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氏盘》铭文

2019-06-04 03:06
江苏教育 2019年29期
关键词:金文章法铭文

一、《散氏盘》铭文赏析

《散氏盘》,又称夨(音、义同“侧”)人盘,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由铭文内的人物、事件推知,此青铜器断代为西周厉王时期铸造。盘高20.6厘米,腹深9.8厘米,口径54.6厘米,底径41.4厘米。盘为圆形,浅腹,双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间以兽首三,圈足兽面纹饰。盘内底铸有铭文19行、共357字,清乾隆年间出土于陕西凤翔(今宝鸡市凤翔县),原在故宫,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被誉为“晚清四大国宝”(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之一。

在浩瀚的书法历史长河中,钟鼎文、石鼓文是西周留给我们最为值得称道的精神财富。青铜器中,钟一般为乐器,鼎大多数为祭器、礼器,盘多为契约志铭或祭器。铸造自商代始,至周工艺精良。经过设计指导,由铸工在钟、鼎、盘等器皿上镌刻范铸的文字,被称为钟鼎文。青铜器在古代原本是黄色偏红,因埋在土里氧化后变为青灰颜色,现代人依据看到的颜色,给予“青铜”的称谓。又因为“青铜”是纯铜(红铜)在冶炼铸造时加入锡或铅的合金,所以其铭文又被称为“金文”。

青铜铭文位置无定,或内或外,或边或底。商代铸器,铭文较为简略,甚至于无铭。铭文在百字以上的,周代亦屈指可数,迄今出土钟鼎铭文中,以《毛公鼎》铭文497字和《散氏盘》铭文357字为长。古时散国位于陕西宝鸡凤翔一带,西北方与夨国为邻。《散氏盘》铭文内容为一篇土地转让契约,记述的是夨人付给散氏田地之事,并详记田地的四至及封界,还记载了契约举行时盟誓的过程,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

图1 《散氏盘》铭文原拓

《散氏盘》于清乾隆年间出土后至嘉庆十五年,一直在民间辗转收藏,先是在扬州江翰林家珍藏多年,康熙时,扬州人士徐约齐从歙州程氏手中购得,后又归扬州洪氏收藏,后转手谁家则无详细记载。直至嘉庆皇帝颙琰50岁的寿庆之时(1810年),满洲旗人阿林保将宝盘敬献皇上做寿诞贺礼。嘉庆龙颜大悦赏了阿林保两江总督。清阮元曾翻铸此盘,并有手拓铭文传世。这便是老古玩界中“阮元定名《散氏盘》,阿林保献宝祝寿得荣升”的故事由来。此稀世珍宝虽入贡内府,但嘉庆等皇帝并不痴迷青铜古董,《散氏盘》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六朝,久藏深宫,时间一久,竟致无人知晓它藏置何处。咸丰十年列强侵犯,传出宝盘在火烧圆明园中被毁了,甚至从内务府官员口中传出“《散氏盘》真的没啦,只有仿铸的那件了”。后来在民国十三年(1924年)的一天,溥仪出宫前,内务府核查宫内陈设,故宫院长马衡清查故宫物品时,发现了养心殿库房一个尘封已久的木箱,箱中装的便是《散氏盘》。至此,峰回路转,劫后余生,兴许也是神物有灵,这件稀世珍宝又于人间重现光华。

