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文化景象,体现了极高的文化保护价值。而为了能够有目的、有效的将其传承下来,则需要各研究人员能够将村落的空间规划、物质形态、营造技艺、村落与所处环境场所的关系,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等方面真实、完整的保存下来,以防失去珍贵的民族文化。
广西境内主要以少数民族为主,大部分地区经济条件、物质基础以及交通方式都不够完善,处于偏远地区的传统村落也被忽视。而原始村落居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离开原本居住的村落,使得广西地区“空心村”现象愈加严重。并且,随着保护行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混淆了传统村落保护的主要目的,使得各地村落保护的措施千篇一律,使得村落城镇化、单一化,很多具有民族传统地方特色的村落逐渐丧失原有风貌。现如今,各学科专家通过调查广西地区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氣候环境,以及地形地貌与再生资源等,分析出村落最初营造的样貌,同时深入了解在文化相互融合、社会逐渐发展过程中对村落形态所发生的变化。为进一步提高传统村落的保护,我国政府以及各界研究学者、文化保护意识强烈的公众人物等纷纷加入到保护行动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一)从经济上对村落居住环境的改变。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传统村落居民最初会选择地域宽阔、有山有水的环境作为聚居地。由于原始生产力和物质水平相对较低,基本上都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赖以生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应为村落居民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村落的居住环境,如修复道路、提高环境卫生、添加基础设施等。特别是具有文化保护遗产的传统村落,不仅要推行保护政策,还拨款资助加大扶持,针对不同的情况实施不同措施,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争取做到最大程度的保留传统村落原始风貌。
(二)从理论上对传统村落整合分析。在广西境内主要以少数民族为主,在多民族共同生存、相互融合的环境下,产生了多种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而这些文化遗产大多依附在传统村落形态之上。但是,村落居民以及大众人群对民族文化的自我认知度不高,基本上处于“无意识”状态。各学科研究学者深刻认识到传统村落所存在的价值,从多个视角下对传统村落进行分析,通过田野考察,学术性以及专业性的研究论证,最终得出科研成果,为后人的研究提供具有科学价值的文献资料。
(三)从行动上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时代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群意识到村落文化的重要性,开始组成社会团体或以个人资金投资的形式参与村落保护和建设的行动中。在多个团体以及社会人士的帮助下,采取多种推广方式推广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价值。譬如举行全国性青年传统村落调研比赛、传统村落的探索、以及大力发展旅游业等提高村落的宣传效果,进一步加强社会人群与新一代青年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意识。
四.结论
现如今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极其重视,对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总体目标等都做出了明确的分析。但由于广西地区地广人稀,大量传统村落聚居在较为偏远地区,其保护与发展策略相对于其他地区稍显滞后,达到的效果也有所欠佳,更有效的保护传统村落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应加深人们对村落文化的了解,認识到传统村落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审美价值,完善传统村落的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杨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2]刘小漫.古村落保护的生态文明建设初探——以侗族古村落为例[J].中外建筑.2014(9).
[3]朱晓明.试论古村落的评价标准[J].古建园林技术.2001(04).
[4]陈丹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研究[J].山西建筑.2014(34).
[5]胡燕,陈晟,曹玮等.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1).
[6]覃国生,梁庭望,韦星朗.民族知识丛书—壮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
[7]薛林平.建筑遗产保护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8]贾银忠.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9]雷翔.广西民居[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YCSW2018134)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