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莉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所著的中篇小说《悉达多》,讲述主人公悉达多的一生,阐释寻求“自我”之路的哲理。小说融合了印度和中国人的信仰形式,超越民族差异,不枯燥,不晦涩,写得坦率而美妙。
悉达多外貌俊美,是婆罗门之子。婆罗门是印度最高级种姓,其宗教职能是祭司。悉达多的好友,同是婆罗门之子的葛文达爱悉达多明亮的眼睛和甜美的声音,爱他走路的姿态和完美无缺的举止,最爱的则是悉达多的精神——他那卓越、激昂的思想,坚强的意志。
悉达多练习沉思与冥想,可是渐渐地开始感到不快乐,他那令人尊敬的父亲和师长们似乎已经把平生所学都教给了他,他的心灵却依然无法满足。悉达多想要找到“阿特曼”,那坚不可摧、不受制于时间的永恒的自我。
悉达多离家去做沙门,也就是苦行僧,葛文达追随而来。悉达多从沙门那里学到了多种摆脱感性自我的方式,冥想,斋戒,屏气敛息,自愿受苦和克服痛苦、饥饿、焦渴、疲劳。这样的修炼长达三年。悉达多发现,终究无法逃脱时间的制约,超脱自我与回归自我不断轮回。这期间,佛陀释迦牟尼也即乔达摩的传说传遍整个印度。悉达多和葛文达告别沙门,追寻佛陀的下落。
他们见到了佛陀。佛陀脸上“隐约带着平静、安逸的笑容,像个健康的孩童一般”,气定神闲的仪态中“没有欲望,没有模仿,没有烦扰,只有广明和平静”。听佛陀宣讲摆脱烦恼之经法的人,包括葛文达,都请求成为佛陀的弟子。可是悉达多说:“没有人能够通过讲经而获得救赎。尊敬的佛陀,您无法用言语或教化告诉别人,在您大彻大悟之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悉达多继续向前,带着真正的自我。他意识到自己不再年轻,是个成年人了,一样东西已经离自己远去,那就是对老师的渴望和对说教的渴求。他在沙门时代被扼杀的感官重新苏醒过来,他品尝到了财富、情欲、权力的滋味,也体验了尘世的污浊、恶习与空虚,遭遇了迷惑、软弱与堕落。他想要保护儿子远离生活污染,却遭到儿子的背弃与离开,就像悉达多年轻时候逼迫父亲同意自己离开一样。他多年以前跨过一条河去云游,多年以后他又回到这条河边,向船夫瓦苏提婆倾诉。他看到“河水朝着目标奔流着”,奔向瀑布、激流、湖泊、大海,在蒸腾升空后变成雨滴倾泻而下,又开始流淌不息。悉达多望着河水匆匆而去,“河水由他自己和他曾爱过、见过的所有人组成”。他听到河水奔流,发出“欢乐和痛苦的声音,悦耳和刺耳的声音,欢乐和悲伤的声音,成百种声音,上千种声音”“渴望的呼号与智者的嘲笑、愤怒的呐喊和垂死之人的呜咽,全都浑然一体”。
悉达多留在这里,成为船夫,摆渡人。他最终接受了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热爱它,赞同世事之流,赞同生活之流,对他人的痛苦报以怜悯,对他人的欢乐报以同情。葛文达也来到河边,与悉达多相遇,他发现悉达多的微笑,已然就是“佛陀乔达摩那平静、温和,让人捉摸不透但又十分慈祥、略带戏谑、睿智、千变万化的笑容”。
阅读《悉达多》,让我们学着认识并接受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热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