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方方
采访对象:
李雪,心理学者,从事心理学研究近十年,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角度,详解母婴关系对人一生性格、命运的影响。她的独特之处在于“去脸谱化”,把专业知识性感地表达出来。她勇于袒露自己,用轻盈而深刻、温暖而尖锐的文字,向读者彰显真相。著有畅销书《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
心理标签:
每个人都应该看清事实,尊重内在的感受,根据事实做决定,百分百为自己的幸福负责。只有一个人的人生幸福了,两个人的婚姻才能幸福。
我经常在文章里提到“剧情”这个词。剧情是什么呢?是我们添加在事实上的幻想,是我们内心的剧本。这个剧本不需要别人参演,只需要当事者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了。举个例子,丈夫对妻子说:“晚上我不回家吃饭了。”此刻,妻子已经做好了饭,等着丈夫共进晚餐。听了这话,立刻就伤心了:“他一点儿都不在乎我,他肯定是不爱我了。”丈夫不回家吃饭是事实,不在乎自己、不爱自己则是妻子添加在这个事实上的想象。不难看出,剧情的核心是否认事实。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对事实视而不见呢?本质上为了防御痛苦。为了不那么痛苦,我们会选择自我欺骗或欺骗别人。比如孩子发现妈妈不爱自己,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可怕、很痛苦的事实。为了能生存下去,他只能自我欺骗:“如果我再可爱些,再懂事些,妈妈就会爱我了。”再比如妻子说:“我对你不好,不是因为我不爱你,是因为你脾气不好啊。”丈夫说:“不是我舍不得给你花钱,是因为你做得还不够好啊。”注意,前者把“我不爱你”变成了“你脾气不好”,后者把“我不舍得为你花钱”变成了“你做得不够好”,这就是欺骗别人。这样一来,自己就不用为责任而痛苦了,却让对方陷入了这样一种剧情:只要我脾气再好一些,做得再好一些,他就会爱我了。好像你变成另一个样子,别人就会爱你了。但其实,这是一个幻想。你就是现在的样子,如果对方爱你就是爱了,不爱就是不爱,而不是说我不爱你,是因为你哪儿哪儿有问题。
很多女人特别容易陷入这样的剧情中,所以,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不需要做一个完美的妈妈、妻子或任何角色,只需要做一个诚实的角色。如果你的孩子来找你玩,你不想理他,没有问题,告诉他,妈妈现在不想玩。如果你觉得丈夫脾气不好,让你感觉不舒服,也没有问题,告诉他就好了。这些都不会形成创伤,真正带来伤害的是欺骗。
进入剧情,本意是为了防御痛苦,但往往带来的依旧是痛苦。有一位妻子学了心理学,知道丈夫在童年时受过很多伤,对妈妈不信任,没有办法和自己亲密。于是,她尽可能地满足丈夫的所有要求,合理的、不合理的,就像好妈妈一样爱他。可即便如此,丈夫还是经常对她说很多难听的话:“离我远点儿!”“你给我滚!”一般人听了这种话都会觉得很心寒,想离这个人远一点儿。可这位妻子并没有这么做,她觉得,一定是我做得还不够好,如果我做得更好些,他就会改变了。结果,她越是这么做,丈夫越是伤她。他承认公司业绩增长迅速是妻子的功劳,可转头就会说:“可是,为什么我手边连个保温杯都没有?你就是这样子,连个保温杯都不给我买。”
在这个故事里,不断地有事实和剧情产生。对丈夫来说,他没有保温杯是事实,解决起来也简单,自己买一个,或者对妻子说:“我需要一个保温杯,你可以帮我买一个吗?”而他添加的剧情是:“你连一个保温杯都不给我买,你根本就不在乎我。”纵观他和妻子的关系又是另一个事实和剧情。妻子在不断地付出,尝试和他亲近,而他添加的剧情是:你和我妈一样,你在控制我。所以,他才会不断地把她推开。
