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动物尸体处理过程的安全防范及管理

2019-06-03 06:53:10周骥平王国田张惠芹何朝龙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年3期
关键词:尸体废弃物应急

李 江, 周骥平, 王国田, 张惠芹, 徐 文, 何朝龙

(扬州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江苏扬州225009)

0 引言

在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会使用到大量的实验动物(包括组织、器官及血液制品等),这些实验动物不仅有白鼠、禽蛋禽胚等小型实验动物,同时也有牛、马等大型动物,在实验结束后,这些废弃物的处理成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棘手问题。目前,实验动物尸体的妥善处理和实验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问题等日益突出,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1-2]。因学校所在城市及周边没有可以处理动物尸体的企业,所以长期以来动物尸体采取到农村或校内空地深埋的处理方式,极易造成对校区及周边环境的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校建立了实验动物尸体处理中心,并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运行管理制度,有效解决了实验动物尸体及废弃物的处理问题。

1 高校实验动物尸体处理的安全隐患分析

1.1 安全隐患的类型

我校动物尸体处理中心是利用高温生物降解技术对实验动物尸体、组织、器官及禽蛋禽胚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气、废液等经过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动物尸体处理过程需按规范操作,否则易在3个方面存在安全隐患:①生物安全及环境污染的隐患;②实验人员及动物尸体处理人员的人身伤害隐患;③处理场所的设备故障及火灾隐患。

实验动物尸体等废弃物可分为非感染性和感染性[3]。按照规定,感染性实验动物尸体等废弃物在进行处理前必须进行高温高压灭活等预处理,如果预处理不到位,不仅会对实验室及动物尸体处理场所的环境产生污染,同时也威胁到相关人员的健康安全;动物尸体处理中心在进行生物降解处理时,工作人员存在感染、烫伤、触电、高空跌落、机械伤害等风险;动物尸体处理设备使用380 V强电,日均用电300 kW·h,处理中所需的锯屑等辅料属于易燃物,易发生火灾事故。

1.2 安全管理面临的困难

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有多个学院与部门涉及动物试验的教学和研究,为之产生的实验动物尸体数量较大。例如,仅在2016年实验动物尸体处理中心共处理动物尸体等废弃物59.1 t。

由于部分学院的教育管理不到位,依然存在乱扔乱埋、感染动物尸体消毒灭活不彻底或将未经预处理的感染动物尸体送往处理中心;送往处理中心的动物尸体等废弃物中混杂手套、剪刀、注射器、手术刀等物品;学校1年产出59.1 t实验动物尸体等废弃物,按照处理设备每次能够处理250 kg(废弃物200 kg,锯屑等辅料50 kg),需要处理296次,处理一次需要10 h(进料 0.5 h,运行处理 8 h,冷却及出料 1.5 h),由于人员配置及设备处理能力等问题,动物尸体处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及设备长期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等,这给实验动物尸体处理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1.3 实验动物尸体处理运行安全隐患

针对实验动物尸体处理流程,必须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以解决动物尸体等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保护师生人身安全等。感染动物尸体等废弃物送中心前如何进行灭活、处理中心如何避免工作环境污染、工作人员如何避免人身伤害、如何避免火灾隐患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会确保实验动物尸体等废弃物的处理工作得以安全有序的进行下去。

2 建立实验动物尸体处理安全管理系统

2.1 制定安全责任体系与安全制度

实验动物尸体等废弃物的处理存在两大环节,即学院(实验室)产出环节及处理中心处理环节,因而安全责任体系的建立分为学院及动物尸体处理中心两个部分(见图1)。通过建立安全责任网络,做到每项工作专人专管,避免管理真空现象出现;通过制定科学、合理及严格的管理制度,让实验动物尸体等废弃物从产出、预处理、分类收集到转运的处置过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确保处置工作安全顺利的进行。

