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9-06-05 07:22何虾娣黄小敏宋晓宇邓志兰叶燕霞庞振雄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维持性关怀显著性

何虾娣,黄小敏,宋晓宇,邓志兰,叶燕霞,庞振雄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广东 湛江 5240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但患者需要长期接受透析治疗,容易出现生理、心理及社会应激反应,不利于身心健康,影响生活质量[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除了要承受疾病的折磨,还要面对沉重的经济负担、家庭角色转变以及社会价值下降等问题。为了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我科于2018年6月1日—10月30日,尝试将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坚持以人为本护理,开展精细化护理,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

1.1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确诊为尿毒症;(2)规律透析超过3个月;(3)年龄大于18岁;(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重复入院;(2)合并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如严重的心、肝、肺功能不全者。

1.2 一般资料

此课题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8年1月1日—10月30日入住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等组实验法设计,将2018年1月1日—5月30日住院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28~77岁,平均(48.31±2.39)岁。将2018年6月1日—10月30日住院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28~78岁,平均(48.87±2.37)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如血液透析前后常规护理、药物治疗、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生活照顾和协助、饮食指导、心理疏导、出院后指导与随访等。

1.3.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护理。科室内成立人文关怀小组,由1~2名主治医师和数名专科护理知识丰富、沟通能力强的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组成,选一名护理骨干担任小组长。要求护士遵循整体护理理念,将护理专业化和人性化作为工作目标,规范护理操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人文关怀护理:(1)营造关怀氛围:责任护士每天查房或床边操作时,与患者交谈,让患者感受到朋友般的关怀。鼓励患者勇敢表达自己的情感,让痛苦、愤怒、悲伤等情绪发泄出来。操作时不过多暴露患者身体,让其感到被尊重。关注患者感受,提高其舒适度,尿毒症患者多为常年患病,有些患者因疾病而致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出现口臭、汗臭、皮肤瘙痒等不适。护士应细致护理,帮助重症患者维持舒适的睡姿和卧位,通过语言、眼神与患者交流,传递温暖和关怀,让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消除焦虑恐惧情绪。(2)融洽护患关系:尿毒症的慢性过程会对患者人格产生很大影响。接待新入院患者时,责任护士应热情、主动介绍医院和病室环境,减轻患者的陌生或不适感,保持床褥整洁,让患者睡得舒适。向患者及其家属自我介绍,了解患者的职业、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熟悉患者病情,这样才能向患者正确宣教。合理安排护理工作流程,把测量生命体征、晨间护理等操作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做,以免影响患者休息。规范护理行为,做到热情接、耐心讲、细心问、精心做、主动帮、亲切送“六到位”服务。(3)强化关怀实践:医护人员操作、交谈、走路轻,保持病房安静,色彩、光线、温度、湿度适宜。夜间调低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的报警音量,减少不良刺激,使患者感到舒适,保证充足的睡眠。尊重患者,向其介绍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告知动脉造瘘术后伤口疼痛的预防和止痛方法,避免术后疼痛使患者感到不安。(4)建立支持系统:有些患者看不到亲人,就会出现哭闹等过激行为,甚至拔去身上的透析敷料和管道。应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及时与其家属、单位联系,解决其后顾之忧,鼓励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护理。患者出院时,指导其对饮食、作息、活动进行管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保证患者从医院到家庭安全过渡,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再入院率。

1.4 评价指标

1.4.1 心理状况 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测评患者心理状况。汉密顿抑郁量表有24个因素,总分>35分为重度抑郁,20~34分为中度抑郁,8~19分为轻度抑郁,<8分者无抑郁。

1.4.2 生存质量 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进行评价,该量表由26个条目组成,反映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4个领域的生存质量,经过分值转换后各领域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高[3]。

1.5 统计学方法

测评得分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心理状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HAMD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D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0),见表 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HAMD得分比较(±s,分)

表1 干预前后两组HAMD得分比较(±s,分)

n观察组对照组5 0 5 0 t值P值组别 干预前2 6.3 6±4.1 4 2 6.6 3±4.1 8 1.5 8 3 0.1 2 0干预后1 2.3 2±3.9 6 2 3.6 4±3.6 1 1 5.3 7 0 0.0 0 0

2.2 干预前后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生存质量4个领域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4个领域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见表 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生存质量比较(±s,分)

