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导初中生学好散文

2019-06-03 04:14余柳芬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散文教学实践初中语文

余柳芬

摘 要: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上乘作品,尤其是有很多散文,值得学生用心阅读、感悟。作文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散文中的感情,细细品读散文中的语言,对散文进行鉴赏和评价,以丰富积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散文教学;引导方法;实践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了许多名家散文,这些散文篇幅短小,行文轻灵飘逸,内容丰富且不拘一格,其飽满的生命激情和优美的语言魅力,深深地打动着学生。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不能完全汲取散文的精华,理解其中蕴涵的情感及意蕴,因此,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寻找一些适宜的途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散文。

一、准确把握散文中的情感

感知文章的形象只是对文本内容的形式感知,接着要深入解剖,通过联系背景、捕捉动情点、连接感悟线,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及作家的情感。一般的散文有几种类型,如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清新婉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感情真挚,语句优美动人,因此在教学时应为学生营造一种幽雅的氛围,使学生慢慢体会济南冬天的美丽。《春》是散文中的名篇,文中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热情洋溢、清新明快的春景图,给人一种活泼向上、轻松惬意的感觉,等等,在朗读这些文章时,应了解文章主题,以相应的语调和态度进行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中,先生就对父爱进行了感人至深的描写,文中的父亲为了给作者买几个橘子,艰难地穿过了一道又一道障碍,让人潸然泪下。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作者刻画出一个平凡而高大的父亲形象,将父爱诠释得淋漓尽致。全文一共4次写到背影,最开始使用背影点题、然后是买橘子时艰难的背影、离别时父亲渐渐远去的背影以及作者思念里的背影,这几次背影都通过朴实的语言,刻画出父亲对作者浓厚的爱。

散文是情的文学,诗的文学,如果只是无声的接受的话,无法真正感知其中的美。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精读,大声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美带给自己心灵涤荡般的快乐。

二、细细品读散文中的语言

领着学生走进了散文这情与景的美妙意境中去,对学生来讲,这样的教学任务已大部分完成了,但是,仅停留于此,显然是不够的,因而,我们还希望学生能咬文嚼字,欣赏语言。浅浅地流于对课文走马观花般的理解很难消融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必须直接地深入到文中,学会咬文嚼字,读出自己的味,感受语言的生动和情韵,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所描绘的意境。首先要对于表现力丰富的字、词深入品析。教学《春》这一课,其中的一段“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踢几脚球……”这段描写春天的小草,一个“钻”字就把尖尖的草破土而出的情状写活了,春草那绿绿的情态,多种多样的姿态仿佛触手可及。其次对于文中修辞语句,学会展开想象进行美化。

学生要对语言文字有一定的敏感度,细细品味这些词语,体会研究文章的内容和语言,与主题有什么样的关系。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一条寓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智力发展,初中语文的散文教学就是学生对美认知的源泉。散文的语言优雅脱俗,充满美感,往往会营造出十分优美的意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主进行语言品味,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

三、引导学生鉴赏评价散文

品读欣赏、个性理解是学生学习散文的基本。中学生思想、行为等处于不稳定、不成熟阶段,他们的审美指向不及审美情趣比较肤浅,教师应适当引领,同时指导学生不忘审美的另一层次——审丑,揭露生活中的假、丑、恶,或鞭挞,或警示,或嘲讽。引导学生向着“进步、健康、高尚”的路上走,以“真、善、美”的教学审美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去体悟。学生通过鉴赏评价学会自主阅读感受散文美在何处?为什么这样写?更深一点探讨:有没有更好的写法?文章有没有瑕疵之处?学生最基本的应能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说,对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能够赏析。这是对文学作品也是对作为其中之一的散文的鉴赏过程中最高级的一环。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评价,关键是结合文本,结合作者,结合时代背景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要言之成理即可。

教学《岳阳楼记》,引导学生对范仲淹的“忧乐”观进行评价,若联系背景和作者,这体现了他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忧民的高度概括,他以此作为仕途进退的原则,表达旷达的胸襟。在他建立功绩后还能先忧后乐,更加可贵。若脱离写作背景,他的“忧乐”观是高尚的人生境界,永远值得后人学习。鉴赏评价,学生可针对散文的内容,技巧语言当中的任何一点进行评价,只要有一定想法,感悟,就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甚至于探究能力都会得到提升。莫怀戚的《散步》是一曲真善美的颂歌。鉴赏文章美在三个方面:一是尊老爱幼的人性美,二是景物描写的意境美,三是平易朴实的语言美。鉴赏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可以重点欣赏它动与静的映衬美、光与影的变幻美的艺术特色,据此仿写这一手法的片段;鉴赏《斑羚飞渡》,可选取“飞渡”片断,从悲壮的一幕,感悟整体精神、群体意识,以“我看飞渡之美,美在……”的句式,谈自己的体悟。赏读《岳阳楼记》则应根据这篇古典散文的特点,集中鉴赏文章的意境美、人格美、语言美后,让学生自己谈本文最大的美点是哪?为什么?你觉得怎样写更美?同时,通过评,挖掘文本隐含的文化因子。如范仲淹的“先忧后乐”的思想源于儒家的仁爱思想,来源于孟子的民本思想。这也是儒家文化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借鉴的精华所在。

参考文献:

[1]郭光兰,朱敏涛.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初中语文散文教学语言品味策略初探[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32):37-38.

[2]杨立林.初中语文现当代散文欣赏性阅读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96.

[3]刘雪华.初中语文散文教法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7(33):123.

猜你喜欢
散文教学实践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巧抓散文教学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