图1 运行管理流程图

产出环节的重点工作在于必须按照规范程序对感染性废弃物进行消毒灭活预处理,避免实验室成为感染源,对师生健康及周边环境形成危害。必须建立以学院分管院长到实验室负责人的3级安全责任网络体系,制定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将责任层层落实到个人,对相关人员强化教育,加强管理,杜绝违规处理和乱扔乱埋现象。

作为处理环节,实验动物尸体处理中心由兽医学院负责具体运行管理。其重点工作在于确保安全(包括安全用电、处理设备安全使用及维护、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保护、工作环境的安全等),避免因设备、环境污染及操作人员安全问题而导致实验动物尸体处理工作不能正常开展。通过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常态化的操作安全教育,规范动物尸体处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实验动物尸体处理系统的安全管理

2.2.1 重视感染性实验动物尸体等废弃物的预处理

重点在消毒灭活。感染性实验动物尸体等废弃物有很大危害,如果处理不当会发生严重感染事故,感染性实验动物尸体等废弃物在存储及处理前,必须按照要求严格做好消毒灭活预处理。采用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法对感染性动物尸体等废弃物进行消毒灭活处理,从而使医疗废物无害化,达到安全处置的目的[4]。实验室必须对每次将要处理的废弃物进行严格消毒灭活,并做好记录,标注感染类型、消毒时间及操作人备查,之后及时按照规定将预处理过的废弃物分类包装后送交处理中心。院系必须对涉及感染性实验的实验室定期检查,并在师生中开展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教育,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5],消除安全隐患。

2.2.2 规范实验动物尸体处理设备操作

动物尸体处理中心定人定岗,处理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参加专业培训,经过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设备。在操作处理设备时,严格遵守操作流程,严禁违章作业。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忠于职守,不得擅自脱岗,也不得在处理过程中打开设备的进料口及出料口;处理结束后,必须及时关闭设备电源,并锁好设备控制室房门。设备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留心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如发现设备异常振动和声响,或控制显示的数据异常,必须立即停机,报告管理人员,由专业人员处理。

2.2.3 做好处理车间环境卫生消毒

实验动物尸体在运输和处置过程均易携带或者滋生有害病菌和有毒物质,当实验动物尸体转运到处理中心后,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污染物集聚点[3],所以必须做好处理车间的环境卫生消毒灭菌工作,保护人员健康,避免疾病传播。目前,消毒与灭菌技术应用广泛,适用于传染病控制、医院感染控制、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等各领域[6]。做好卫生消毒管理,①应当根据国家卫生部编发的《消毒技术规范》制定并严格执行《动物尸体处理中心环境卫生消毒管理制度》;②利用紫外线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每日对处理车间进行空气、暂存设备、处理设备、医疗废弃物收集设备和环境的消毒,在利用紫外线消毒时,应在值夜班期间室内无人时进行[7];③ 加强出入管理,在进门处增设消毒池,加入消毒液,避免将病菌带出去。

2.2.4 确保废弃物处理人员的个人安全

处理中心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各种风险,例如感染、烫伤、触电、高空跌落、机械伤害等,需安排至少2名以上的工作人员,以便发生问题时的应急处理,同时要做好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① 制定安全防护及健康管理制度,对相关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并培训一些意外伤害的应急救护措施;②增加工作现场的安全设施,例如消防、喷淋、急救药箱等设施设备,并定期检查设施设备的有效情况,保证有效使用;③ 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等,例如半面罩式呼吸器、防护工作服、防护胶鞋、防护手套、安全登高防护绳等,正确佩戴可保护劳动者免于受到伤害[8]。④ 为处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检测档案,定期做好人员的职业健康体检,杜绝职业危害。