表2 干预前后两组生存质量比较(±s,分)

时间领域t值P值干预前干预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观察组5 8.5 2±4.2 6 5 7.2 2±3.1 8 5 4.7 4±3.2 9 5 9.0 2±3.5 7 7 5.2 4±3.2 5 7 2.7 2±3.2 6 7 7.3 2±3.4 4 7 6.4 2±3.7 0对照组5 8.9 6±3.5 7 5 6.8 8±3.3 7 5 5.1 4±3.2 5 5 8.5 4±3.8 1 6 0.5 4±3.2 3 5 8.9 0±3.5 2 5 9.0 4±3.4 2 6 1.0 4±3.3 6 0.7 4 3 0.4 3 6 0.6 0 9 0.6 7 7 2 0.2 3 9 1 9.8 6 8 2 6.7 7 4 2 1.2 1 8 0.4 6 1 0.6 6 5 0.5 4 6 0.5 0 1 0.0 0 0 0.0 0 0 0.0 0 0 0.0 0 0

3 讨论

3.1 可以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

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进步,透析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52%~87%的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情绪障碍[4]。人文关怀护理指以人为中心,将护理文化融入临床护理工作,满足护理对象,即患者的健康需求及自身综合发展[5]。本课题将人文关怀护理融入临床护理实践,关心处于弱势、无助且终身需要血液透析以维持生命的慢性肾病患者,通过心理慰藉和人性关怀,缓解患者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深化优质护理内涵。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核心,关怀照护体现护理的价值[6]。人文关怀护理过程中,不仅要与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营造关怀氛围,将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常年患病的患者,还要根据患者病情、治疗经历、对疾病的认知、行为等,讲解血液透析相关知识,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病情和转归,以加强患者的情感和意志为目标,激发患者潜能,提升患者斗志。关怀照护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流淌人性的温情。关怀一词来源于英语“Caring”。中国传统文化饱含了人文精神,柏晓玲等[7]将儒家思想的“仁、礼、信、和”4个核心要素引入护理人文关怀,构建了人文关怀理论模型,丰富了人文关怀的内涵。本课题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人文关怀护理活动,对身处经济、家庭和社会沉重压力中的患者进行人文关怀,以人为本,使患者感到舒心、舒服、满意,进而主动参与护理。由表1可见,两组干预前HAMD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D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0)。说明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心理素质,这也与国内其他学者[8-9]的研究结果一致。

3.2 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怀是护理的核心思想,将关怀理念融入护理工作,是护理学发展的方向[10]。以往由于认识不足和人力资源紧缺,护士往往只是执行医嘱、完成技术性操作,把生活照料任务交给家属、护工,关怀照护、心灵抚慰及护患沟通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患者需求。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为终身治疗的特殊性,比其他患者更需要护理人员关怀和照顾,如果护士只是关注疾病本身,而不注重整体护理;只是关注操作程序,而不去思考护理结局,就很难体现护士的专业能力以及护理的深厚内涵。本课题将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行护士弹性排班制,即在工作繁忙时段增加人手,在病区走廊放置绿色植物,美化环境,多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回忆愉快的往事,把人文关怀护理由概念转化成实践,体现人文关怀的本质,实现“人权平等、人格尊重、人性自由、人情博爱”的人文思想。把日常护理工作,如测量生命体征、晨间护理等操作集中在一个时间段,避开患者休息时间,夜间调低报警音量。当患者出现尿潴留时,帮其拉好屏风,暗示其“排尿是本能,只要放松就可以”;在患者出现呕吐不适时,递上纸巾,握住患者的手,教患者深呼吸,给予安慰。有研究表明,生存质量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子[11],要在护理操作中融入人文关怀,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整心态,提高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领域生存质量。如表2所示,两组患者干预前生存质量4个领域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4个领域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说明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生存质量。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已有利用针对性护理措施[12]和中医五行音乐结合语言诱导[11]来提高生存质量的报道,但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还较少见。

本研究尝试将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效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和生存质量。然而,本研究时间不长,标本量小,经验不足,今后还需进一步探索,纳入不同疾病、不同类型的患者,改进措施,从提高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出发,把人文关怀护理作为提升护士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目标。

猜你喜欢
维持性关怀显著性
八段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性的meta分析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声音商标显著性认定研究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