书法学习,篆、隶、魏是关乎根本而跳不过去的前提,已然越来越成为共识。而金文既是上承甲骨下启小篆的中轴,又是风标特立、自成体系的书法重镇。金文在经历了沿袭殷商风格的早中期之后,以《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等为代表的鼎盛时期青铜器铭文,均以长篇铭文和精美的书法著称于世,无疑是书法学习的经典范本。通常,对于古今文字,我们会把汉代作为分界岭;书法意识的自觉,我们会以魏晋南北朝来划分。这些观念,可能缘起对笔法、字态、风格、形式等外化形式的直观感受,但当我们以澄怀观道的高度来审视金文经典时,早在远古的“青铜时代”,无论是书法的字法形态、线形线质、空间结构、章法形式、审美意境均已毕备,且极为含蓄深沉。这些连书者姓名都不可考的“心画”,艺术上达到了“大朴不雕”醇和简净、“大美不言”天籁无为之境,难道不应该是今天我们膜拜经典重要的一课吗?纵观千年书法史,由简而繁、由朴而雕、由生而熟、由静而动、由古而新……而当我们真正顿悟“技进乎道”时,“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散氏盘》铭文是西周晚期的金文经历了由谲奇峥嵘、典雅平和而逐渐步入成熟的代表作品,是大篆范畴的书法艺术经典范本。其用笔豪爽朴拙,线条醇厚精严,笔姿恣肆稳健,意态古雅生动;字内空间布白疏密开合,张弛有度;字形结体横向取势,扁圆右沉,萧散自然;字法循规蹈矩,气格古雅;全文章法布局平中寓奇,意蕴博大宽厚。《散氏盘》铭文在金文书法中,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高古沉着,气格里萦绕着一股跌宕回旋之势,犹如太极高人移步行拳,绵里裹针,意圆觉方,舒展收放,节奏跌宕;在行笔起止、启承转换之间,无不彰显着内力弥漫的低调奢华,极具放旷雄浑的阳刚壮美,别开生面,特立独行,立异标新,独树一帜,开草篆先河,铸大篆风范。

二、《散氏盘》铭文导临

1.《散氏盘》铭文字法。

《散氏盘》在金文中属后期较为成熟与讲究的文字,字法成熟,艺术性较强。金文早期字法中的装饰画意成分已逐渐为抽象的线条纯化和替代,字形结构虽然仍具古老文字的质朴自然,但在外形上,《散氏盘》铭文一改金文早期字法的纵长体势,呈方中寓圆的横向取势,改其他金文行气纵直取势的规范,以强横之气取势,竭尽横斜险倾之能事,重心偏低,字态呈左高右沉状,散逸放旷,拙厚温和。在字形大小统一性方面,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等成熟的书法金文一样,已经远离甲骨文和早期金文的随意挪移、颠倒、反向、添补等显露的外在多变。成熟字法前提下的和而不同也有诸多表现,注重体势、意态、点画位置、线条的疏密及其运动趋势的细节变化,如其对9个“以”、8个“散”和18个“封”等重复字结字表现出来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成熟与沉着,堪比《兰亭序》中“之”字妙变,“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就需要临写时我们用心去体会。另外,临习时首先得解决字法问题。要通过辩字、识字、比字、解字,对所要临习的字进行逐一辨识与分析。有些字由于斑驳侵蚀而模糊不清;有些生冷古字现在已不用;有些字反复出现产生了多种变化;有些字的字形字法相近而容易混淆,有的字在古代通假现在已是一字……只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做到用脑用心去临习,融情铸性,写出个性与节奏。

2.《散氏盘》铭文笔法。

《散氏盘》铭文书法的笔法是受其审美制约的。起势笔法顺、裹、逆,收势笔法住、回、振、枯。分别对应表达线条两端的尖、圆、方、枯等。行笔中锋,铺毫稳健、裹锋涩行、快慢有致,斩钉截铁,圆转屈伸,注力能收,虚领顶劲。行笔力求线条凝练,圆融浑厚,如溶金泻地。尤其要注意行笔时体悟感知:笔尖与纸的顶力、笔肚绞转与纸的摩擦力、笔锋震颤与纸的反弹力……积点成线,笔笔能留。“留”与“涩”很重要,但切忌刻意抖颤扭曲,避免犯“以笔代刀”做作之弊。我们在临习时应注意其用笔方而不僵,圆而有骨,尖而不弱,含而不露;点画的交接转折处方圆并用。弧线运用要恰到好处,曲中寓直,刚柔相济。入笔有势,势能利导,导生韵律,律具乃美。“势”的体现在金文、碑刻的拓本书法中尤为重要,“势”通才能具备书写性,节奏韵律与“势”密切关联。但用笔又不能一味圆,要圆中有方,方中寓圆,各随其势。