2.2.5 注重尸体处理设备维修保养

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能大幅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率[9-10]。实验动物尸体及废弃物处理量大。常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必须制定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及年度定期保养计划。每年寒假期间动物尸体等废弃物产生数量相对较少,因而在每年寒假期间要联系设备生产厂家定期上门维修保养。处理设备易出现的故障的部分是电气控制、传动、加热、进料升降机、废气净化装置等,维保时要重点检查。总之,无论是临时维修还是年度保养,必须拉闸断电,在机器运行时绝对不许进行维修工作。

2.2.6 强化安全用电及消防管理

尸体处理是校内高耗电场所,管理不当易出现电击事故及火灾事故,因此要加强用电安全管理[11]。在建设处理中心时,所有线路、开关等电气设施设备均根据负荷大小设计安装,因此不得再增加任何额外大功率电气设备,非专业人员禁止对设备电气控制部分及电源部分进行维修,避免发生触电事故。下班时除冷冻暂存冰柜、消毒电源外,关闭其他所有电源。锯屑是尸体处理的辅料,加料时会出现粉尘,易发生闪爆事故,中心内必须禁止烟火,同时配备消防斧、灭火器、消防水龙等消防设施,并保持消防通道通畅。

3 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

在实验动物尸体及废弃物的处置过程中,易出现的安全风险在于环境污染、人身伤害,设备安全、消防等四个方面,因而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时应重点考虑。预案中应包含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应急救护、应急保障、应急报告等内容,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12]。

3.1 预防预警

当报警装置报警(及出现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状况),实验人员或实验动物处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应当立即向所属单位上级领导报告,并根据现场的突发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报告人在向上级汇报时,应明确自己的身份,说明突发事件的时间及地点,发生的原因及现场的状况等。有关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对事故的范围和性质作出判断,确定相应的级别,并协助现场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3.2 应急处置

发生突发事件后,要立刻启动应急预案,负责人要快速到达事发现场,组织、指挥开展应急处理。同时,必须通知有关部门给予协助,防止导致事态扩大或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的情况,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事件的大致起因及现场处置情况,接受上级部门的进一步指示。先期应急处置队伍到达现场后,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迅速查明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并尽量迅速切断危险源,迅速组织疏散、撤离突发事件现场人员,同时,采取安全和其他控制措施,开辟安全通道,确保救援车辆和应急物资快速到达。

3.3 应急救护

职业安全健康是劳动者安全健康和社会健康发展的保障[13]。在动物尸体处理过程中,会出现烧烫伤害、电击伤害、机械伤害、利器伤害、跌摔伤害等,针对以上伤害,目前均有成熟、规范的急救措施及方法,在制定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时,应根据伤者受到伤害的种类及伤害程度,制定相应救护措施。

3.4 应急保障

应急保障工作由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相关人员要接受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的职责分工和救援程序的培训和组织的演练[14],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协助各学院对相关人员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培训,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建立以实验室安全督导员为基础的应急处置技术队伍;保卫处建立快速响应应急队伍;后勤保障处、资产经营公司党员建立医疗救护、交通保障、水电维护、物资供应等应急保障队伍,各单位要加强应急队伍的培训和管理,解决必要的装备、物资储备、日常经费等准备工作。

4 结语

要解决好实验动物尸体及废弃物的处置,应变换思路,更新安全管理理念。通过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和机构,认真实施实验室管理责任制和安全事故认定和责任追究等制度[15],将安全管理做到实处。实验动物尸体及废弃物的处理的顺利进行,领导重视是关键,要加大安全投入。实验动物尸体及废弃物处理中的安全管理,重点在人,安全事故的发生几乎都和安全意识不强、违规操作有关,因而要重视针对实验室人员及动物尸体处理人员的安全教育,使相关人员自觉遵章守纪,消除所有安全隐患,确保实验动物尸体处理无障碍运转,为高水平研究性大学的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尸体废弃物应急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英语文摘(2022年6期)2022-07-23 05:46:26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电子废弃物
世界博览(2020年19期)2020-10-30 10:02:46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打败仗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5
生命的起源,也许只是一具尸体?
“废弃物”中有孩子的快乐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