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四方面

2019-06-06 09:19
南方周末 2019-06-06
关键词:现代人富人美德

王鼎钧

小事儿

卖牛奶的女孩没有错

下面这个故事流传广远,你只要看见开头几句,就知道结尾,但是我仍然得把它说完。

一个农家女孩,头上顶着一桶牛奶,前往集市。她一面走一面计算这桶牛奶可以卖多少钱,这些钱可以买多少鸡蛋,这些蛋可以孵出多少鸡,鸡又生蛋,蛋又生鸡,钱越赚越多,可以买羊,卖了羊可以买牛,她会变成一个有钱的人,可以穿什么样的衣服,戴什么样的首饰,可以参加舞会扬眉吐气。

想着想着得意忘形,没看见路旁有一块绊脚石,害她几乎跌倒,虽然没有跌倒,头上顶着的牛奶桶掉在地上,跌碎了!

这个故事的原典是《伊索寓言》,后来发展出不同的版本。人的脖子那么细,那么软,里头包着咽喉和血管,很不适合承担压力,卖牛奶的女孩为什么把木桶顶在头上走路呢,各家版本都没有解说。原来大千世界,各地民情风俗不同,现代人从电视屏幕上看见了,在非洲,在台湾的排湾人,都有人从小练成这门功夫。

以前,各家版本也都传达一个古老的讯息,这女孩不守本分,痴心妄想,留下一个笑话。现代人的说法,年轻人应该及早培养理财的观念,理财的第一步,就是赚钱,然后是,“让每一分钱都能生钱”。卖牛奶的女孩失败了,失败的意义是吸收经验,下次可以做得更好。

古代赚钱太困难,强调赚钱惟恐鼓励犯罪,所以先贤美化贫穷。现代人说,“贫穷并不能产生那些美德,即使有美德,也不能持久。”现代理财是金光大道,你可以正正当当地奋斗,这里奋斗也是美德。

我们来为卖牛奶的女孩平反吧,她并没有错,第一桶牛奶打翻了,还有第二桶,今天犯了错误,还有明天。无论如何,她不要像那个卖火柴的女孩。

两个三角形

读周邦彦《一个人的经济学》,里面有一个故事,乍看跟“卖牛奶的女孩”面貌相似,看到底才发现精神不同。

它的大意是说,有一个富人想帮助一个穷汉,送给那穷汉一条牛,劝他去开垦无主的荒地。这个穷汉觉得种田辛苦,把牛卖掉,买羊,每一只羊可以生好几只小羊,赚钱比较容易。一条牛可以换好几只羊,既然有这么多羊,何不先杀一只解馋?杀了一只又杀第二只,羊渐渐减少,不能改善他的环境,就卖羊买鸡,一只羊可以换很多鸡,热闹。可是他又想吃鸡,既然有这么多鸡,先杀一只两只无妨……这样下去,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我来接着说,卖牛奶的女孩,她的想法是正三角形,这个卖牛的汉子,他的想法是倒三角形。现代人理财的想法都是正三角形,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罗默(Paul Romer)说,不要把人生走窄,中国先贤也说,向高处立,向宽处行。不要光说你我没有钱,专家说,一个普通家庭,每年要浪费一万八千美元,由三十岁到六十岁退休,三十年,总共浪费了五十四万美元,这个数目不小。

坦伯顿成长基金(Templeton Growth, Ltd)的创办人约翰·坦伯顿劝我们“别急着吃棉花糖”,“苹果树一旦长成,你有吃不完的苹果”。台湾世新大学在一份调查报告里劝我们“必须特别会控制自己”。

王正林和王权合译的《邻家的百万富翁》,原作者长期观察富人的生活,发现富人都很节俭。我也看见有钱的人开二手车,吃普通快餐,三年五年不换手机。他们住豪宅,一方面是投资,一方面也为了安全。他们把花钱的快乐,转变为存钱的快乐。存钱的快乐,转变为赚钱的快乐。赚钱的快乐,转变为捐钱的快乐。

对自己负责任

理财是对自己负责任,这句话是理财专家阙又上说的。我的理解是,中国有“光前裕后”的古训,年轻人不注重理财,希望在生活上依靠父母,西洋有“福利社会”的学说传来,中年人不注意理财,希望年老以后在生活上依赖国家。所谓“对自己负责”,就是立志脱离这种依赖。

理财,用大白话来说,你可以在应该用钱的时候,从自己的口袋里掏钱出来。用大俗话来说,爹有,娘有,兄有,弟有,(还可以加上国库里有)不如自己有。

还有几句话,听来残忍,我下了狠心不瞒你。亲情止于久病,手足之情止于分产,友情止于借钱,君臣止于欠薪,五伦大都以经济关系为纽带,只有夫妻止于外遇。理财可以巩固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生存空间,在生理上好比一个人的肺。

泰国传来的消息,有这么一个人,用退休金买了一块地,种水果树,卖水果,赚了钱,再买一块地……结果变成大富翁。

台湾有这么一个人,他卖花生,然后,他卖五香花生米,然后,他研发出来花生饼、花生糕,创出品牌,结果变成大富翁。这样的事可以发生在他身上,也可以发生在你身上。

英国传来的消息,有那么一个人,他每逢星期天到垃圾场去拣人家丢弃的冰箱,修了,再卖出去。有钱赚,就有人合伙,可以开公司。他死后,捐给医院三百万英镑!

当年孔夫子到了卫国,看见人烟稠密,夸奖了一句“庶矣哉”!弟子问,如果提高要求,还要怎么做?孔子说,“富之”。弟子又问:如果再提高一步呢?孔子说:“教之”。我想,“富之”是向钱看,“教之”是向前看。

从赚钱到捐钱

有人这样描述现代企业家:拼命赚钱,拼命省钱,拼命捐钱。西方东方,多少家财不止万贯的人,现在把一部分家产捐出来,将来把全部的家产捐出来。

有人说,富人捐钱是为了省税,这话不精确,咱们唐宋元明清都有大慈善家,税法对捐钱的人并没有优待,后来政府为了奖励捐款,这才定出办法,如果你捐一万元,年终报税的时候可以从收入中扣除一万元,你可以少交一点税。来龙去脉,并不是捐款为了省税,而是省税为了奖励捐款。

再说一句,无论税有多重,也不会把他家产都“没收”了,拼命捐钱的人并不是为了省税。这些人为什么要捐钱呢,一位富豪说,他捐钱,为了给他的子女一个更好的社会。这话可能需要解释一下:捐钱给教育,学校可以办得更好,家境贫困的青年也可以受到完整的教育。捐款给慈善机构,救助陷入急难的人,减少人间悲剧。捐款给艺术团体,提高大众的品位,变化气质。捐款给医学研究,可以减少疾病,提升全民的体能。这些行为增加社会的“正能量”,更适合下一代的生存发展。所以,另一位富豪才说,在巨大的财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因为他没有参与上面所说的这项工程。

一切美德的基础在能“施” ,“施”的前提是能“有”,经过拼命赚钱、拼命省钱,终于拼命捐钱,从无到有,从有到施,可以称为现代完人。只要承认这个价值标准,中产阶级,小康之家,一般工薪人士,勿以善小而不为,都可以戴上这顶冠冕。统计数字俱在,每年捐款的总额中,富豪仍占一小部分,他们身份显赫,引人注意,所以写文章的人乐意举以为例。

猜你喜欢
现代人富人美德
小学生拾金不昧 传承美德树榜样
现代人的避难所
智珠
道人善即是善
渐富人群
节约用水是美德
助人为乐是美德
想象与救助
现代人的手机“依赖症”
神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