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宇
虽然还没有打上CBA,但焦泊乔已成为近期国内篮坛最受关注的球员。面对来自山西男篮的无限期禁赛处罚,这位年轻中锋选择了直接起诉俱乐部,再一次引发外界热议CBA转会乃至篮球青训制度。
细心人会注意到,山西男篮当初发布的公告中,处罚焦泊乔的理由是“不参加CBDL联赛”。那么,参加不参加该项比赛又意味着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从周琦那里找到答案。众所周知,周琦青少年时期在辽宁接受基础训练,可是当他今年从NBA返回国内时,中国篮协却宣布他属于新疆而非辽宁的“青训球员”,并且据此判定新疆拥有周琦的优先续约权。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认定,就是因为周琦从未代表辽宁俱乐部征战青年赛事,反倒是代表新疆俱乐部参加过几场青年赛事。
焦泊乔恐怕也想仿效周琦当年的做法,试图通过拒绝代表山西男篮征战比赛的方式,确保自己未来签订职业合同时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山西男篮显然也很清楚球员如今的选择意味着什么,所以不惜以无限期禁赛的方式相威胁,摆出一副宁可鱼死网破也不肯让焦泊乔自由身离开的架式。
对于山西男篮与焦泊乔之间的孰是孰非,这里暂且不下定论。真正值得思考的是中国篮坛接连出现此类问题,其中的关键恐怕是因为在青训体系对接职业体系时出现了错位现象。
尽管中国篮球的职业改革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但是在基层青少年培养方面,仍然很大程度依赖于传统的业余体校模式,并且由各地体育局主导。对地方体育局来说,培养人才的首要目的往往是参加全运会而非支持职业联赛,所以,在行政主导的业余体校与市场主导的职业俱乐部之间,往往并没有绝对的隶属关系。正因为如此,尽管周琦曾经代表辽宁省出战全运会,却没有被认定是辽宁男篮俱乐部的青训球员。
地方体育局与当地俱乐部之间通常存在着长期合作关系,大多数情况下,很多篮球选手会在告别体校系统之后加入同一地区的职业俱乐部。然而,一旦出现周琦、焦泊乔这种炙手可热的希望之星,难免会有其他地区的职业俱乐部以高薪相邀。在这种情况下,原先在本地两个系统之间的对接格局可能遭到破坏,很容易出现隶属关系方面的争议。
减少类似焦泊乔之类的争议事件,需要进一步理顺青训体系与职业体系之间的关系。以往在处理两者关系时,当事方往往更多依赖惯例、人情甚至是领导的面子来解决问题,看似一时风平浪静,却可能由于先天的不规范而为未来埋下隐患。更为规范的做法应当在参与各方之间建立起契约关系,包括在体校与选手之间以及体校与职业俱乐部之间,都要以白纸黑字的签约方式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
至于篮协等主管部门,要在契约关系中扮演规则制定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实际上,自从姚明就任主席以来,中国篮协的确致力于推动聘用球員和转会制度的规范化,包括出台对青训母队的补偿规则。或许,这些新政仍然不足以消除所有的利益冲突,但至少给冲突各方提供了一种化解矛盾的途径,而不是动辄闹到双方同归于尽的极端状态。
如果把思路放得更加开阔一点,CBA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拓宽选材渠道。在NBA,最重要的人才渠道来自NCAA,那里本身就是一个全面开放的平台,大学生球员并非隶属于某个企业或组织的“私有财产”,自然就可以在被选中后以自由身与NBA球队签约。尽管中国篮球暂时还没有堪比NCAA的“人才金矿”,但CBA也已经从2015年开始推出选秀大会,试图降低对于体校模式的人才依赖。2018年的状元秀姜宇星本赛季以明显优势荣膺CBA最佳新人奖,让人逐渐意识到选秀所具有的价值。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选秀大会对CBA的影响力会变得越来越大。这种具有开放性的人才选拔机制会跟职业联赛的市场属性更加契合,从而扫除在球员与球队签约过程中的种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