一个人经常做一件事,实际上达成的效果就是他潜意识里最真实的目的。这个丈夫真正的目的是想毁掉妈妈对他的操控,只是,他没有意识到。他一直在自己的剧情里合理化妈妈的行为,告诉自己:妈妈还是爱我的,只是老一辈受教育有限,不懂得教育孩子。然而,他内心的真实感受却是想摆脱,于是,他就把这种冲动投射到了妻子身上。在他的剧情里,妻子不是妻子,而是妈妈的替罪羊。
事实上,这个丈夫的剧情很有代表性。在中国的很多家庭中,丈夫和父亲的角色常常是缺失的,妈妈很孤独,有很多情绪无处发泄,就会找儿子倾诉。爸爸自己逃走了,却常常鼓励儿子:“你是小男子汉,要听妈妈的话,别惹妈妈生气。”于是,儿子就认为妈妈的情绪是自己的责任,觉得“我乖一点儿,妈妈就舒坦了”“我学习好一点儿,妈妈就放心了”“我找到好工作,妈妈就幸福了”……表面上,儿子对妈妈很顺从很体贴,内心却是抗拒的。因为害怕失去妈妈,他只能压抑自己,最终将矛头指向了妻子。这个丈夫需要看到,当年让他负责情绪的是他的妈妈,不是他的妻子;他和妈妈是两个独立的人,妈妈的喜怒哀乐并不是他表现如何就能改变的。这才是真相。
对这位妻子来说,丈夫对她说心寒的话是在表达不要离我太近,实际上是想把她推开。但是,她否认这个事实,加入了自己的剧情:他的创伤太大了,只要我再做好一點儿,他就会变了。可是,丈夫会不会改变不是她可以决定的,而是他自己要去攻克的。我对她说,你把你学的那些心理学全都放下,回到你真实的内在,你和他在一起开心吗?她说,不开心。我说,那你可以做些什么让自己开心起来呢?她说,我想带着我儿子去美国,自己生活。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她的眼睛都亮了,整个人都舒展起来了。
不难发现,剧情是一个人的。就像上面这位妻子,她老公的童年创伤很重,她要如何如何,她一个人就可以把这场戏演完了。但是,关系是两个人的。在关系里,任何一个人的表现都不能单独看成是这一个人的表现,而是团体动力让他去扮演成这样的。就像有人说自己遇见了渣男(女),可离开自己后,对方突然变成了别人的知心爱人。
而且,夫妻俩的表现往往是成对出现的。比如在捍卫利益上,妻子表现得很生猛,丈夫则很佛系。不要简单地给他们贴标签,说这个女的如何如何,这个男的如何如何。其实,是他们合谋让妻子扮演那个斤斤计较的角色而已。这里面两个人都有自己的剧情。丈夫:“我是无私的,我根本不在乎钱,而你是算计的,所以,你要去搞定和利益相关的事情。”妻子:“他很需要我,我很重要,所以,我要为了维护利益而锱铢必较。”当两个人分开后,你会发现,女人可能不那么抠门了,男人也变得斤斤计较了。
沉浸在各自的剧情里,一开始大都自我感觉良好,但时间久了,就会心生怨怼,尤其是当对方不能如自己所愿的时候。有一对夫妻,丈夫很果决,妻子很耐心。在他们家,只要遇见琐碎的事情,尤其是需要和政府打交道时,丈夫会觉得太麻烦,就主动躲起来,全权交给妻子。妻子感觉很被丈夫看重,也很乐意去做。而遇到重大决策时,就轮到妻子躲起来了,觉得太难了,全权交给丈夫。结果呢?做好了,皆大欢喜;做不好,丈夫就会抱怨妻子怎么连这点儿小事都做不好,妻子则会指责丈夫为什么这么重大的事不能再慎重些。
在这个故事里,妻子和丈夫都有着各自的剧情。先看丈夫,去政府部门是一个人正常的社会功能,搞清楚流程去办就好了,没那么复杂,这是事实。而在他的剧情里,政府部门是敌意的权威,有权力决定这个章盖不盖,就好像掌握着生杀大权一样,而自己却无力反抗。这和他有个强势的父亲有很大的关系。
再看妻子,做决定也是一个人正常的社会功能。以买股票为例,买完可能会赔,可能会赚,也可能不赔不赚。你做了选择,就要承担这个后果,这是事实。但妻子的剧情是,“我必须是很完美的,如果亏了,我就不完美了。”这些本是夫妻俩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却又是他们不想面对的。于是,他们就把这份责任交给了对方。出了问题,他们就可以说“都是你的错”,从而让自己感觉舒服些。