图2 (清)吴大澂临《散氏盘》铭文

3.《散氏盘》铭文字构。

此铭文结字法的特色有三。其一:通览全篇,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因字赋形,单字各具特征,但大多数字的结体形态圆方,横向取势呈现扁形。回望其他如《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等金文,结字造型为纵势。书法家胡小石曾评说:“篆体至周而大备,其大器若《大盂鼎》《毛公鼎》,结字并取纵势,其尚横者唯《散氏盘》而已。”金文至此势态一改往常,且方笔、方折、方形意识同时增强,其意义就非同寻常了。第一,成就了自我风格。第二,增强了势韵贯通。第三,透露了篆向简、隶书进化,为“隶变”留下潜在的信息。此亦可以理解为金文鼎盛时期的《散氏盘》铭文书法,试图在由装饰刻画向书写状态的欲望流露。其二:铭文单字结构奇古纵逸,体势欹侧,妙趣横生,动感十足,动中而能寓静。字内空间疏且疏,密更密,平中寓奇,奇正相生。同时,字的重心忽左忽右,使每一行的字产生明显的跳跃感。其三:字构制约字形,字形牵动字外空间,而字外空间的关系,又直接关联作品的章法与审美。《散氏盘》铭文的字形因审美需要,相同字的结构处理并非是固定不变、呆板生硬。它的创造活力跃然纸上,丰富多彩但又自然浑成。特别是在经过铸冶、捶拓之后,许多长短线条之间,不再呈现对称、均匀、排比的绝对规则,而展现出种种不规则的意外之趣。再则,由于欣赏者、学习者主观审美的能力差异,对铭文结字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学书者学习时对《散氏盘》铭文在结字的内部和外部空间的特点,均需深刻的观察、领会,力求做到准确把握。

图3 吴健临《散氏盘》铭文

4.《散氏盘》铭文章法。

此铭文章法有四个特点:整体看,方整简朴,好似无奇,仔细品味,其妙有三,即外盘底圆而字据中方正之内,外圆内方,寓意天地;尾款一行,打破整体大的方整之形,平中寓奇,画龙点睛;全篇外形简朴方整,而其内每字均灵动生姿,有“绚丽之极,复归平淡”“静水深流”之妙。第二个特点是:因字赋形,有行无列。第三个特点是:乱石铺街,星罗棋布。第四个特点是:中轴摆动,摇曳多姿。总体来说,《散氏盘》铭文章法大朴不雕的表象里蕴含丰富的变化,大巧若拙的面目需悟觉其智慧的灵光。具体如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都通过变幻多端的下俯、上仰、左顾、右盼联动起来,使人感到行止裕如,气象飘逸的韵致。清代蒋骥在《续书法论》中曾说:“篇幅以章法为先,运实为虚,实处俱灵,以虚为实,断处俱续。观古人书,字外有笔、有意、有势、有力,此章法之妙也。”

5.《散氏盘》铭文意境。

此盘铭文字最大审美特征在于一个“拙”字,拙朴、拙实、拙厚、拙劲,大巧之“拙”,大美之“拙”。千年文明咏叹,表现出的一种斑驳陆离、静穆幽古、博大宽厚、天人合一之美。铭文书法“草势篆面”,体势舒展而圆润拙劲,各尽其势;如屋漏之痕,似直还曲,开合纵横,状类万像,大美天成;意蕴雄逸,稚拙爽健,生机盎然。“篆尚蜿而通”,行笔如天开沟壑,蜿蜒通达,暗合自然;寓巧于拙,用圆置方,其蓄宏深,包孕茂密。尤其肆意达性,又能勒马擒僵;望之蔚然深秀,又现白云出岫;其意境既得鲲鹏扶摇,又似涧水游鱼“皆若空游无所依”……

猜你喜欢
金文章法铭文
詞作章法的藝術辯證法講究
启簠、启戟铭文小考
质地
汉皎光镜铭文释考
例证段的基本章法
君有远行镜铭文释解
钟章法作品
西周金文车器“鞎”补释*——兼论《诗经》“鞹鞃”
语法填空专练
Analysing the cultural osmosis in English film appreciation class—Tr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