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云
【摘要】目的 探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吉林省桦甸市明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综合性护理干预),每组分别为47例。比较两组护理后的遵医行为。结果 观察组各项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帮助患者严格遵医嘱治疗,从而有效保障血压控制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综合性护理干预;遵医行为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2..01
众所周知,高血压一旦确诊,均离不开终身治疗,是否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重大。然而,正是因为不可治愈性,患者长时间受到高血压的不良影响,内心往往会产生各种负性心理,这就导致部分患者遵医行为较差,各种擅自停药、加减剂量的现象频繁发生,制约了临床治疗的效果[1]。因此,针对高血压患者而言,临床不仅仅需要重视治疗方案的选择,同时还需要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帮助患者正确认知疾病,提升患者遵医行为,才能够有效保障血压控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吉林省桦甸市明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综合性护理干预),每组分别为47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45~73岁,中位年龄(65.3±5.4)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为(4.5±1.8)年。观察组中,男29例,女18例;年龄44~74岁,中位年龄(65.2±5.3)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为(4.6±1.7)年。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主要辅以常规治疗方案,即对症护理,定期测量血压、常规指导等。观察组则给予以下综合性护理措施:
1.2.1 健康教育
根据观察组患者实际情况,包括文化水平、疾病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包括宣传手册、面对面宣教、健康知识讲座等,系统讲解高血压致病因素、高危原因、治疗方案、血压控制重要性等等,使得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意识到遵医嘱对血压控制的重要性。
1.2.2 心理疏导
正如上文所述,高血压本身的不可治愈性,患者或多或少会存在悲观情绪,这就需要护理人员给予心理疏导,基于患者心理状态,引导患者转移注意力,让患者意识到只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医护方案,高血压是能够进行有效控制的,以此来提升患者依从性。
1.2.3 用药监督
护理人员应当主动联合患者家属,共同针对患者进行用药监督。具体来说,主要是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用药的方法、剂量,前期采用定时发配的方式来规范用药,在他们熟悉用药之后,指导其采用定期提醒、手机备忘录等方式,针對用药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督促患者遵医嘱用药。
1.2.4 生活干预
指导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戒烟限酒,针对脂肪进行严格的限制,尽可能把体质量控制在25 kg/m?以内。与此同时,教导患者及其家属血压测量方法,定期针对血压进行测量。此外,告知患者运动方案,即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运动,具体是以步行、慢跑为主。
1.3 临床评价指标
遵医行为选择我院制作的调查问卷实施调查,相应的指标包含规律用药、饮食控制、血压监测以及运动方式。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 22.0,遵医行为选择%表示,x?检验。
2 结 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在规律用药方面的遵医行为分别为74.47%(35/47)、93.62%(44/47),(x?=5.077,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在饮食控制方面的遵医行为分别为76.60%(36/47)、95.74%(45/47),(x?=5.713,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在血压监测方面的遵医行为分别为72.34%(34/47)、91.49%(43/47),(x?=4.596,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在运动方式方面的遵医行为分别为74.47%(35/47)、97.87%(46/47),(x?=8.927,P<0.01)。
3 讨 论
正如上文所述,终身治疗的特征,决定了遵医行为与高血压之间的密切联系。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用药监督以及生活干预,帮助高血压患者认识到遵医行为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使得患者严格遵医嘱进行生活控制、用药控制、行为控制,从而有效保障临床治疗效果[2]。
本研究中,观察组规律用药、饮食控制、血压监测以及运动方式方面的遵医行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正确认知高血压,提升患者遵医行为,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锦芳,孙网风,颜庆华,余 辉,吴 静.微信互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9,(09):1137-1139.
[2] 蔡维芸,夏 雷,高中丽.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及其不良情绪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05):102-105.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