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分市场网络建设有效推动地方粮进场交易

2019-06-03 03:47:06孙家喜
中国粮食经济 2019年2期
关键词:粮源进场交易平台

文/孙家喜

粮油竞价交易一直是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市场成立以来的主营业务。2007年以来,国家政策性粮食交易更是成为江苏市场的主要收入来源,其间也出现过两年近乎无粮可交易的危险局面。由于生产和市场的综合因素,2010-2011年江苏仅收购最低价小麦65万吨,导致2011-2012年度江苏市场政策性粮食交易数量急剧下降,成交量仅为正常年份的20%左右。连续两年的交易量、成交量大幅减少使江苏市场有了危机意识,开始考虑如何拓展粮源范围,摆脱单纯依靠国家政策性粮食交易的局面。

2011年以来,江苏市场开始尝试推动社会粮源进场交易活动,市场虽然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工作,但收效并不明显。2011-2016六年间共举办地方粮食交易65场,引进社会各类粮油30多万吨进场交易,但累计成交仅4万多吨,成交金额1亿多元。究其原因,一是各类粮食经营主体自主经营的粮食尚未摆脱传统贸易习惯,加之对交易平台不是很熟悉,委托网上交易的大多数都是超出市场的价格粮源,导致成交率较低;二是江苏地方储备大多数是采用财政费用包干、盈亏自负的方式进行运作,在没有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地方储备粮进场交易积极性不高。江苏市场一直寻找能够突破这一困难局面的办法。随着“全国粮食电子交易平台”功能的提升和拓展,终于迎来了机遇。

一、江苏市场推进地方粮进场交易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近几年,江苏市场国家政策性粮食年成交量在300~500万吨,成交金额在80~100亿元。随着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改革和完善,预期未来江苏最低收购价收购粮食(小麦、粳稻谷)数量会越来越少,五年后市场主营收入怎样维持将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江苏有一定规模的地方储备,各地方储备的运营方式各有不同之处。整合这些资源,推动这些地方储备进场交易并带动其他社会粮源进场交易,使市场交易业务由国家政策性粮源转向地方粮源成为摆在市场面前的重要课题。建立分市场网络来推动地方粮食进场交易成为加快这一进程重要抓手。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要求加快构建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将“全国粮食统一交易系统” 由政策性粮食拍卖扩展为“全国粮食电子交易平台”,实现31个省粮食交易中心全覆盖及平台联网,并向市县延伸。各地要积极引导产区、种粮农民、新型经营主体网上卖粮,要探索适合粮食流通特点的交易模式。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要求加快构建粮食电子交易平台,探索符合粮食流通特点的交易模式,升级江苏原粮交易平台,根据国家统一部署,融入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构建以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市场为中心的全省统一的粮食交易平台,逐步推进地方储备粮轮出和贸易粮进场交易。为落实这些重点工作要求,江苏市场根据本省具体情况决定在省内每一个区市设立一个区域性分市场 。

二、顺势而为,积极探索分市场网络建设

(一)充分调研,形成建设方案。通过调研,学习借鉴黑龙江、江西省的经验,结合江苏实际,形成建设方案,方案中明确了分市场(中心)建设的步骤、预期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法,并提出了江苏市场和分市场合作模式、内容和权利义务。

(二)多方协调,达成利益共识。结合江苏实际,选择在每个地级市设立一个分市场(中心),原则上不延伸到县(区)。通过与当地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协调沟通,分市场(中心)运营场所设在当地中心储备库或粮食交易市场。这样选址一是能够拓展和提升中心储备库或粮食交易市场功能;二是充分发挥储备库现有人员、场地和检测、物流、信息化方面的功能,实现人员、资源共享;三是可以依托库点的储备粮油轮换迅速开展分市场(中心)的交易业务。在利益分配上充分调动分市场(中心)积极性,本着最大限度让利于分市场的原则进行利益分配。由分市场组织的粮食标的所进行的电子竞价交易、挂牌交易业务,市场与分市场双方按所收取手续费的20%和80%的比例进行分配,将绝大部分利益留给基层单位用于再建设。

