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 钧, 李成周
(1. 陕西省山阳县人民医院 儿科, 陕西 商洛, 726400; 2. 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中医医院 儿科, 陕西 商洛, 726400)
支气管哮喘为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在儿童中比较多发常见,主要表现为气流受阻、呼吸道高反应性、病情反复发作,症状控制难度大[1]。全球约有3亿哮喘患者,且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呼吸系统是人体与外界接触面积最大、最频繁的系统, 24 h对外开放,一旦发生支气管哮喘,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正常生活与工作。当前临床尚未明确该疾病的发生机制,治疗方式仍以控制患者症状为主[2]。维生素D为一种免疫调节剂,其活性成分1, 25-(OH)2D3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可减轻患者机体炎症反应,保护呼吸器官。本研究将维生素D用于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治疗中,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5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确诊支气管哮喘患儿200例,按照分层随机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患儿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0~6岁,平均(3.50±0.50)岁,病程2~12个月,平均(5.50±0.60)个月; 观察组100例患儿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0~7岁,平均(3.60±0.60)岁,病程2~13个月,平均(5.40±0.50)个月。2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 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3]; 能积极配合治疗; 对本次研究用药无过敏者; 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肝肾疾病; 合并小儿肺结核、肺炎、肺结核、先天性心脏病; 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病; 不能按时随访或不能配合治疗者; 慢性肝肾疾病、先天性心肺疾病、其他代谢疾病者; 1个月内接受过免疫调节剂治疗,近3个月内曾应用过维生素D者。
1.2 方法
2组患儿急性发作期均接受抗感染、对症治疗。对照组用药治疗后,吸入布地奈德(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552)治疗,利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每次吸入时间10~15 min, 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口服维生素D滴剂[国药控股星鲨制药(厦门)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3093], 1粒/d。2组患儿均连续用药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② 对比2组治疗后哮喘控制情况。根据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4]对哮喘控制情况进行评价,评分25分则为完全控制, 20~<25分则为部分控制, <20分为未控制。病情控制率为完全控制率与部分控制率之和。③ 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比2组患者的肺功能水平,评价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FEV1/FVC。④ 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气促缓解、哮鸣音消失、啰音消失、咳嗽消失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2.1 治疗前后IL-2、TNF-α浓度对比
治疗后, 2组患者的IL-2、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 且观察组IL-2、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IL-2、TNF-α浓度比较 ng/mL
IL-2: 白介素-2;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α。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哮喘控制情况评价
观察组患儿的哮喘病情控制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2.3 肺功能水平
治疗后, 2组患儿的FEV1、PEF、FEV1/FVC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 且观察组FEV1、PEF、FEV1/FVC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
表2 2组哮喘控制情况[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0.05), 见表3。
表3 2组患儿肺功能水平对比
FEV1: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PEF: 呼气峰值流速; FEV1/FVC: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4 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组气促缓解、哮鸣音消失、啰音消失以及咳嗽消失的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 见表4。
表4 2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d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以及卫生观念的改善,婴幼儿与微生物病原菌环境的接触明显减少,但这也一定程度增高了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而随着现代生活环境恶化的加剧,婴幼儿发生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增大[5-7]。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发病有轻重缓急之分,病程长短不一,多发于秋、冬两季,前驱症状表现为胸闷、咳嗽、流涕、喷嚏,病情可自行缓解,急性发作期则表现为喘息、咳嗽、多痰,还可并发气胸、肺心病、肺不张等,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若病情抢救不及时,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8]。现代医学认为,该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过敏、呼吸道感染、寄生虫、气候、饮食以及精神因素相关。
当前,临床治疗哮喘的原则在于去除病因、预防疾病发生发展、控制复发,尚无彻底有效的治愈方法,但可通过必要的措施以及给药方法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布地奈德为临床常见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发挥肺部抗炎效果,同时经雾化吸入给药,可便于控制用药剂量和血液中药物浓度,减少用药所致的不良发应。但该药物对哮喘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肺功能的改善效果不佳,故仍需探寻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有研究[9-10]提出,维生素D不仅受矿物质代谢水平影响,还在许多增殖与分化的细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使哮喘患者的住院率、急诊率及发作率下降,但哮喘的病死率及发病率仍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而动物模型实验研究、遗传学以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维生素D不仅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功效,还与多种疾病发生相关,且参与哮喘疾病的发生、发展。维生素D作为一种人体必需营养元素,具有预防自身免疫疾病、促脑发育、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缺乏维生素D不仅会影响孕产妇自身身体健康,还会影响胎儿以及新生儿的身体健康。相关研究[11-14]提出,妊娠期女性因缺乏维生素D, 可能会导致婴幼儿自身免疫器官功能与形态异常,且这种变化具有永久性,可促T细胞分泌大量炎症因子。维生素D为调节钙磷代谢的重要激素,具有介导单核细胞分化程度、调节吞噬细胞的作用,其生物活性代谢产物为1, 25-(OH)2-二羟维生素D3。试验表明, 1, 25-(OH)2-二羟维生素D3可发挥抑制细胞因子转录功效,还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体外试验表明,患儿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会出现激素耐受,体内CD4+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能力下降,但应用1, 25-(OH)2-二羟维生素D3则可改善这一问题,还可降低糖皮质激素用量[15-18]。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多因感染病毒而导致,应用维生素D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有效抵抗呼吸道病毒,改善哮喘症状及患者肺功能,控制哮喘发生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哮喘病情控制有效率、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口服维生素D对改善哮喘患儿的症状效果确切。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的IL-2、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口服维生素D后可降低机体IL-2、TNF-α水平。哮喘症状发作过程中,免疫机制受损,白介素与TNF-α在炎症增强、减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维生素D具有调节支气管哮喘气道慢性炎症的作用,对缓解患儿病情效果显著,可抑制病情恶化。当机体缺乏维生素D,气道通透性下降,机体固有防御机制受损,免疫功能低下,进而发生支气管哮喘。
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患儿在治疗过程中补充维生素D,可改善机体免疫调节作用,提升肺功能,促使临床症状早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