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冰
近年来,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转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引导农村电子商务集聚、创新发展,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进乡镇特色产业转型,更好助力乡村振兴,江苏省商务厅于2018年组织开展了“江苏省乡镇电子商务特色产业园(街)区”的创建工作,并已评选2批103个具备农村电子商务集聚、绿色、共享发展等优异条件的园(街)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在农村的普及,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尤其是近年来,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纷纷布局农村,使得农村电商成为新“风口”,显示出更为深厚的发展潜力。但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我省各地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
农村电商产业泛而不强。部分地区没有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电商产业集群,特色产业的电商销售规模不大。
产业集聚度不高。众多农村电商企业比较分散,引领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商务龙头企业数量少且规模偏小。大部分集聚区建设相对滞后,尚未形成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核心区块。
产业集群的发展不均衡。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因成立条件和基础不同,发展的规模、水平不平衡。同时,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中低层次技术为主,项目的整体规模不大、档次不高,且并未形成完善的电商产业服务支撑体系。
品牌意识不够。众多小型农村电商企业、电商从业者仍旧处于低水平模仿阶段,缺少自主品牌,竞争优势有待增强。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质量和标准不统一、不稳定,品牌价值没有充分显现。
人才驱动力不足。众多农村电商企业普遍反映吸引客服、美工、运营和技术等各方面人才难度较大,高端人才稀缺,中端人才难留。
此外,基础设施存在短板、融资难、物流难等也是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问题。
随着电商产业发展规模的持续扩大,经营主体数量增多,发展需求、发展阶段发生变化,以镇(村)为单元、以街区(园区)为载体的农村电商产业集聚发展态势逐渐形成。而这,也成为帮助破解当前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难题的路径。
徐州睢宁的沙集智慧电商产业园,就是一个农村电商集聚、创新发展的典型。
2006年,沙集农民通过电商平台自发创业,实现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市场主体的历史性转变,由此形成了著名的以“网络+公司+农户”为核心,通过电商产业实现农村地区创业富民的“沙集模式”。
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升级的急剧调整,“沙集模式”也在不断升级,实现了从“无中生有”发展家具产业的1.0版本,到由弱变强的2.0版本,再到如今以创意产业为内核,到家具设计、生产、定标全产业链的3.0版本,并在品牌、标准、质量上发力狠抓。
2017年投入使用的沙集智慧电商产业园,是睢宁网销家具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集商品贸易、平台建设、物流配送、融资支持、网络文化创意、网络学校、实训模拟等多功能、多业态为一体的综合电子商务园区。这里有国家木制家具及人造板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实验室、智能家居设计研发院、全国首家淘宝大学市级培训中心等研究中心,为推动电商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沙集智慧电商创业园的带动下,睢宁全县电商园区载体建设发展开创新局面。短短几年时间,徐淮路家具电商产业带,东风村网商一条街、高作电商一条街,凌城、邱集、八里等镇级电商园齐头并进、如火如荼,形成了“一带两区八园”电商产业集聚发展格局。其中,8个电商园面积达85.5万平方米,入驻200多家规模较大的电商企业,产业集聚发展效应十分显著。
南京禄口皮草小镇电子商务特色产业街区,也是农村电商集聚发展的一种模式。它从“产品设计、研发、工艺创新、营销推广等多元配套服务项目,整合多渠道服务功能”着手,以创新“企业+商户”模式联动产业、商业、物业、文化,实现企业与企业间电子化、数字化的商务模式,打造扁平的一站式的专业皮草产品展示和交易平台。目前小镇入驻皮草企业近千家,皮草从业者超万人。
无论是沙集电商产业园,还是禄口皮草小镇,包括省内其他乡镇电子商务特色产业园(街)区,都拥有相对完整的基础产业链。而产业链与产业集聚又是相辅相成的。产业集聚可以聚集当地综合实力强、引领性强的电商企业,对促进产业创新、转型、升级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发挥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机遇,江苏把富民增收作为农村电商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促进电子商务与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农村电商创新发展、集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2018年,全省农村地区网络零售额2075亿元,约占全国的15%,居全国第二位。2018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规模百强县中,江苏占19席,县域活跃店铺24万家,农民就业超过260万人。涌现出全国知名的徐州“沙集模式”和宿迁“一村一品一店”等模式。
为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省商务厅积极推进农村电商集聚、规模发展,推动传统小而散的农村电商经营者向乡镇园区集中,实现信息、人才、物流等资源共享,促进地方特色产业集聚和提档升级。
突出典型树立,深化农村电商示范体系建设。把农村电商示范体系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持续大力推进,不断加大示范覆盖面,引领带动全省农村电商蓬勃发展。截至2018年,全省共创建7个国家级电商示范县、28个省级电商示范县、125个省级电商示范镇、368个省级电商示范村和103个省级乡镇电子商务特色产业园(街)区,有效推动农村地区电商更广泛运用,促进了农村产业转型和农民增收致富。在各级各类示范引领下,全省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商推进体系、公共平台服务体系、电商物流配送体系、电商人才培训体系等,全省农村电商发展环境不断趋优、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突出品牌打造,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把品牌化作为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引导各地避免同质化竞争,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和质量提升。2017年召开“以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品牌化发展”为主题的农村电商推进会,鼓励和支持各地推动农产品标准化论证,促进农村电商发展提档升级。各地纷纷依托现有名特优农产品资源,开展农产品标准制订和认证,打造农产品区域名片,涌现出“桃博士”“木兰桃”“红胖胖”等一批网络知名品牌。制定《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品牌确认规范(试行)》,推动农村电商品牌化发展。
突出配套服务,营造农村电商发展良好环境。推进电商领域诚信体系建设,把电商诚信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广泛开展电商诚信教育宣传,引导电商平台和经营商户合法诚信经营,鼓励和推广地方商务部门建立交易纠纷先行赔付制度,联合相关单位组织开展不法经营信息专项整治,促进规范发展。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制定《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邮政、供销社、快递、物流企业及涉农电商企业的自营物流网点向农村延伸。大力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制定《江苏省“十三五”电子商务人才发展规划》,在全省创建了33个电商人才培训基地,依托培训基地、行业协会及各类高职院校、大型电商平台、有资质的电商龙头企业等广泛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农村地区参训人员年均超过20万人次。
责任编辑: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