这和分工合作是不同的。分工合作是我们都很清晰这件事,但确实你在这方面更擅长,所以交由你来做,但责任由我们共同承担。就像装修房子,因为我不专业,所以请了装修公司。如果是前者,故事的发展就是,都交给设计师吧。那么,装修完肯定会有很多不满。如果是后者,故事的走向则是,我会和公司一起探讨怎么设计,整个过程都参与其中直到验收,我始终都在负责任。
所以,什么是好的关系呢?我害怕做琐事,在这方面有剧情,然后看到你做琐事时很平和,那么,经由你这面镜子,我照见我自己,我去觉察,把紧抓的剧情松开,而不是把责任全推给你。这样,双方才能够在这段关系里圆满。
上面这个故事很典型,可以说是当下很多婚姻的日常相处模式:我把我的幸福交给你。这种感觉就像百米赛跑时把两个人的腿绑在一起,谁都跑不远。这一点在女人身上尤为突出。比如,本来定好了去一家高档餐厅共享烛光晚餐,结果丈夫有事不回来了,于是,妻子就不去了,在家凑合着吃两口,或者干脆就不吃了。再比如,丈夫说10点回来,结果到12点了还没回来,妻子就睡不着了,必须等到他回来才能睡……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这些事实背后都有剧情在上演:你心里根本没有我;你抛弃我;你不爱我,我也活不好……而这些剧情的核心是:我的幸福必须经由一个男人实现。他高兴,我才能高兴;他满意,我才能幸福。有个新手妈妈向我求助。她说:“生完孩子后,丈夫对我不感兴趣了,我怎么做才能让他重新对我感兴趣?”夫妻俩没有性生活,这是事实,而这个妻子的剧情则是,“我要让丈夫对我有兴趣,这个关系才能幸福。”不能为自己的幸福负责是小孩子的真相,因为小孩子没有能力为自己的幸福负责,只有爸爸带我出去,我才能玩。这个妻子虽然已经三十多岁了,但心理却一直停留在小时候,觉得我没办法让自己幸福,只有一个人懂我爱我,我才能幸福。可是,真正的问题是:我需要什么?产后锻炼身体,不是为了让丈夫满意,而是我享受我健康的身体,我要满足我的性,我就要和丈夫提出要求。
因为我的幸福必须经由你实现,所以,如果我不幸福,我就要去改变你。于是,就有了“我这么不幸都是因为你,你怎么就不能改改呢?”“如果你能早点儿回家,我就不会生气了。”还有很多人热衷于读“怎样才能改变伴侣”这样的毒鸡汤。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妄想,所以才会引发很多冲突。而且,就算对方改了,你就真的能幸福吗?你还会有其他的要求,要改这个,要改那个,无休无止。如果我的幸福我负责,为什么要去改變对方呢?就像我要喝咖啡,觉得这家的不好喝。如果要让对方负责,我就要找到他们经理说,你们得改配方啊。如果是自我负责,我可以换一家店啊。
这里分享一个妻子的成长故事。她一直希望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地去旅行,可丈夫总以各种理由拒绝,他的剧情是:“你又要控制我!”遭到拒绝后,妻子很生气,她的剧情是:“你不配合我,我就没办法旅行。”夫妻俩为此没少吵架。当觉察到自己的剧情之后,妻子决定做出改变。这一次,她没再等丈夫回应自己,而是直接定了商务舱和纽约的顶级酒店,独自带着孩子出去玩。那一刻,她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丈夫一看,哎哟,这酒店挺好啊,于是一改常态,主动对妻子说:“我也要去。”妻子说:“你要去自己买票,我是不会帮你做这件事的。”没办法,他只能自己买了票跟着去了。瞧,当你自己负责的时候,对方也会跳出剧情,负起他的责任来。
所以,我们要意识到剧情的存在并有所觉察。无论发生什么,每个当下的幸福都可以由我来决定,无论对方的表现如何,反应是否如自己的预期,我依然可以为我当下的选择负责。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承认事实,看清事实,根据事实做决定,百分百为自己的幸福负责,那么,你自己就能幸福,对方也能幸福,两个人在一起,幸福才会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