(三)统一标准,规范服务流程。江苏市场为分市场建设设立了统一建设标准。首先要有20平米左右的交易场所,能够放置至少6~8个交易席位的电脑及相关电子设备;其次要有20平米左右的办公场所,能够用于报名、业务洽谈、交割管理、结算管理一站式交易服务工作。工作区域悬挂工作室名称(带有江苏市场分市场LOGO)。墙上悬挂“交易工作流程”“交易服务承诺”等宣传内容。三是兼用储备库的监管信息平台,用于大型交易观摩以及与江苏市场视频会议。四是利用现有库内技术人员,江苏市场负责培训,使其熟悉网上粮食交易流程,能够掌握与江苏市场的业务对接工作。为加快分市场建设,江苏市场免费为分市场交易区配置6~8台交易电脑,两台打印机。为规范分市场业务行为,江苏市场通过和分市场签订协议的方式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业务流程。确保分市场交易场所能够正常开展交易业务。

三、多措并举,分市场网络建设初见成效

(一)加大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宣传力度。在日常政策性交易业务过程中发现,参加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的会员比较了解“全国粮食电子交易平台”,这些会员大多是粮食加工企业和贸易商,而国有粮食部门、中储粮系统、种粮大户等对此平台了解不多,因此每一家分市场开业启动仪式除了邀请当地大型粮食加工企业之外,还邀请当地粮食部门、中储粮企业和种粮大户来参加,并安排一场实盘交易宣传和介绍这一平台,使他们了解“全国粮食电子交易平台”信誉优良、会员众多、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前景远大的特点。

(二)最大限度地寻求省政府的政策支持。为了激励地方储备粮食进场交易,支持分市场开展交易业务,原江苏省粮食局在2017年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中把“推进粮食电子联网交易”纳入分任务考核中,考核分值0.5分;2018年考核分值提高到0.8分,考核任务要求进场轮换数量达到规模值的60%。这一政策支持极大地提高了地方储备粮进场交易的数量。

(三)地方粮进场交易数量、成交数量大幅提升。2017年3月第一家分市场开业以来,江苏先后共建立了10家分市场,基本实现了江苏区域全覆盖。截至2018年10月,各分市场共举办地方粮专场交易154场,交易形式有竞价销售、竞价采购、挂牌交易,进场交易粮食数量49.5万吨,成交34万吨,成交金额9.1亿元。成交数量和金额是分市场建立之前总和的9倍,未来进场数量和成交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四、着眼未来,积极谋划分市场业务发展

江苏交收仓库的发展定位如下:一是为农民服务提供新举措。交收仓库可以为农民(主要是种粮大户)提供粮食整理、烘干、检验、仓储、网上销售等产后服务,使农民不需要在收割后由于仓储、保管等问题急于卖粮,可以从容选择较好的时机卖粮,提高种粮收益。农民在粮食卖出之前可以通过注册仓单、仓单抵押形式获得周转资金。二是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和惠农政策的实施提供新抓手。未来政策性收购弱化后,国家相关粮食和农业补贴可以通过以交收仓库为抓手进行补贴。三是为粮食市场化经营提供新载体。交收仓库可以通过整理、检验、仓储等业务服务增加企业的经营效益;粮食贸易企业或粮食经纪人可以依托交收仓库的仓储设施和仓单抵押融资等服务增加贸易量,开展仓单交易等业务拓展贸易机会;粮食加工企业可以依托交收仓库锁定特殊粮源或利用仓单进行套期保值,规避粮源价格波动风险等。四是为拓展粮食交易注入新活力。交收仓库的经营活动既增加了可以进入电子平台交易的粮食,为网上交易提供了新的业务来源。同时,粮食交易伴随着资金、物流活动,又能为电子平台上开展融资、物流服务注入新活力。

猜你喜欢
粮源进场交易平台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及体制机制创新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30
爱睿希 进场之后
北京加快构建环京1小时成品粮配送囤
沪指筑底 稳步进场
泸指v型逆转 进场机遇可期
环太湖艺术品交易平台上线
小麦市场粮源紧俏 价格小幅上涨
农村百事通(2017年9期)2017-02-08 18:37:54
基于Android的C2C交易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小麦价格出现上涨
农家顾问(2016年10期)2016-11-21 07:47:23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进场着陆拉平纵向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