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振军, 刘 猛, 武 尉
(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事科学技术学院, 北京 100038;2.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3)
枪支是指以火药或者压缩气体等为动力,利用管状器具发射金属弹丸或者其他物质,足以致人伤亡或者丧失知觉的各种枪支[1]。而网络枪支是指在网上售卖的仿真枪支。随着互联网和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枪支的好奇,逐渐在网上形成了一个网络枪支经济链,这对我国社会安全造成了潜在威胁。近年来,网络枪支涉案增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
按照公安部《枪支致伤力的法庭科学鉴定判据》(GA/T718—2007)的规定,对不能发射制式弹药的非制式枪支,当所发射弹丸的枪口比动能大于等于1.8 J/cm2时,一律认定为枪支[3-5]。
过去几年,发生过多起当事人或因购买、或因持有仿真枪、玩具枪被处以刑罚的案件,并且最终定罪量刑,如天津赵春华案、福建刘大蔚案、广东王国其案等[2-3]。一些学者认为现行的认定枪支的标准过于严格,当将标准降低到2001年实施的《公安机关涉案枪支弹药性能鉴定工作规定》中“对于不能发射制式(含军用、民用)枪支子弹的非制式枪支,将枪口置于距厚度为25.4 mm的干燥松木板1 m处射击,当弹头穿透该松木板时,即可认为足以致人死亡;弹头或弹片卡在松木板上的,即可认为足以致人伤害。具有以上两种情形之一的,即可认定为枪支”。2001年认定枪支的标准换算为比动能为16 J/cm2。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当前网络枪支的检测,分析影响枪支比动能的因素及不同认定标准对当前枪支认定结果的影响,为枪支认定标准的讨论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在网络贩卖枪支中随机抽取229支枪支,其中火药枪147支,气枪82支。铅弹弹丸120颗、钢珠弹丸240颗、BB弹120颗。
按照《仿真枪认定标准》及《枪支致伤力的法庭科学鉴定判据》的要求设计该产品。被测弹丸直径:3 mm≤D≤50 mm,测速范围:0.1 m/s~1 000 m/s,分辨率:0.01 m/s,精度<0.5%,光敏信号接受器宽度≥130 mm,光源:激光扇形光幕,每组测量次数3次,自动显示,打印每枪次或每组的枪口速度值、平均速度、平均动能和日期,使用温度:-10 ℃~60 ℃。
标尺一把、电子游标卡尺一把、电子天平一台,护耳器、枪支固定架、相机、相机三脚架、充气筒等。
首先对枪支进行检查,测量枪全长、枪全高、枪管长,枪管内径长、枪管外径长、膛线等,并拍照固定记录,每种条件测量3次求平均值。测量子弹的直径、质量,拍照固定并做记录,每种条件测量3次求平均值。
之后打开激光枪弹测速仪、护耳器,将弹丸放入枪膛内,将枪固定在枪支固定架上,将枪口与激光枪弹测速仪入口在同一垂线上确保激光枪弹测速仪测得弹丸速度为枪口速度;将枪上膛,瞄准激光枪弹测速仪靶心,保持枪支与地面平行,确保水平射出弹丸,击发子弹。如此每支枪击发3颗弹丸。取出激光枪支测速仪3次射击结果。当枪支发热时停止实验,待冷却后重新实验。
测量得到的数据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229支枪中,枪全长最短是140 mm,最长是1 230 mm。
火药类枪支中,手枪全长为183 mm,钢笔式火药枪全长平均为140 mm,射钉器式火药枪全长平均为377.72 mm(包含一加长型为1 032 mm),见表1、图1。
表1 火药枪相关数据
*对全枪长、枪管内径、设计速度、动能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图1 229支枪全长数据分布箱示图
气枪类枪支中,手枪中发射BB弹的枪支全长为218 mm,发射钢珠的枪支全长平均为225.67 mm,电动气冲锋枪的全长为734 mm,充气式长枪的全长为970 mm,手动弹簧活塞式长枪的平均枪长是1 118.5 mm,气瓶式长枪中发射钢珠的枪支的平均枪长为1 015 mm,发射铅弹的枪支的平均枪长是1 012 mm,手动压气式长枪的平均枪长是831.88 mm。见表2、图1。
229支枪中,枪管内径平均为7.48 mm,最小内径为5.23 mm,最大内径为10.47 mm。
表2 气枪相关数据
*对全枪长、枪管内径、设计速度、动能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火药类枪支中,手枪枪管内径为10.47 mm,钢笔式火药枪枪管内径为6.05 mm,射钉器式火药枪枪管内径平均为7.82 mm,见表1、图2。
图2 229支枪枪管内径数据分布箱示图
气枪类枪支中,手枪中发射BB弹的枪支枪管内径为6 mm,发射钢珠的枪管内径平均为6.21 mm,电动气冲锋枪的枪管内径为6.28 mm,充气式长枪的枪管内径为6.99 mm,手动弹簧活塞式长枪的平均枪管内径是6.39 mm,气瓶式长枪中发射钢珠的枪支的平均枪管内径为7.23 mm,发射铅弹的枪支的平均枪管内径是5.67 mm,手动压气式长枪的平均枪管内径是7.7 mm,见表2、图2。
