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梅
(中铁四局集团中心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9)
新生儿筛查指的是医疗机构用快速有效的方法在婴儿出生后一段时间内,进行筛查诊断那些危害新生儿健康的疾病,从而实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1]。是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预防方法之一,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技术流程中采集血片是最重要的关键所在。足跟是新生儿血液标本的采集主要部位,由于新生儿的末梢血运循环差,常规的采血方法一次性成功率低,耗时费力,且扎针部位易出现瘀斑,因此对于足跟采血进行改进尤其重要[2]。我院选择新生儿沐浴后湿热敷两次进行采血,采血的时间缩短,血片采集的合格率也提高了,新生儿的痛苦减轻了。现报告如下:
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共出生的新生儿采集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观察组男28例,女32例。均为出生3天后,7天之内,做好母乳喂养的宣教和指导工作,并给新生儿充分哺乳最少8次,全身评估后符合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最基本的条件。这两组新生儿的体重、孕龄、采血具体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1 新生儿出生后向其父母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并发放健康宣教手册,并签署新生儿疾病筛查知情同意书,留存病历里。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是导致先天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约为1/3000—1/5000。采用串联质谱技术用三滴血—同时检测29项遗传代谢病,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1.2.2 新生儿采血方法:室温调至26℃~28℃,新生儿正常沐浴后,穿好衣服。新生儿上半身抬高30℃,足跟用湿的毛巾湿热敷(湿敷的温度41℃左右)3分钟,之后快速更换另一条湿热敷毛巾再湿热敷3分钟,发现足跟充盈,末梢血运良好。采血部位在外踝后侧向足底外侧缘作垂直线,此线与足底外侧缘交界处为采血点。采血的过程中并严格注意无菌操作,75%酒精消毒消毒两遍,一定是酒精待挥发以后,用BD采集毛细血管血液的针头,动作轻柔,垂直进针,扎的深度小于3毫米,使血自行流出,随后第一滴血用消毒干棉签轻轻地擦去,采样从第二滴血起。每次滴到黄豆大小时,滤纸慢慢靠近血液,不要与脚后跟皮肤接触,血液必须渗透到滤纸背面,防止反复滴血。采取三滴血,每滴血>8 mm,用消毒干棉签按压针眼,直至不出血为止。血片悬空平放于晾血架,并避光暴露在空气中大约3小时自然晾干。血片放于密封袋内,存放在2℃~8℃的冰箱里。于5个工作日期间,送至检测机构。对照组不进行湿热敷,按传统的常规法采足跟血。
1.2.3 湿热敷足跟的注意事项:①湿热敷的温度做好测试,不能高,避免烫伤新生儿;湿热敷的毛巾水拧干→慢慢地抖开→再折叠好→敷足跟(把足跟充分包裹)。②充足的母乳喂养之后在1~1.5小时内采足跟血,这时新生儿血液循环正处于良好的状态,采血成功率高。③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避免局部感染。
采足一个血斑,握紧脚跟挤压1~3次即可为成功,需取两次或两次以上的为采血失败。并计算合格率。
所得的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并使用x2检验计数资料,最后得出P<0.05表明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两组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采血方式成功率的比较
三个血斑的样本正反直径均大于8 mm,并且应各自独立,这样才能保证检测血量的充足,确保实验的准确性。所以,一次采血的成功尤为重要。新生儿末梢循环稍差,体温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充分湿热敷足跟两次加上抬高上半身30℃,新生儿足跟血运很充足;操作简便、可行性强,成功率和血片的合格率高,减少了反复采血,减轻了新生儿的痛苦,湿热敷两次采足跟血效果显著;节约了采血时间,护理人员工作的效率明显提高。让新生儿都有权利享受新生儿疾病筛查,都能得到及时的治疗,采血质量的保障,是临床护理人员的职责所在。除了积极地做好宣教以外,更重要的是在护理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把好的一面大力推广。湿热敷两次采足跟血,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和推广。只有这样,国家的人口素质才会不断地提高,民族繁荣昌盛,国家才能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