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
摘 要:本文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对《人间天堂》的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作者得出翻译策略是以目的论原则为最高原则的,不同的译者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所得出的翻译文本也是不同的。
关键词:《人间天堂》;目的论;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2--01
一、引言
《人间天堂》是由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所创作的一篇长篇小说,真实记录一战之后年轻一代对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的强烈反叛精神。在进行文学翻译时,由于不同译者遣词造句时偏好的差异,译文也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文体风格,译者不仅需要尽可能地保留原作者及原文的风格,还是需要在译文中展现出自己的风格。因此,本文选取了姚乃强以及吴建国的译本,以目的论作为指导理论,对比分析两种版本译文的翻译意象,修辞,叠词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二、目的论
目的论指出任何一种翻译都有特定的读者,译文的背景、目的、受众以及情景都是以译入语为基准的,译者应充分考虑受众读者的阅读需求,并根据相应的翻译目的,从原文本中选取对达成翻译目的最重要,最有用的内容进行翻译。翻译首先要以读者为本,将读者对译文的期待作为翻译的最高标准; 其次译文应该使读者在自己的文化及语境下也能够 准确地理解译文的内容及含义; 最后,译文与原文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联系,翻译的形式要以译者对原文的解读以及翻译目的为基准。因此,翻译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对原文的转化,而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三、从目的论对《人间天堂》两个译本的对比分析
下面就以姚乃强和吴建国两个的中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两位译者在面对读者需求时的翻译目的,从意象,修辞,叠词三个方面探讨两个译本风格上的差异,并从目的论视角对这些现象进行解读。
3.1意象
例1:原文:A quotation sailed into his head and he couldn't resist repeating it aloud.
姚译:有一句名言出现在他脑子里,他顶不住要大声说出来。
吴译:一句台词忽然扬起风帆驶进了他的脑海,他再也按捺不住,便大声朗诵出来。
分析:在例1的翻译中,以目的论为指导,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将原文中“sailed into”,译为“忽然扬起风帆驶进了”。吴建国的译文保留了原文风格,不去替读者过度解读,而是精确地忠于原文。而姚乃强的译文,译为“出现”,这样翻译只能说是准确,但失去了原作的风格。
3.2修辞
例2:原文:She looked up and the sparkle of the tear in her eye was like ice.
姚译:她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的泪水像冰一样晶莹剔透。
吴译:她仰起脸来,眼睛里噙着闪闪发亮的泪花儿,像晶莹的冰花儿一样。
例3:原文:The evening was so very young that they felt ridiculous with surplus energy, and burst into the cafe like Dionysian revellers.
姚译:他们觉得这个夜晚还刚开始,没有尽兴,有劲不使是挺可笑的。于是他们像一帮酒徒一样冲进了这家酒吧。
吴译:夜生活才刚刚开始,他们因精力过剩,很有些百无聊赖的感觉,于是就像古希腊酒神节上的狂欢者一样风风火火地闯进了这家咖啡馆。
分析:例2原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吴建国译为“像冰花儿一样”,比译作“像冰一样”更有意境。例3中“古希腊酒神节上的狂欢者”要不“一帮酒徒”形象很多。由此可以看出,吴建国在处理修辞手法的翻译时更为出色。
3.3叠词
例4:原文:Oh, don't be so darned feminine.?
姚译:他隐隐约约地感到就啊,不要那么女人腔。
吴译:别再这么娇滴滴地耍你那套女人家的小性子啦。
例5: 原文:with a flaccid camaraderie in the droop of the cigarette from his pale lips.
姚译:毫无血色的嘴唇上叼着一支软耷耷的香烟。
吴译:他苍白的嘴吹上叼着一支下垂的香烟。
分析:从上述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吴建国的译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叠词如:“娇滴滴”“软耷耷”这些叠词的使用增加了译文形象性,确切性以及韵律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译文也更加精确,读起来朗朗上口。
四、结论
通过对比分析《人间天堂》的两个中译本,不难发现,对于不同译者,其翻译目的不同,所使用的翻译策略不同,措辞方面也就会产生差异。从意象,修辞,叠词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两个译本,通过以上几个例子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吴建国的译文偏于异化的翻译策略,多使用意象、叠词和修辞,用词简洁凝练,而姚乃强的译文偏于归化的翻译策略。在进行对比研究时,也发现了一些自己的不足,如不能选取更具代表性的例子,在今后的学习当中,应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对比分析译本。
参考文献:
[1]董雨晨. 从目的论看译者的风格——以《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为例[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97-99.
[2]冯庆华. 文体翻译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471-480.
[3]吳建国. 人间天堂[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
[4]姚乃强. 人间天堂[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