229支枪中,平均射击速度为119.28 m/s,最小速度为30.8 m/s,最大速度为573.01 m/s。
火药类枪支中,手枪射击速度为239.45 m/s,钢笔式火药枪平均射击速度为463.41 m/s,射钉器式火药枪平均射击速度为92.60 m/s,见表1、图3。
气枪类枪支中,手枪发射BB弹的枪支射击速度为79.06 m/s,发射钢珠的平均射击速度为66.51 m/s。电动气冲锋枪的射击速度为89.25 m/s。充气式长枪的射击速度为126.1 m/s,手动弹簧活塞式长枪的平均射击速度为106.96 m/s,气瓶式长枪中发射钢珠的枪支的平均射击速度为214.01 m/s,发射铅弹的枪支的平均射击速度为211.89 m/s,手动压气式长枪的平均射击速度为130.07 m/s,见表2、图3。
图3 229支枪支射击速度数据分布箱示图
229支枪中,平均比动能为43.44 J/cm2,最小比动能为1.27 J/cm2,最大比动能为692.24 J/cm2。
火药类枪支中,手枪比动能为295.28 J/cm2,钢笔式火药枪比动能平均为351.22 J/cm2,射钉器式火药枪比动能平均为19.87 J/cm2,见表1、图4。
图4 229支枪支比动能数据分布箱示图
气枪类枪支中,手枪中发射BB弹的枪支比动能为1.27 J/cm2,发射钢珠的平均比动能为4.5 J/cm2。电动气冲锋枪的比动能为1.62 J/cm2,充气式长枪的比动能为24.75 J/cm2,手动弹簧活塞式长枪的比动能平均为2.42 J/cm2,气瓶式长枪中发射钢珠的枪支的比动能平均为132.41 J/cm2,最大比动能为538.67 J/cm2;发射铅弹的枪支的比动能平均为153.83 J/cm2,最大比动能为692.24 J/cm2。手动压气式长枪的平均比动能为34.84 J/cm2,见表2、图4。
按照现行的枪支认定的标准,试验中抽取到的229支网络枪支中,只有3把发射BB弹的枪支的比动能未达到1.8 J/cm2,也就是被认定枪支的比例达到了98.7%。其中火药类枪支认定率100%,气瓶类枪支认定率100%,手动压气式枪支认定率100%,充气式枪支认定率87.5%,弹簧活塞式枪支认定率33.3%(见表3)。
按照16 J/cm2的标准,实验中229支枪中被认定为枪支的为158支,占69%;其中,火药类枪支认定率62.6%,气瓶类枪支认定率100%,手动压气式枪支认定率86%,充气式枪支认定率12.5%,弹簧活塞式0%(见表3)。
表3 229支枪支的比动能、枪口动能的相关数据
国外对枪支的认定也有标准,德国的规定枪支动能超过0.5焦耳认定为枪支,持有超过7.5 J的枪支需要获得枪支许可证。按照德国认定枪支的标准,实验中229支枪中被认定为枪支的为226支,占98.7%,既除了3只发射BB弹的网络枪支未被认定为枪支外,其余均认定为枪支;根据德国的标准需要获得枪支许可证的为162支,占70.7%;其中,火药类枪支认定率67.3%,气瓶类枪支认定率96.4%,手动压气式枪支认定率83.7%,充气式枪支认定率0%,弹簧活塞式0%(见表3)。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现行枪支的认定标准与德国的枪支认定标准关于枪支的认定结果是一致的。2001的枪支的认定标准与德国需要获得枪支许可证的认定标准较为一致的。
从表1、表2及图4可以看出以气瓶为动力的气枪的比动能远高于其他气枪,所以在气枪中是否使用气瓶成为一个关键的影响比动能的因素。气瓶类枪支的比动能低于钢笔式火药枪及火药类手枪,但是远高于射钉器类火药枪,并且所有枪支中比动能最高的两个数据692.24 J/cm2、538.67 J/cm2出现在了气瓶类气枪中,所以是否以火药为动力并不是影响网络枪支比动能的主要因素。
在气瓶类枪支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发射铅弹的枪支比动能远大于发射钢珠的枪支的比动能,在气瓶类枪支中是否发射铅弹是影响比动能的重要因素。
以枪支比动能为因变量,枪全长、枪口直径、子弹重量、枪口子弹速度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除了子弹重量、枪口子弹速度之外,枪支比动能会随着枪全长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枪支长度成为影响比动能的一个因素,尤其在气枪中。
通过对229支网络枪支的检测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被认定为枪支的比例达到了98.7%。即使按照某些学者所建议把枪支认定标准提高到16 J/cm2,枪支的认定率也达到了69%。国内有很多学者及法律人士都认为目前的枪支认定标准过于严格,应当进行调整。通过数据分析,目前我国的网络枪支认定率是比较高的,而且同一枪支在使用不同子弹时比动能也会有所变化。与其修改目前的认定标准,不如在兼顾满足人们多样化消费需求与保护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的情况下,对现有枪支进行分级管理,对于危害性巨大、比较大的枪支,无论火药枪、气枪、还是以其他为动力方式的枪支,均应限制个人持有;而对达到枪支认定标准,危害又不大的枪支,可以实行许可证制度,准许特定人在特定区域内使用。