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一带一路”情缘

2019-06-03 03:16寇佳丽
经济 2019年5期
关键词:经济带倡议一带

寇佳丽

2013年9月,当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时,俄罗斯政府是抱着疑虑甚至警惕态度的。据悉,在俄方政府的规划中,其将推进欧亚经济联盟(Eurasian Economic Union,彼时尚未成立)的建设,试图重塑以俄罗斯为首、类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战略空间,因而对中国推出的概念有所担心。

时过境迁。如今,俄罗斯不仅积极参与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多个项目,该国总统普京还于2019年4月下旬赴北京参加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反响热烈。

从怀疑到信任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一带一路”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借助“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为什么这样一个倡议,最初并没有得到俄罗斯官方和民间的支持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秘书长王晓泉面对《经济》记者,给出了以下分析。

在传统战略思维里,俄罗斯政府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会冲击己方的地缘势力范围。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心区是中亚,而中亚实际上一直被俄罗斯视为与自己政治、经济、安全等高度相关的区域。在俄罗斯人看来,“一带一路”倡议一旦发展起来,是会对自己的战略布局产应影响的。这个倡议刚被公布的时候,俄罗斯实际上也没弄清楚中国的意图,所以猜疑和顾虑的确比较多。

很长时间以来,包括现在,俄罗斯都是连接欧亚大陆的关键节点,他们已经把这种地缘特点发展成了地缘优势;在欧亚大陆之间,俄罗斯扮演的是交通走廊和中介的角色。如果说,“一带一路”建设将来绕开俄罗斯,就意味着俄罗斯的上述作用将被大幅削弱。这一点,也是俄罗斯最开始非常担心的。

此外,“一带一路”倡议公布之前,没有太多铺垫,对国内外而言都是比较突然的。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也没有相关更加具体的解读文件出台。一直到2015年3月28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才明确阐述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方向和任务。

“俄罗斯是曾经的帝国,地盘意识很强烈,况且作为大国,也习惯了在大格局里去判断事情。因此最开始,这个国家对‘一带一路的确不太信任。”王晓泉这样说。“为什么后来态度发生了转变呢?因为中国高层负责人主动去做了不少工作,把俄罗斯的误会、担心都解除了,强调俄罗斯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性。”

除此以外,与俄罗斯密切相关的国际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态度的转变。

“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亚民众以公投的形式决定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2014年,西方国家开始对俄罗斯进行一系列制裁。同年,俄罗斯本币卢布发生危机,到12月份的时候,卢布累计贬值近50%。2015年,俄罗斯国内经济已经非常糟糕,想从西方国家获得投资或支持,几乎不再可能。这个时候,俄罗斯政府再次想到了‘一带一路。”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徐坡岭这样告诉《经济》记者。

2015年5月8日,中国和俄罗斯在莫斯科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以下简称《聯合声明》)。作为标志性事件,《联合声明》释放了俄罗斯的官方态度,即积极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广和建设。

如今,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组织的合作水平不断攀升。《“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8)》显示,2016年至2018年,俄罗斯连续三年蝉联“国别合作度”榜首。“当然,即便眼下,对于‘一带一路倡议,俄罗斯内部也还是有不少其他声音,但可以肯定地说,这些都不代表主流意见。”王晓泉如此强调。

口径宽,合作多,成果硕

2019年,“一带一路”倡议进入第六个年头。在过去五年多时间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倡议建立了完整的实施体系,也召开了国际合作论坛,寻找到了100多个国家和组织作为合作伙伴;一系列金融保障机制已经建立,相关设施建设也齐头并进。总体看,“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一带一路倡议的优点是,它口径比较宽,很多国家都可以过来从其中寻找适合自己的项目。比如意大利,最近也明确表示加入‘一带一路建设,为什么?因为意大利的港口优势非常明显,他们希望借助这一点和‘16+1合作对接。”华东师范大学“一带一路”与国际发展研究院教授余南平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这样分析。

“16+1合作”是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简称,是中国与中东欧16国领导人的会晤机制。余南平强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组织等可以根据各自的自然禀赋、地理位置、产业链深度,综合评估从而寻找加入倡议的最佳途径。他坚持认为,在“一带一路”的推广中,“顺其自然”和“互利共赢”才是最好的,收益才会最高。

明确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来,俄罗斯与中方对接了不少项目。比较典型的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和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成功获得俄罗斯北部亚马尔石油勘探项目的股权(控股权依然在俄罗斯的公司手中)。作为标志性事件,它代表中国与俄罗斯的石油勘探战略合作已进入深层次。

2014年5月份,中俄签署了为期30年的《俄中东线供气购销合同》,约定俄罗斯每年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向中国供应380亿立方米天然气,供气应于2019年12月20日正式启动。“上述协议堪称‘世纪合同,可以有效缓解中国的气荒现象。据悉,因为进展顺利,今年会提前通气。”王晓泉补充说道。

他还指出,在过去一年里,中俄双边贸易额表现尤为亮眼,高达1070.6亿美元,涨幅27.1%。其中,俄罗斯对华农产品出口明显增加,有效缓解了中国在一些进口领域的紧张情绪。王晓泉说:“俄罗斯农产品品质很高,他们对农药和化肥的要求很严格。此外,这个国家实行轮耕制,也就是一块土地,种植一两年,就放着等它自然恢复,不会人工施肥改变土壤成分;农户会继续耕种其他土地。”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下,中俄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也非常顺畅。俄罗斯在高新技术领域享有优势,但这一产业的特点是迭代快、资金需求高;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中国拥有超强的制造能力,同质量产品的成本也比俄方更低。双方合作,有助于促进高新技术产品的快速迭代,加速资金回笼,有利于再投资、再生产。

更多交流,更美好的前景

在“一带一路”建设问题上,中国和俄罗斯的政治认同不容置疑,不过双方在经济结构上还有所差异,尤其是产业链上。

“俄罗斯的强项在于自然资源。过去,中国在工业化道路上采用一种比较粗犷的方式大踏步前进,现在就慢下来一些;况且,我们在经历经济结构转型,对自然资源的进口需求没有曾经那样强烈。在这一点上,俄罗斯对华出口就会面临下行压力。”余南平这样提醒记者。也因此,“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广会是一个不断磨合、不断认识、不断推进的过程,无法急于求成;尤其是面对那些与中国有比较高战略认同的国家、组织,我们更要具备足够耐心。

王晓泉则指出,尽管中俄在地理位置上很亲密,相互之间的了解却还有待提升。“别看就隔着一道边境线,人们对对方的了解并不充分,说不好还会有误解。2018年是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的开局年,双方互派地方官员,参观、访问、学习。为什么?因为大家见面后更容易产生合作想法。”

整体上看,俄罗斯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对中国的经济成就与能力都是认同的,但即使现在他们也并非毫无担心;有些俄罗斯人会认为,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以后很可能会对俄罗斯的经济增长空间形成挤压。此外,当前“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还处在强调信息共享的阶段,多指向标准和对话,实质性的东西,例如关税减免,还比较少。

自2013年以来,两国元首多次会晤,双方关系的发展与巩固也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带来更多积极信号。相信在未來,两国一定能够共同见证更多“一带一路”的丰硕成果。

猜你喜欢
经济带倡议一带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发起携手共赢合作倡议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